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氏臨江使君寄薌林次韻 其二
君王勸駕一輕舟,賜履西江飽勝游。
井邑詩書今化魯,春秋盟會不書鄒。
詩中侯印知無分,筆下尊拳勿太遒。
快讀新章與神會,蠧關門掩夢經邱。
君王勸駕一輕舟,賜履西江飽勝游。
井邑詩書今化魯,春秋盟會不書鄒。
詩中侯印知無分,筆下尊拳勿太遒。
快讀新章與神會,蠧關門掩夢經邱。
君王勸您出仕,您駕著一葉輕舟上任,被賜予治理西江的權力,得以飽覽勝景。當地城鎮在詩書教化下如今如同魯國般文明,春秋盟會也不會輕視這里。您詩中表明自知與封侯拜相無緣,筆下文字也別太剛勁激烈。我快速讀著您的新作與您心神交會,關上書房門,在夢中仿佛游歷山丘。
勸駕:勸人任職或做某事。
賜履:本指帝王所賞賜的封地,后泛指給予官職權力。
井邑:城鎮。
化魯:像魯國一樣受到禮樂詩書的教化。
春秋盟會不書鄒:鄒在春秋時是小國,常被忽視,這里指當地不再被輕視。
侯印:封侯的印信,代指高官厚祿。
尊拳:指筆下文字剛勁有力。
遒:剛勁、強勁。
蠧關:指書房。
經邱:游歷山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友人受君王征召到西江任職,作者寫詩相和。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注重文化教育,作者的友人到任后積極推行詩書教化,取得一定成效,作者因此寫詩表達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友人到任后對當地的教化之功,以及友人淡泊名利的態度。其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情感表達。
波濤流不息,山勢獨縱橫。
高閣空中現,浮圖雨外晴。
帆檣歸客穩,鐘鼓臥龍驚。
是處開生面,風云別有情。
柳暗啼春處,庭空反哺時。
鳴聲元自樂,世俗亦多疑。
兇吉何須問,雌雄未易知。
寧棲丈人屋,莫借上林枝。
風高微退鹢,云好合從龍。
蕭艾長貪雨,松筠卻耐冬。
禁途今不遠,歸興未應濃。
莫羨朱雙轂,相期祿萬鍾。
同途欣得友,欲別惜分襟。
去路無多遠,離觴不厭深。
游鱗尋舊壑,倦翼帶歸音。
有底凄涼甚,風霜攪客心。
憶昨嬉游不忍閑,祇今但欲掩柴關。
短檠無恙客多病,明月有情天若慳。
落日哦詩方袖手,故人憶我未還山。
歸家且酌康廬水,恍墮千巖紫翠間。
田家禾黍方登場,枯桑索索天雨霜。
黃花籬落尚可醉,今我不樂思武昌。
武昌使君半年別,前日書來慰愁絕。
相思為我作西亭,徙倚闌干只明月。
大材開府何優游,政聲日隨江水流。
賜金增秩未為寵,咫尺丹詔催歸辀。
燈前春雨同揮翰,南風吹船著淮岸。
云間過雁喚愁生,短褐飯牛歌夜半。
天寒山路長,年荒蹇馿瘦。
風松適相遭,金石方互奏。
是中有佳趣,舍鞍聊杖藜。
童奴難與言,得句忘吾饑。
懷遠空暮云,憂時當肉食。
市朝塵涴人,歸歟北山北。
秋浦堂前有清集,久客思家淚痕濕。
連年客里作中秋,今歲還家又無及。
山中茅屋冷如水,應念征塵何日洗。
邊鴻也解寄歸音,旅燕亦能辭故壘。
滔滔四海知音誰,公家公子歲寒期。
殷勤為我撥新釀,煖熱向我哦好詩。
我生志愿良自足,肯向天涯長碌碌。
愿君腰金佩鳴玉,從我羹藜飯脫粟。
秋風舟子兩相催,側帽長吟歸去來。
開帆轉柁清溪口,還山要趁重陽酒。
學士風流不可名,暮云猶著古賢聲。
衣冠渺渺成黃土,松柏蕭蕭散紫英。
幾見騎鯨尋皓月,當年披錦酌飛觥。
遙遙歲序還思敬,祠宇重光俎豆情。
江行十日風打頭,采石江邊還小留。龍宮煌煌俯湍流,摳衣再拜祈神庥。
出門逕作蕭寺游,危亭縹緲臨金牛。江南江北蒼煙收,日落未落雙蛾愁。
尚書麗句世罕儔,惜哉度曲無歌喉。折梅置酒齋堂幽,黃冠不飲空夷猶。
野僧舉觴橫青眸,更得大斗償香羞。興闌山下卻登舟,使君愛客方綢繆。
夜深杖藜吊荒丘,列炬照野經塍溝。居人竊視聲吚嚘,好事從來無與侔。
促坐款語相答酬,傷今懷古風颼飗。泊渚高吟聊寫憂,然犀照怪知何求。
醉狂夜披紫綺裘,騎鯨入海窮冥搜。圣賢寂寞江悠悠,人在天地真蜉蝣。
況我此身如贅疣,從公行善臭味投。有酒如川容拍浮,但愿早登黃鶴樓。
痛飲浩歌更勸酬,一吊禰衡鸚鵡洲。
濂溪當日起南方,千載斯文有耿光。
遺俗至今尊孔孟,后生誰肯學蘇張。
賢關莫嘆吳天遠,精舍今臨楚水長。
試問坐中誰鼓瑟,舞雩風味想難忘。
官吏急星火,驅民疏漕河。
城中三尺泥,歲晚風雨多。
雨聲來未已,清滿幽人耳。
曲肱篷底眠,船隨夜潮起。
清詠重重畫戟邊,芳題短短竹籬前。
政如美稷西河日,詩到黃初正始年。
滕國已歌慈父愛,韓門更感使君賢。
銅魚好句關風教,巴嶺賡酬只浪傳。
貧窮束縛人,智慧無所施。
文籍紛滿前,不救寒與饑。
佳哉江上山,歸隠寧無時。
青山若有言,塵土君自羈。
青青池邊樹,歲久獨婆娑。
鳴蜩炎暑時,愛此清陰多。
西風一披拂,顏色已非故。
朝看一葉飛,暮落渾無數。
葉落畢歸根,明年發陽春。
人生豈長好,日月如飛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