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巨山著作使閩分韻得我字
道山仙者居,是中乃置我。
白前英俊前,糠粃出揚簸。
同寮事闊略,未忍棄衰惰。
日聞所不聞,更欲學其可。
張侯廊廟器,文字粲藻火。
一班見余論,已足踐青瑣。
欣然取使節,去我何其果。
無乃萬斛舟,未授濟川柁。
相攜湖上別,酒盡重城鎖。
分離情已重,去住計誰左。
從來洞庭野,乘雁不加伙。
何日西江潮,送我東歸舸。
道山仙者居,是中乃置我。
白前英俊前,糠粃出揚簸。
同寮事闊略,未忍棄衰惰。
日聞所不聞,更欲學其可。
張侯廊廟器,文字粲藻火。
一班見余論,已足踐青瑣。
欣然取使節,去我何其果。
無乃萬斛舟,未授濟川柁。
相攜湖上別,酒盡重城鎖。
分離情已重,去住計誰左。
從來洞庭野,乘雁不加伙。
何日西江潮,送我東歸舸。
道山是仙人居住之地,而我就置身其中。在眾多英才面前,我如糠粃般被揚簸篩選。同僚們行事豁達,不忍嫌棄我衰老怠惰。每天聽聞未曾聽過之事,更想學習那些可行之道。張侯是有宰相之才的人,文字光彩照人如藻火般絢爛。僅聽其一斑言論,就足以有資格進入朝廷中樞。他欣然接受出使的使命,離開我如此果決。難道他像萬斛大船,還未被授予濟川的船舵嗎?我們攜手在湖邊告別,酒喝完時城門已鎖。分離之情已十分深重,去留之策誰更妥當呢?向來洞庭野外,大雁并不多。何時西江的潮水,能送我東歸的船呢?
道山:指朝廷藏書的館閣。
糠粃:谷皮和癟谷,比喻無價值的東西。
闊略:豁達、不拘小節。
廊廟器:指有宰相之才的人。
藻火:古代官員禮服上的圖案,這里形容文字光彩。
青瑣:指宮門,借指朝廷中樞。
萬斛舟:容量極大的船。
濟川柁:渡水的船舵,比喻治理國家的才能。
乘雁:大雁。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可知,當時詩人在朝廷任職,張巨山被派遣出使福建。詩人與張巨山是同僚,兩人關系較好,在送別張巨山時寫下此詩,既表達對友人的贊賞和不舍,也流露出自身的心境和期盼。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張巨山出使福建。突出特點是情感豐富,既有對友人才能的肯定,又有離別之愁和自身的感慨。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展現了宋代送別詩的一種風格,以質樸語言表達真摯情感。
窮花常閉戶,秋城聞搗衣。
樹回早秋色,川長遲落暉。
十年種田濱五湖,十年遭澇盡為蕪。
頻年井稅常不足,而我守道不遷業,誰能肯敢效此事。
紫微侍郎白虎殿,會應憐爾居素約,可即長年守貧賤。
長干斜路北,近浦是兒家。有意來相訪,明朝出浣紗。
發向橫塘口,船開值急流。知郎舊時意,且請攏船頭。
昨暝逗南陵,風聲波浪阻。入浦不逢人,歸家誰信汝。
未曉已成妝,乘潮去茫茫。因從京口渡,使報邵陵王。
始下芙蓉樓,言發瑯琊岸。急為打船開,惡許傍人見。
晨登翅頭山,山曛黃霧起。
卻瞻迷向背,直下失城市。
暾日銜東郊,朝光生邑里。
掃除諸煙氛,照出眾樓雉。
青為洞庭山,白是太湖水。
蒼茫遠郊樹,倏忽不相似。
萬象以區別,森然共盈幾。
坐令開心胸,漸覺落塵滓。
北巖千余仞,結廬誰家子。
愿陪中峰游,朝暮白云里。
整巾千嶂聳,曳履百泉鳴。
曉幕紅襟燕,春城白項烏。
只來梁上語,不向府中趨。
城頭坎坎鼓聲曙,滿庭新種櫻桃樹。
桃花昨夜撩亂開,酒后留君待明月,還將明月送君回。
寂歷遠山意,微冥半空碧。
綠蘿無冬春,彩云竟朝夕。
張子海內奇,久為巖中客。
圣君當夢想,安得老松石。
大河東北望桃林,
雜樹冥冥結翠陰。
不知君作神仙尉,
特訝行來云霧深。
湖岸纜初解,鶯啼別離處。
遙見舟中人,時時一回顧。
坐悲芳歲晚,花落青軒樹。
春夢隨我心,悠揚逐君去。
名都標佛剎,梵構臨河干。
舉目上方峻,森森青翠攢。
步登諸劫盡,忽造浮云端。
當暑敞扃闥,卻嫌??绤寒。
禪房最高頂,靜者殊閑安。
疏雨向空城,數峰簾外盤。
午鐘振衣坐,招我同一餐。
真味雜飴露,眾香唯茝蘭。
晚來恣偃俯,茶果仍留歡。
西別秦關近,東行陜服長。
川原余讓畔,歌吹憶遺棠。
河水流城下,山云起路傍。
更憐棲泊處,池館繞林篁。
閨婦持刀坐,自憐裁剪新。
葉催情綴色,花寄手成春。
帖燕留妝戶,黏雞待餉人。
擎來問夫婿,何處不如真。
圣哲承休運,伊夔列上臺。
覃恩丹徼遠,入貢素翚來。
北闕欣初見,南枝顧未回。
斂容殘雪凈,矯翼片云開。
馴擾將無懼,翻飛幸不猜。
甘從上林里,飲啄自徘徊。
桂楫中流望,空波兩畔明。
林開揚子驛,山出潤州城。
海盡邊陰靜,江寒朔吹生。
更聞風葉下,淅瀝度秋聲。
大道連國門,東西種楊柳。
葳蕤君不見,裊娜垂來久。
緣枝棲暝禽,雄去雌獨吟。
余花怨春盡,微月起秋陰。
坐望窗中蝶,起攀枝上葉。
好風吹長條,婀娜何如妾。
妾見柳園新,高樓四五春。
莫吹胡塞曲,愁殺隴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