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侄寄人面毛竹杖四
麥秋氣清和,槐夏日陰翳。塊然守蓬蒿,何以破昏滯。肩輿卒輩乏,徒步腳力費。出門即林丘,散策空夢寐。
賸為猶子憐,遽以此君至。分明人面目,刻畫老根柢。毛君又一奇,枝干不少異。想應開一束,妙簡得三四。
今晨入吾手,夷險可歷試。芒鞋與周旋,白拂相嫵媚。人生七十稀,況復已過二。多謝汝扶持,無乃太晚計。
麥秋氣清和,槐夏日陰翳。塊然守蓬蒿,何以破昏滯。肩輿卒輩乏,徒步腳力費。出門即林丘,散策空夢寐。
賸為猶子憐,遽以此君至。分明人面目,刻畫老根柢。毛君又一奇,枝干不少異。想應開一束,妙簡得三四。
今晨入吾手,夷險可歷試。芒鞋與周旋,白拂相嫵媚。人生七十稀,況復已過二。多謝汝扶持,無乃太晚計。
麥收時節天氣清朗溫和,槐樹夏日濃蔭遮蔽。我孤獨地守著荒草,用什么來破除昏沉呆滯。坐轎子缺少仆人,徒步又費腳力。出門就是山林山丘,拄杖漫步也只是空想。多虧侄子憐惜我,急忙把這竹杖送來。竹杖上分明有人的模樣,是在老竹根上刻畫而成。這毛竹杖又是一奇,枝干沒什么不同。想來應該是打開一批竹子,精心挑選出三四根。今天早晨到了我手中,平坦與險峻都可試試它。我穿著芒鞋與它相伴,拿著白拂與它相互映襯。人生七十古來稀,何況我已過七十二歲。多謝你扶持我,只怕這來得太晚了。
麥秋:麥收時節。
陰翳:遮蔽。
塊然:孤獨的樣子。
蓬蒿:野草,這里指簡陋的居所。
昏滯:昏沉呆滯。
肩輿:轎子。
散策:拄杖漫步。
賸:通“幸”,幸虧。
猶子:侄子。
此君:指竹子。
毛君:指人面毛竹杖。
芒鞋:草鞋。
白拂:白色拂塵。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知詩人已過七十二歲,生活可能較為閑適但行動有所不便。侄子送竹杖給他,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侄子送竹杖的感激和自身年邁的感慨。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宋代日常詩歌的風貌。
臺袞承嚴祀,傳呼出禁城。
扢壇將錯事,總駟暫觀耕。
盈止逾周頌,康哉葉舜賡。
滿篝登大穟,首種達初萌。
行馌家為黍,要朋戶捧罌。
川長應萬耦,樹密盡三荊。
有相神休茂,多歡國譽榮。
余糧充近甸,遺秉富陪京。
碓罷舂粱熟,機閑織素成。
休牛鳴笛起,會績遠燈明。
路有遺金在,村無吠犬驚。
熙熙難徧紀,徒仰泰階平。
昔造圖書兮紀方志,鉛黃丹漆兮初為貴。后世增華兮邁昔賢,松煙布色兮明且妍。
一枝均賜官儀備,九子分形吉禮全。寫功詠德盈緗帙,體物緣情徧綺牋。
陰山潛璞兮琢金池,相須藝圃兮事攸宜。湘川青管兮束圓鋒,并列璇臺兮用本同。
垂大訓,述微言,孔墨之教兮長存。騰藻翰,贊儀形,淵云之妙兮惟精。
上圣敦仁崇儉約,厥篚珍奇詔皆卻。唯許隃糜歲貢臻,式彰文德化生民。
大地絕纖埃
何人眼不開
始隨芳草去
又逐落花回
羸鶴翹寒木
狂猿嘯古臺
長沙無限意
咄
城上危樓勢孤峙
樓頭盡見湖中水
水色澄明游者多
古來雅以鑒為比
家家畫舫日斜歸
處處菱歌煙際起
清漣蒙潤一都會
碧底涵空三百里
溥哉利及鎮東人
而我常嗟馬臻死
今滋史君多感慨
所以望湖心不已
頻登雉堞追古往
盛集賓朋為宴喜
樓南極目芙蓉花
萬疊紅英照千騎
池上有虛閣,
翚簷迅若翔。
百壺多盛集,
四座仰惟良。
蘚印文綦綠,
蓮依桂楫香。
何由陪嘯詠,
敷袵納微涼。
昔帝先賢跡未消
森沉臺殿鎖嶕峣
新蓮照水香空在
舊輦生塵翠已凋
夾道古藤看翳日
過谿蒼蘚半侵橋
遠公前意無人會
空對清風望寂寥
安居近幽谷,井賦籍良田。
圣代無深隱,家山不直錢。
候耕看土脈,祈谷賽豚肩。
城市知何處,疏鐘隔暮煙。
盛府兼名邑,榮歸指故林。
多年望鄉淚,萬里倚門心。
江館春寒薄,山程晚翠深。
板輿迎侍日,桃李正芳陰。
一片殘陽景,
朦朧淡月中。
蘭芽紆嫩紫,
梨頰抹生紅。
琴阮資清格,
冠簪養素風。
煙霄半知己,
吏隱少相同。
月晃長江上下同,
畫橋橫截冷光中。
云頭艶艶開金餅,
水面沉沉臥彩虹。
佛氏解為銀色界,
仙家多住玉壺中。
地雄景勝言不盡,
但欲追隨乘曉風。
太伯何為者,不以身為身。
遜避天下位,奔走勾吳濱。
隱德照來世,遺祀傳斯民。
吁此廉讓國,合生廉讓民。
雷海譚音出世雄,
臺巖香社冠禪叢。
紅爐點雪靈機密,
翠徑斑苔道步通。
珠水濾羅晨漱凈,
豉莼縈筯午齋豐。
當帆已應王臣供,
金地天龍繞舊宮。
三提相印代天工,
鄧國歸來耀本封。
此日神仙丁令鶴,
幾年霖雨武侯龍。
酬恩定得祠黃石,
談道須期會赤松。
莫慮故鄉陵谷變,
武當依舊碧重重。
七百里山界,
飛沙與亂云。
虜騎擇虛至,
戍兵常忌分。
嘯聚類宿鳥,
奔敗如驚麕。
難稽守邊法,
應敵若絲棼。
平湖數百里,隱然一山起。
中有白龍泉,可洗人間耳。
吾師仁智心,愛茲山水音。
結茅三十年,不道日月深。
笑我名未已,來問無端理。
卻指嶺邊云,斯焉贈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