次韻劉寬夫題學士進此庵
道人清凈觀,夢幻閱諸有。成心自得師,論世方結友。
默如彼上人,語合亡是叟。問焉一得三,疑者十居九。
人情置冰炭,賦性甚杞柳。一波失源流,六鑿開戶牖。
客塵不暫住,習氣既悠久。聞言雖轉頭,遇事還掣肘。
志目或中眉,畫虎終類狗。我持測海心,來聽談天口。
尚迷指端月,那辨日中斗。如抽一蠒絲,欲?千牛首。
勉賡進此歌,代斵恐傷手。
道人清凈觀,夢幻閱諸有。成心自得師,論世方結友。
默如彼上人,語合亡是叟。問焉一得三,疑者十居九。
人情置冰炭,賦性甚杞柳。一波失源流,六鑿開戶牖。
客塵不暫住,習氣既悠久。聞言雖轉頭,遇事還掣肘。
志目或中眉,畫虎終類狗。我持測海心,來聽談天口。
尚迷指端月,那辨日中斗。如抽一蠒絲,欲?千牛首。
勉賡進此歌,代斵恐傷手。
道人以清凈之心觀世,將世間萬物視作夢幻。內心有所悟便如同有了老師,評論世事時才去結交朋友。沉默如那有道高僧,言語契合那虛構的亡是叟。問一個問題能有多種收獲,但疑惑者十有八九。人情冷暖如冰炭般分明,人的本性就像杞柳可隨意塑造。一旦偏離根源,就像六竅開啟欲望之門。外界干擾一刻不停,不良習性由來已久。聽了道理雖會有所觸動,遇到事情仍會受牽絆。立志高遠卻可能只達中等,想畫老虎最終卻畫得像狗。我懷著探究真理之心,來聽您高談闊論。卻還像迷失于指端之月,分不清日中之斗。就像抽一根蠶絲,想拴住千牛之首。我勉強應和這“進此”之歌,怕像代人砍削會傷了自己的手。
道人:指有道之人。清凈觀:以清凈之心觀世。
諸有:佛教語,指各種存在的事物。
成心:指內心有所悟。自得師:自己內心有了領悟如同有了老師。
亡是叟:西漢司馬相如《子虛賦》中虛構的人物。
問焉一得三:出自《論語》,指問一個問題有多種收獲。
人情置冰炭:指人情冷暖差異大。
杞柳:一種樹木,《孟子》中用杞柳比喻人的本性可被塑造。
六鑿:指人的耳、目、口、鼻六竅。開戶牖:開啟門戶,比喻欲望之門打開。
客塵:佛教語,指外界的干擾。
掣肘:比喻做事受牽制。
志目或中眉:立志高遠卻只達到中等。
畫虎終類狗:比喻好高騖遠,終無成就。
測海心:探究真理之心。
談天口:指善于高談闊論之人。
指端月:佛教用語,比喻以手指月,人們往往只看到手指而忽略月亮,這里指迷失于表面而未得真諦。
日中斗:太陽中的斗宿,比喻難以分辨的事物。
蠒(jiǎn)絲:蠶絲。
?(zhuì):拴,系。
賡(gēng):應和。
代斵(zhuó):代人砍削,出自《莊子》,比喻代替別人做自己不擅長的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次韻劉寬夫”可知是和劉寬夫的詩。當時可能是文人之間交流探討哲理、人生等問題,詩人在與劉寬夫的唱和中,表達自己對人生、真理的思考和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探討人生哲理和對真理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融合佛、儒、道思想,用豐富的意象和典故來表達觀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思想交流和詩歌創作風貌。
玉妃粲粲怯詩瘦,
秦艷蘇腴略先后。
于湖筆力并奇秀,
手執遺篇欲三嗅。
終日舟行花尚多,
清香無奈著人何。
更須月出波光凈,
臥聽漁家蕩槳歌。
興逐東風覽物華,春游隨步到禪家。
窗含疊嶂松留鶴,路入重林屋傍花。
聽法偶來尋杖錫,敲詩相與坐煙霞。
山童知我遠來客,燒竹炊煙正煮茶。
真隱由中土,
行窩賞太平。
生無皺眉事,
單為杜鵑聲。
雙峰遙促,回波奔注,茫茫濺雨飛沙。霜凜劍戈,風生陣馬,如聞萬鼓齊撾。兒戲笑夫差。漫水犀強弩,一戰魚蝦。依舊群龍,怒卷銀漢下天涯。
雷驅電熾雄夸。似云垂鵬背,雪噴鯨牙。須臾變滅,天容水色,瓊田萬頃無瑕。俗眼但驚嗟。試望中彷佛,三島煙霞。舊隱依然,幾時歸去泛靈槎。
針頭削鐵,
佛面刮金。
無處若有,
出手便驚。
春來江上雁知還,我尚驅車道路間。
芳草極天迷客思,白云何處是鄉關。
地卑城郭多臨水,縣小人家半住山。
聞說西行皆石徑,喜無塵土撲征顏。
老去春來憶勝游,欲將吾道付滄洲。
驚濤夾岸時相蹴,宿漲迎潮不肯流。
問水豈堪歌秉蕳,停云誰復賦登樓。
閉門覓句頻呼酒,小婦花前共唱酬。
莫上荒臺望,無端是旅情。
云光過沼慢,山影出林輕。
宇宙何其曠,蜉蝣似此生。
舊時歌舞地,花落美人塋。
望南云似蓋,簇翠萱叢,亭亭堂北。家慶屏開,?瓊枝瑤席。
東海桑柔,南陽菊滟,萬景澄秋夕。寸草心情,瓣香親拜,明星南極。
粉署仙郎,彩帆歸去,桑浦山前,版輿登歷。樂府新聲,下青鸞仙翼。
縹桂香濃,仙廚麟脯,有麻姑親擘。一曲陔蘭,傳觴遙羨,陶家賓客。
別酒故人同,留詩古寺中。唯應湖上竹,一為起清風。
結客五陵東,相邀入漢宮。但攜龍劍往,不必問雌雄。
淡云微雨過重陽,
陶令東籬菊正芳。
無客攜壺還自酌,
坐看歸雁入蒼茫。
惆悵曇花見,塵寰十九春。
青蓮驚舊夢,紫玉悟前身。
絕筆秦娥曲,招魂洛浦神。
綠楊燈影外,閒煞白頭人。
粵西橫槊戰功高,吳楚奔馳勝算操。
一代虎威誰繼武,中原蟻賊尚如毛。
興唐裴郭偏無命,扶晉陶溫枉自勞。
帳下貔貅原可用,欲從李祐訪星韜。
心閒增道氣,忍事敵災屯。謹言終少禍,節儉勝求人。
金斝又聞泛,玉山還報頹。莫教更漏促,趁取月明回。
門前綠樹無啼鳥,庭下蒼苔有落花。聊與東君論個事,十分春色屬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