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把閒愁付綠楊
誰把閒愁付綠楊,我疑渾是別離腸。
每教啼鳥呼春色,更共平蕪送夕陽。
山下人行云慘慘,渡頭船去水茫茫。
高樓亦有思歸客,莫望天涯尋故鄉。
誰把閒愁付綠楊,我疑渾是別離腸。
每教啼鳥呼春色,更共平蕪送夕陽。
山下人行云慘慘,渡頭船去水茫茫。
高樓亦有思歸客,莫望天涯尋故鄉。
是誰把閑愁寄托在綠楊之上,我懷疑那全是離別的愁腸。常常讓啼鳥呼喚著春色,又和那平曠的草地一同送別夕陽。山下行人走過,陰云慘淡;渡頭船只離去,江水茫茫。高樓上也有思念歸家的人,不要望著天涯去尋找故鄉。
付:寄托。
渾是:全是。
平蕪:平坦的草地。
慘慘:形容陰云暗淡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情感來看,詩人可能處于漂泊異鄉的狀態,在看到眼前的離別之景、暮春之景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以抒發自己的離愁和思歸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離別愁緒和思歸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多種意象組合營造出哀愁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著名詩篇,但展現了古代詩人對離別和思鄉情感的細膩表達。
北極冠纓紫氣分,南郊樓閣坐氤氳。鶯啼苑樹瓊筵合,燕蹴壇花錦瑟聞。二月衣沾星殿雨,九天杯覆露盤云。莫言詞賦甘泉絕,欲向仙都誦赤文。
人言此石丈,磊塊無潤色。我見重再拜,中孕連城璧。
余昔游太原,賴君佐提刑。有酒不孤賞,所吐皆蘭馨。北風吹晉祠,冰作涕淚零。及余吳興政,舊刃發新硎。平陽許畫一,臨淮實精靈。起家再游楚,值君方錦停。謬脂嶺右轄,是君所遺軿。官自雪鴻跡,人如大海萍。吳越代兩政,晉楚若一廷。生平易解官,各若秋夢醒。更有大奇事,我談君試聽。太湖五百里,中有兩洞庭。洞庭八百里,中一君山青。爾我長對之,濙然雙客星。欲造即馭風,云車會青冥。安能傍塵世,蠅聚襲膻腥。
自來恩怨本無端,愛即如珠在玉盤。妾命久知飛絮薄,郎心新作落花看。紅箋未許傳方勝,繡帶空教破合歡。誰信棲鴛春夢穩,等閒平地有波瀾。
大壑吾將往,神仙客望登。水從天上轉,槎似日邊乘。貝闕含明月,鮫宮織夜燈。誰知溟漲里,朝暮變鹍鵬。
一機蜀錦著紗籠,不放纖塵到水宮。但覺曉寒金掌重,仙人危立白云中。
輿圖新入藏,驛路錦官城。山想岷峨外,湖連星宿平。有僧分顯密,無肆卜陰晴。燈下觀遺事,唐蕃本舅甥。
貌得湘皋脩竹枝,贈君萬里赴滇池。霜臺白簡澄清暇,時對瑯玕念別離。
葛巾吾亦晉時陶,瑤席初開集俊髦。醉倚曲池浮晚照,涼從清樾起秋濤。蒼龍石上張鱗鬣,仙鶴云間下羽毛。知是扶摶應萬里,夜來風雨動亭皋。
啖盡楊花燕子肥,春風偏似惱人歸。雨聲驛路隨車落,鄉思長天共鳥飛。庾信江關何處是,少陵弟妹總相違。此行又被潮痕阻,薄暮停驂望夕暉。
覷著腳。想腰肢如削。歌罷遏云聲,怎得向、掌中托。醉眼不如歸去,強罷身心虛霍。幾回欲去待掀簾,猶恐主人惡。
佝僂形容古貌渾,旁連眾嶺似兒孫。荒山太古萬萬古,眼見游人來幾番。
紫禁朝回解佩珂,香街遇雨馬蹄多。一尊祖餞陽關酒,兩耳吳音子夜歌。道遠豈辭行邁苦,交深無奈別離何。功名記取□□□,□□□□□未皤。
王正初生七葉蓂,斗牛間氣出延平。次公恰恰九年最,叔度汪汪千頃清。濟北一編煩展究,劍西半壁賴生成。且傾江漢朝宗水,濟彼公堂薦壽觥。玉帳公弓應六蓬,瓣香遙遺賀南豐。捫參以手誰憐汝,居井之眉我倚公。壽域八荒隨氣轉,醉鄉五福與民同。老?不是青冥腳,也愿追隨龜鶴東。
泉飄百丈帶,曲折下流溪。車水村村急,春苗蒔未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