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守置酒月波樓以張倅至有詩命坐客同賦
詞語平生故自蕪,登高重愧賦成初。
諸君此處識老子,右衛向來煩長輿。
波上旌旗飛退鹢,樓前歌管出金魚。
回欄后夜同延月,直下方池可更疏。
詞語平生故自蕪,登高重愧賦成初。
諸君此處識老子,右衛向來煩長輿。
波上旌旗飛退鹢,樓前歌管出金魚。
回欄后夜同延月,直下方池可更疏。
我平日里用詞本就雜亂無章,此次登高賦詩,更慚愧不如初作時。各位在此處認識我這老頭子,就像右衛之事向來煩勞長輿。水波上旌旗飄動,如飛退的鹢鳥,樓前樂聲伴著金魚形的樂器傳出。后夜我們一同在回欄邊賞月,正下方的方池還可再疏浚一番。
故自蕪:本來就雜亂。
老子:詩人自稱。
右衛:官名。長輿:晉代和嶠的字,為人忠直。這里可能借指張倅。
退鹢:春秋時,有鹢鳥遇風后退,后用來形容船行如飛。
金魚:可能指樂器。
延月:賞月。
疏:疏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曾守在月波樓設宴,因張倅到來有詩,便讓在座客人一同賦詩。當時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文人雅士相聚宴飲,以詩會友。詩人在這樣的場合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圍繞月波樓的宴會展開,主旨是記錄宴會場景和表達情感。其特點是語言平實,將自謙、贊美、歡快等情感融入其中。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社交活動和創作風貌。
革帶頻移紗帽寬,茶鐺欲熟篆香殘。
疏梅已報先春信,小雨初成十月寒。
身似野僧猶有發,門如村舍強名官。
鼠肝蟲臂元無擇,遇酒猶能罄一歡。
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戲晚晴。
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
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硙舍臨湍瀨,罾船聚小潭。
山形寒漸瘦,雪意暮方酣。
久客情懷惡,頻來道路諳。
家山空悵望,無夢到江南。
百萬呼盧事已空,新寒擁褐一衰翁。
但悲鬢色成枯草,不恨生涯似斷蓬。
煙雨凄迷云夢澤,山川蕭瑟武昌宮。
西游處處堪流涕,撫枕悲歌興未窮。
野居富薪炭,一煖敵重裘。
雖無四方味,魚鱉亦易求。
古人愛山林,豈為口腹謀。
簞瓢顏不臞,樂道固無憂。
瘦盡腰圍不為詩,良辰流落自成衰。
也知客里偏多感,誰料天涯有許悲。
漢塞角殘人不寐,渭城歌罷客將離。
故應未抵聞猿恨,況是巫山廟里時。
深閉重門謝簿書,日長添得睡工夫。
水紋笛簟涼如洗,云碧紗幮薄欲無。
半吐山榴看著子,新來梁燕見將雛。
夢回茗椀聊須把,自掃桐陰置瓦爐。
急雨鳴空壁,輕寒上薄幃。
愁多空被酒,夢短不成歸。
暗想桃花落,遙憐燕子飛。
偷兒欺客寢,夜靜卷春衣。
西郊梅花矜絕艷,走馬獨來看不厭。
似羞流落蒙市塵,寜墮荒寒傍茆店。
翛然自是世外人,過去生中差一念。
淺顰常鄙桃李學,獨立不容鶯蝶覘。
山礬水仙晚角出,大是春秋吳楚僭。
余花豈無好顏色,病在一俗無由砭。
朱欄玉砌渠有命,斷橋流水君何欠。
嗟余相與頗同調,身客劍南家在剡。
凄涼萬里歸無日,蕭颯二毛衰有漸。
尚能作意晚相從,爛醉不辭杯瀲滟。
摩訶古池苑,一過一消魂。
春水生新漲,煙蕪沒舊痕。
年光走車轂,人事轉萍根。
猶有宮梁燕,衘泥入水門。
洗甲通盟后,同庚緩帶秋。
邊聲寒臥鼓,海色靜明樓。
冉冉歲云莫,棲棲詩者流。
不才同社櫟,一飽愧身謀。
天涯流落過重陽,楓葉揺丹已著霜。
衰病強陪蓮幕客,凄涼又送石渠郎。
杜陵雁下悲徂歲,笠澤魚肥夢故鄉。
便恐從今長隔濶,舊交新貴例相忘。
一春客路厭風埃,小雨山行亦樂哉。
危棧巧依青嶂出,飛花并下綠巖來。
面前云氣翔孤鳯,腳底江聲轉疾雷。
堪笑書生輕性命,每逢險處更徘徊。
吳中大縣數昆山,心定庭空亦不難。
多事要將無事治,萬人須作一人看。
床頭有易何妨讀,琴上無弦不用彈。
況是威名賢太守,吏民誰敢半言謾。
玄冥也自不落莫,探借春風紅樹枝。
姑射身全映霞珮,壽陽粧誤點臙脂。
長于山杏難為弟,配以江梅合作妃。
滿面發紅緣底事,如逢宋玉莫相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