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
竹樹轉深徑,茶山給孤園。禪流打包去,舊日單寮存。
堂堂十八公,不知幾寒溫。其誰晤對汝,冷落依頹垣。
有客占作室,此公正當軒。風聲落天半,似與幽人言。
已矣復焉往,佳哉略無喧。在昔公擇父,實惟謫仙孫。
讀書廬山中,仰視五老尊。頭白不歸來,高議排金門。
吾敢效前輩,分應守丘樊。何憂蕙帳缺,悵望鶴與猿。
竹樹轉深徑,茶山給孤園。禪流打包去,舊日單寮存。
堂堂十八公,不知幾寒溫。其誰晤對汝,冷落依頹垣。
有客占作室,此公正當軒。風聲落天半,似與幽人言。
已矣復焉往,佳哉略無喧。在昔公擇父,實惟謫仙孫。
讀書廬山中,仰視五老尊。頭白不歸來,高議排金門。
吾敢效前輩,分應守丘樊。何憂蕙帳缺,悵望鶴與猿。
竹林樹木環繞著幽深小徑,茶山如同給孤獨園般靜謐。僧人收拾行囊離去,舊日的單人寮房仍留存。那高大的十八棵松樹,不知歷經了多少寒來暑往。誰能與你相對晤談,你孤獨地依傍著頹敗的墻垣。有客人在此建房居住,而這松樹正對著軒窗。風聲好似從天邊落下,仿佛在和隱居之人交談。算了吧還能去哪里,這里真好幾乎沒有喧囂。往昔的公擇之父,本是謫仙的后人。他在廬山中讀書,仰望五老峰的尊容。直到頭發花白也未歸來,高談闊論直入金門。我怎敢效仿前輩,本就應守著這山丘田園。何必擔憂隱居的地方有缺失,惆悵地望著仙鶴與猿猴。
給孤園:即給孤獨園,是佛教圣地,這里借指茶山環境清幽如佛地。
禪流:指僧人。
打包:僧人收拾行李。
單寮:僧人獨居的小屋。
十八公:指松樹,因“松”字拆開為“十八公”。
晤對:相對交談。
頹垣:頹敗的墻垣。
公擇:人名,具體待考。
謫仙:指李白。
五老尊:指廬山五老峰。
排金門:指在朝廷發表高論。
丘樊:指鄉村、山林。
蕙帳:指隱士的居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遠離塵世喧囂的山林環境中。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著不同的人生選擇,有人追求仕途,而詩人更傾向于隱居生活,詩中對前輩的提及也反映出詩人對不同人生道路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堅守。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營造出清幽孤寂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典之作,但也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隱居生活的一種追求。
如此江山如此樓,黃云出地紫云收。
蠹殘舊義張三世,蜂起新談大九州。
海外虬髯空作俠,人間猿臂負封侯。
學書學劍都無用,胸有茫茫萬古愁。
寂歷芳臺古,天空野望長。雨晴閑樹出,雪盡粵山蒼。露蘚凝寒翠,煙花送斷香。御風人不見,徒此立斜陽。
雁峰晴翠里,臺古獨登臨。沙阜人煙積,山城海戍深。野云飄杖舄,林吹拂衣襟。仙路無期達,空驚吊古心。
我病偷閒且閉關,相勞為眾往他山。
調心多是近人處,抗互俱非大似頑。
老懷恃此強為安,兄弟同心耐暑寒。
法界自來無彼我,剎塵休作一期看。
驢加九錫石三品,
鳥睹村翁晚節榮。
出有小車扶有杖,
前身莫是邵先生。
金闕銀宮玉作樓,飛升功效幾時收?
花開果落三千歲,棘地荊天四百州。
今日如求救時相,古人原重富民侯。
劇憐已竭東南力,難解司農仰屋愁。
投竄歸來后,驚波弄月圓。
江山無太白,寥落幾千年。
予亦騎鯨客,來乘牛渚船。
登樓人不見,春水上青天。
幽獨空林下,荒齋喜見君。掃苔聊共坐,剪韭更論文。
華發掃青鏡,浮名寄白云。綈袍如有意,慎勿又離群。
寂寞臥空齋,閑扉閉綠苔。一簾幽夢斷,千里故人來。
野竹迷連騎,空花送酒杯。又愁分手去,心事向誰裁。
遙望抱犢山,下有豹子谷。
昔為隱者居,今聚綠林族。
山中豪客多,虎頭飛食肉。
無地安漁樵,何處籌耕牧!
嗟乎平地間,長蛇常起陸。
況夫荒荒山,能無叢莽伏!
連綿有峰巒,迢遞似平麓。
遠視目力窮,近無鏡光縮。
路與嶧縣通,軌轍分橫幅。
北向滕、薛都,風輪去何速!
樞府新參事,江湖舊逐臣。
不知窮達異,惟見性情真。
攪轡憂諸夏,垂綸愛富春。
間關書劍老,江漢未歸人。
梅生宛陵秀,負笈來錢塘。嘯詠湖山間,咳唾馳琳瑯。一朝玉樹亭,睹我神飛揚。十載胡先生,姓名狎詞場。慕子如渴饑,戚戚縈中腸。
龍門屹造天,怨彼一水長。班荊倏成故,愿得升君堂。嗟余蹇且拙,歷落如桓郎。將汝繾綣懷,永夕連匡床。
觀濤大江涘,海若為徬徨。眷眷執手言,晨風發河梁。將無綺語累,念子毛發黃。愿言保玉體,百歲遙相望。
流光不相待,倏忽三歲久。郁郁上東門,春風五楊柳。端居感離索,念子成老丑。何圖羽翼乖,喪我同心友。
玉樹埋地中,垂楊幾生肘。發函見君書,灑淚濕蓬牖。天運阻百六,詞人厄陽九。勁風掃飛藿,弱質復何有。
傷哉大國賦,默默如澠酒。遺篇爛金石,為汝藏二酉。千秋宛溪上,不愧朗陵叟。
秾李夭桃滿院栽,
當年留宿正花開。
而今樹老僧行上,
前度劉郎又獨來。
草樹加蒙密,波濤計渺冥。
似宜穿野屩,直與眺江亭。
薪濕廚煙重,泥渾井汲腥。
虛堂坐昏黑,時見一流螢。
乍暖天教雨住涼,閒來只覺晝偏長。蜂憐露重遲歸戶,燕趁風微低度墻。作畫每教衣染墨,折花贏得袖馀香。一春細較渾無事,且作尋題覓句忙。
碧天云浮澹煙花,輕暖輕寒二月中。竹印粉墻成畫稿,箋藏翠袖當詩筒。偶耽薄飲忘家務,每為微吟誤女紅。最是春光留意處,杏花初綻小樓東。
庭院初晴有暖香,紙鳶一線曳韶光。時原可樂花含笑,春故多情草亦芳。杏苑露濃迷蛺蝶,柳陰沙暖睡鴛鴦。閒來只覺身偏適,自埽青苔坐夕陽。
姜侯硯小才如掌,玉膩金清世無兩。隃糜發采宣毫爽,酒半傳觀各夸賞。
舍人怒起奪之急,嫚罵何堪一錢直。奮捶頓似玻璃拆,滿座失聲留不得。
物之成毀有由然,舍人辯口方便便。君不見姜侯醉作草圣狂而顛,怒倪跁跒龍蜿蜒。
又不見姜侯著書卷幾千,抵突彪固追談遷。脫手便有風雷纏,廟堂頗復急此賢。
諸公百僚壓其巔,祿米不救饑窘煎。焉用此石空鉆研,羈窮白首默自憐。
嗚呼胡琴摔破不復弦,唾壺口缺那更全。姜侯乃煎麟角鳳觜之膠重綴聯,玉蜍吐水調松煙。
摩挲自謂石可田,石鄉可游吾老焉。
迅雷傾澍雨,溪吼漲驚濤。
水鳥浮天闊,游鱗倚浪高。
順流歌棹易,截葦溯舟勞。
無限觀瀾意,浮云與逝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