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丞相挽章 其一
名紀三朝重,身居百辟師。
華夷占用否,進退繋安危。
見夢英靈在,成功命數奇。
出師身已老,垂淚憶當時。
名紀三朝重,身居百辟師。
華夷占用否,進退繋安危。
見夢英靈在,成功命數奇。
出師身已老,垂淚憶當時。
丞相之名在三朝都極為重要,他位居百官之首。華夏與夷狄都關注著他的命運,他的進退關系到國家的安危。他托夢而來,英靈猶存,雖有成功卻命運不佳。他出師時已年老,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不禁讓人落淚。
三朝:指三個朝代或三位君主在位時期,這里表示歷經多朝。
百辟:指百官。
華夷:華夏和夷狄,泛指中外、各族。
用否:指被任用或不被任用。
繋:同“系”,關聯。
命數奇:命運不好,運氣不佳。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明確。從詩中可知,應是在丞相去世后所作。當時可能國家局勢復雜,丞相歷經多朝,在朝廷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去世引發了詩人的感慨。
這首詩高度贊揚了丞相在三朝的重要地位和對國家的關鍵作用,同時為其命運坎坷而惋惜。它體現了丞相在國家政治中的核心影響力,在文學上以簡潔深沉的筆觸展現了對人物的緬懷與評價。
南榮就晴曦,仰見鈴鴿亂。風驕雁行斜,云迥魚尾斷。
爾誠能寄書,為我致海畔。平生相愛人,契闊足慨嘆。
頗聞耽玄談,舍宅作法觀。何憂而自遣,且莫眩道岸。
妄祈非達生,愿子慎自捍。我慚徇塵欲,貧病益孤懦。
每懷兒時事,合眼若可玩。欲歸風又引,此志付汗漫。
書短詩尤孱,反覆莫細看。
誰把閒愁付綠楊,我疑渾是別離腸。
每教啼鳥呼春色,更共平蕪送夕陽。
山下人行云慘慘,渡頭船去水茫茫。
高樓亦有思歸客,莫望天涯尋故鄉。
雨馀日腳到天涯,
十里平山戴晚霞。
疑是千虹蟠絳闕,
頻移光景入仙家。
露重濕征衣,
風急翻紗帽。
山下灌園人,
倚鋤看馬過。
明發懷二人,游子隔鄉縣。
團圞諸弟姊,昨夜夢中見。
似為念遠人,凄愴雜歡宴。
離魂入杳渺,微茫不可辨。
白云千里飛,舒卷如匹練。
歲月高堂增,塵土一身賤。
颯颯空庭風,打窗起積霰。
瓊樓玉宇。分明不受人間暑。尋常豈是無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素娥閱盡今和古。何妨小駐聽吾語。當年弄影婆娑舞。妙曲雖傳,畢竟人何許。
夕陽沈古寺,清凈悟前因。
鐘版迦難意,香爐慶歷春。
僧官不讓客,野馬常驕人。
興替成何事,冰蟾又涌輪。
青松黛綠秀超群,
半入江天半入云。
地僻最宜秋鶴唳,
風濤起處夜深聞。
客里重陽至,尊前舊侶同?;夭ㄇ职读?,晚照映江楓。
蕩槳隨鷗鷺,飛帆接雁鴻。十年一把臂,竟日兩回瞳。
離合論心外,浮沉笑口中。何人堪倒屣,而我自書空。
流水知音在,陽春和句工。風云思宦達,轍跡嘆途窮。
老惜悲秋態,懷深報國衷。壯心徒耿耿,短發已蒙蒙。
綠蟻澄秋色,黃花艷晚叢。巾疑元亮日,帽想孟嘉風。
去矣憐王粲,行邊別孔融。禮甘衰力就,情喜故交通。
蘭澤過漁父,萸囊繫漢童。騷人憐薊北,游子指江東。
湖海憑看劍,乾坤任轉蓬。豪吟矜杜甫,灑淚陋齊公。
霧曉筵初接,宵長曲未終。何能窮別緒,且自息微躬。
后會知仍健,當筵氣正雄。
仙人剪水合秾纖。灑竹侵松勢更嚴。
入戶只應飛玉女,卷簾詎是刻無鹽。
孤根欲暖霜滋曉,五出無塵月掛檐。
何事滿空飄瑞葉,一枝斜壓還峰尖。
海市三年舶,河源八月槎。
水衡勞碩畫,漆室足咨嗟。
天步方長健,民饑亦有涯。
燔柴崇大禮,靈貺正來賒。
彩扇初閒,疏砧催斷。云山北向征人遠。
驚塵莫漫怨飄風,岫眉好試新妝面。
夢境迷離,心期千萬。絲絲縷縷愁難剪。
不辭舞袖為君垂,瑣窗云霧知深淺。
人在山腰若蟻微,白云常傍短筇飛。
廟多祈報香煙合,春阻高寒草色稀。
地主只談三島事,天妃端拱五銖衣。
豈知客是瀛洲老,曾寵金蓮向北扉。
侍郎乘興自南畿,社老村童睹漢儀。
浴日早明云里觀,靈風不滿廟前旗。
古今詩句留鴻跡,來往游人似奕棋。
雖是亡秦多絕藝,披榛還覓李斯碑。
未悟之日要參禪,
一見石門便坦然。
蒙師指個真消息,
方知鹽咸醋是酸。
驚心矰?曉饑馀,
何有壸漿一艇漁。
莫道相酬無寶劍,
明年先寄報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