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上巳脩褉小園以雨不果
老去春來憶勝游,欲將吾道付滄洲。
驚濤夾岸時相蹴,宿漲迎潮不肯流。
問水豈堪歌秉蕳,停云誰復賦登樓。
閉門覓句頻呼酒,小婦花前共唱酬。
老去春來憶勝游,欲將吾道付滄洲。
驚濤夾岸時相蹴,宿漲迎潮不肯流。
問水豈堪歌秉蕳,停云誰復賦登樓。
閉門覓句頻呼酒,小婦花前共唱酬。
人老了,春天來了就回憶起往昔美好的游歷,想把自己的志向寄托于隱居之地。兩岸驚濤時常相互撞擊,久積的潮水迎著江潮卻不肯流動。想問水的我哪能像古人一樣手持蘭草歡歌,如今又有誰能像王粲那樣賦《登樓賦》呢。我閉門尋覓詩句,頻頻呼喚拿酒來,和小妾在花前相互唱和。
壬申:干支紀年,需結合詩人具體生平確定年份。上巳:古代節日,三月初三。脩褉:古代民俗,于上巳日到水邊嬉游采蘭,以驅除不祥。滄洲:濱水的地方,常指隱士居住之處。秉蕳:手持蘭草,是上巳節的習俗。停云:出自陶淵明《停云》詩,有思念親友之意。小婦:小妾。
由于“壬申”具體年份不明,難以確切知曉創作時間和當時的詳細社會環境。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年老,可能仕途不順或理想未能實現,在春日里本想參與上巳節活動,卻因雨未能成行,從而引發了諸多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年老后的感慨和內心的孤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和情感。
劇暑悲難度,清秋喜卻回。病隨庚伏盡,尊向晚涼開。臨水看云去,鉤簾待月來。勝游驚昨夢,曾上郁蕭臺。
方池鑿石似天開,誰把霜英傍水栽。月白波清無覓處,祇知疏影是寒梅。
少年礪劍心含冤,潛入長安東郭門。怒發上沖雙眥裂,問之舉腕無一言。日暮得仇策馬去,九衢凜凜黃□昏。莫怪此徒輕殺人,千金曾報一飯恩。
漢代嘉循吏,黃金爾賜偏。乃增潁川秩,特起南陽阡。紫誥鸞雙捧,玄宮日對圓。好將光顯意,一慰蓼莪篇。
墜緒茫茫覓一絲,半生科業已全虧。支離未破千年惑,疏拙慚為一郡師。照影幾臨丁字水,振衣羞讀子陵碑。天心喜見陽來復,仰賴司徒轉化幾。
記得山前小洞幽,重來不用問漁舟。一生能歷幾回頭?高士已隨星隱沒,桃花只合水收留。有時沉痛勝于愁。
好仇華良夜,子歡我亦欣。昊穹出明月,一坐感良晨。
內閣承宣地,朝朝侍柘袍。七人亡過半,二老去能高。蹇劣仍踰分,驅馳豈任勞。懷歸歸未得,鬢雪不勝搔。
瀟瀟侶群雁,蘆花煙渚深。月明憐共影,波泛爾何心。南去稻粱遠,北來星漢陰。相依鄉國地,寧復嘆商參。
任世萬鈞重,載言以為軒。空文誤來世,圣達欲無言。咸池浴日月,深宅養靈根。胸中浩然氣,一家同化元。
十步宮香出繡簾。惱人簾底月纖纖。五花驕馬垂楊渡,孤負仙郎側帽檐。秋澹澹,酒厭厭。新詩和恨入香奩。相思恰似鴛鴦錦,一夜新涼一夜添。
僧錄聲名重,高風不可攀。久居靈谷寺,只在紫金山。齋設伊蒲供,朝聯玉筍班。平生無俗念,心共白云閑。
數峰波底起,古寺遠紅塵。鐘磬沉孤嶼,魚龍是四鄰。夜燈分釣艇,朝缽乞鮫人。玉帶遺何日,迢迢江上春。
三年不作山中客,才踏船舷眼便明。曳杖直登千尺磴,尚欣腳力慰生平。舊日書堂倚翠屏,只今棟宇尚高明。門前恍若聞弦誦,??繞墻流水聲。道旁老松高拂云,刳心取明彼何人。說與往來須愛護,雪霜時節看長身。人來人去空千古,花落花開任四時。白鶴泉頭茶味永,山僧元自不曾知。湘江歲晚水清淺,橘洲霜后猶青蔥。歸舟著沙未渠進,且看漁火聽疏鐘。
猴而冠者酣耶,虎而冠者耽耽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