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達行在所
潮落江城暮,帆開一葦輕。
云屯六龍駐,天近五星明。
率土朝方岳,何年洗甲兵。
君王似光武,折箠看升平。
潮落江城暮,帆開一葦輕。
云屯六龍駐,天近五星明。
率土朝方岳,何年洗甲兵。
君王似光武,折箠看升平。
傍晚時分,江城潮水退落,船帆揚起,小船輕快前行。云朵聚集之處,皇帝的車駕停駐,天空臨近,星辰明亮。全國臣民都來朝拜四方諸侯之長,哪一年才能結束戰爭呢。君王如同漢光武帝劉秀,只需揮動馬鞭就能看到天下太平。
行在所:皇帝出行時居住的地方。
一葦:指小船。
六龍:古代天子車駕用六匹馬,馬八尺稱龍,所以稱天子車駕為六龍。
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星,這里象征朝廷重臣。
率土:指全國。
朝方岳:朝拜四方諸侯之長,這里指臣民朝見皇帝。
洗甲兵:指結束戰爭。
折箠:揮動馬鞭,形容輕易平定天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將達行在所”可知,詩人即將到達皇帝出行居住之地。當時可能處于動蕩時期,國家有戰爭,詩人希望皇帝能像漢光武帝劉秀一樣結束戰亂,實現太平。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君王的期望。其突出特點是意境宏大,語言莊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局勢的關注和對和平的向往。
破砂盆,漏燈盞。
死偷心,滅正眼。
近之則愈遠,親之則愈疏。
瞻之在前,忽然在后。
全明全暗,雙放雙收。
番復看來,當甚熱大。
是則也是,只如進前叉手。
之子稱騷雅,芳年道自華。
潛虛憐白業,作伴有青霞。
不盡山陰興,頻移剡水槎。
尋游偏戀我,將去訪丹砂。
含睇高城接渺茫,饑烏飛噪古臺荒。
沙連秋水寒皋迥,山擁晴云落日黃。
邊塞關心雙寶劍,親朋滿目一空囊。
廿年不偶伶俜影,賓戲真難答省郎。
看群芳代謝,占斷春光,婪尾連畦。過草橋南望,恐揚州盛日,無此華滋。向時祖園王墅,蕪廢屬場師。問碧玉誰家,銷魂值得,留視圖詩。
噫嘻。駐車處,忍千梢繭栗,賣與凡廝。歲歲兵塵里,恁輪蹄交遝,虐甚風姨。永隨洛花先后,名品舊京遣。奈短發羞簪,還憐欲插無古瓷。
離思天公也不堪,
一星高動影毿毿。
烏靴紅笠青山路,
不是江南是漢南。
清明小苑條桑地,
和暖平川浴種天。
圣主儉勤游樂少,
只將敦樸示民先。
五月未劇暑,暮從城市還。
斷虹低飲澗,落日遠銜山。
蟹舍叢蘆外,菱舟薄靄間。
詩情終草草,虛遣鬢毛斑。
吳閶何地布黃金,海涌峰頭綺殿臨。多寶散光搖劍壑,眾香和梵出旃林。笙歌總入聲聞道,花月終歸止觀心。共指點頭巖下石,無生曾悟去來今。
信宿精藍未擬還,坐臨流水聽潺湲。峰蓮倒映仙人掌,沼鏡寒浮玉女鬟。不盡白云生遠岫,最深綠竹隱禪關。古來去住元無著,莫笑巢由未買山。
巖廊洞室幾經春,梵剎離宮總劫塵。宿草自荒麛鹿徑,空山曾識苧蘿人。千花搖落存孤塔,雙樹婆娑少四鄰。縱是五湖堪一葦,煙波何日出迷津。
楓葉蘋花江上村,前朝古寺至今存。西山爽氣來精舍,萬里關河到寺門。檀越隨僧開寶藏,醍醐容客借匏尊。中宵禮罷寒山子,卻聽鐘聲醒夢魂。
竹房松塢散新晴,隔水明霞儼赤城。破衲霜前臨牖補,殘經月下繞池行。云流片石元無礙,鳥宿疏林自不驚。何事許詢常借住,愛山支遁最多情。
落木空山秋夜哀,蕭條古寺倚層臺。明河尚抱虛檐宿,海日先窺絕壁來。花為行香晨已散,門因施食午方開。跏趺懶下維摩榻,野鹿相依臥草萊。
禪棲一室五湖東,翠巘丹梯覽未窮。忽起松濤聲自遠,不飛花雨境皆空。暮山浮出云霞外,春水流回島嶼中。寂寞嗣宗雙眼色,憑高聊以送歸鴻。
上方鐘磬白云深,禪徑還從鳥外尋。湖面眾山浮碧玉,峰頭尺地布黃金。畏人合住無人境,混世偏存出世心。不是向平猶有累,豈堪重下最高岑。
手障街塵響鈿車,爭如醉耳萬松嘩。春愁已困扶頭酒,惡讖方憂照鬢花。陶令柳才忘魏晉,杜陵詩每簡咸華。時危苦念田居好,夢到青山郭外斜。
投老生涯薄笨車,山深差避羽書嘩。一牛鳴地游藜杖,百舌聲中過柳花。偶寫田園懷祖企,未應兒女廢張華。欲愁三月胡沙滿,夢繞天街上下斜。
愛花不厭百回看,細數香須定若干。莫怨東風消息早,為憑佳句喚司寒。
愁中相對病中看,喜慍都忘非意干。從此定交形跡外,只羞冰玉照人寒。
八閩初入路,鳥語信鉤辀。
如馬填江石,升猱逆水舟。
天雞虛倦客,野老習通侯。
南北京何似,須成萬里游。
東風才轉千門曉,堤上柳鵝黃矣。把去年、一樹絲絳放,碧玉妝成新意。未便濃陰滿,卻先已、風流搖曳。更臨池裊裊,春光漏泄休,攀折堪留憩。
燕燕鶯鶯未到,問章臺、那人何似。水邊朱戶,畫橋隔斷,樓上凝妝翠。夫婿邊城久,望陌頭、欲垂雙淚。待些時、折取長條一枝,寄征人萬里。
清光如此,問天涯今夜,離人幾個。珍重良宵遲不寐,借說添香夜課。
玉宇高寒,銀河寂寞,舊曲商量和。明宵有夢,只應各自孤作。
只道萬疊云山,眼光穿透,遙見人清坐。便欲將身同化蝶,和暖和香而臥。
畫舫煙迷,瓊樓浪隔,孤影風搖破。月明如昨,天香何處吹過。
攜筇拾級向高坡,縱目情幽步不頗。
群巘如飛爭拱寺,澄潭雖滿不興波。
林間樵徑穿巖遠,水上魚家傍竹多。
我愛系船當夏夜,清鐘縈榻月浮波。
久向雙林,可曾游歷。及乎到來,果是殊別。
山環水繞,寺廣人稀。內空外空,無彼無此。
彷佛威音那畔,分明古佛家風。不妨按下云頭,缽囊暫且高掛。
坐則同坐,行則同行。同苦同甘,同憂同樂。
必竟事作么生,但看人情若好,自然吃水也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