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歲在白沙見江上往來祀神者殺豬羊鵝鴨日夕相屬也有感于心后至濟陰因成長韻當托白沙故人投之廟前庶幾神少知自戒乎
今日殺一羊,明日殺一豬。
問神何所樂,而必為此歟。
羊死噤無聲,豬死足號呼。
傷哉鴨與鵝,閉目頸已朱。
問神此何負,神亦何所取。
吾知斯民愚,非是神所許。
江船一帆風,江田一犁雨。
民或謝神勞,尚使相告語。
但采澗溪毛,足以薦筐筥。
何須汚刀幾,而后羞鼎爼。
于物固無怨,于神亦無苦。
更令嗚嗚歌,時送坎坎鼓。
今日殺一羊,明日殺一豬。
問神何所樂,而必為此歟。
羊死噤無聲,豬死足號呼。
傷哉鴨與鵝,閉目頸已朱。
問神此何負,神亦何所取。
吾知斯民愚,非是神所許。
江船一帆風,江田一犁雨。
民或謝神勞,尚使相告語。
但采澗溪毛,足以薦筐筥。
何須汚刀幾,而后羞鼎爼。
于物固無怨,于神亦無苦。
更令嗚嗚歌,時送坎坎鼓。
今天殺一只羊,明天殺一頭豬。請問神靈有什么樂趣,一定要這樣做呢?羊死時閉口無聲,豬死時腳蹄號叫。可憐的鴨和鵝,閉上眼睛脖子已被砍得血紅。請問神靈這些牲畜有何辜負,神靈又能得到什么?我知道這是百姓愚昧,并非神靈所允許。江上船兒順風行駛,江邊田地有犁耕雨潤。百姓若要感謝神靈辛勞,應當互相告知。只需采摘山澗溪旁的野菜,就足夠放在竹筐中獻祭。何必弄臟刀案,然后將血肉陳列在祭器里?對牲畜本來沒有怨恨,對神靈也沒有困擾。再讓人們嗚嗚唱著歌,時時敲起坎坎的鼓聲。
噤:閉口不發聲。
朱:紅色,此處指脖頸被砍出血的顏色。
筐筥(jǔ):竹制的盛物器具,方為筐,圓為筥。
鼎爼(zǔ):古代祭祀用的鼎(煮肉器)和俎(切肉案),代指祭器。
坎坎:形容鼓聲。
詩人早年在白沙(今江西南昌一帶)見江邊祭祀者每日殺豬羊鵝鴨,深感這種濫殺牲畜的祭祀陋習不合理,后至濟陰(今山東定陶)時將感慨寫成此詩,希望托白沙友人將詩投于廟前,勸誡神靈勿助長此風。
全詩批判民間祭祀濫殺牲畜的陋習,指出此非神靈本意而是民眾愚昧,建議以采野菜、奏樂歌等簡樸方式表達敬意,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與對民生習俗的人文關懷。
甜似黃連微帶澀,苦如甘草略含辛。 一回點過一回別,只恐難瞞無舌人。
人愛名與利,我愛水與山。 人樂紛而競,我樂靜而閑。 所以西巖地,千古無人看。 雖看亦不愛,雖賞亦不歡。 欣然會予心,卜筑于其間。 有石極峭屼,有泉極清寒。 流觴與祓禊,終日堪盤桓。 此樂為我設,信哉居之安。
覆水難收滿竺峰,如何臨死更摩胸。 說無說有成生滅,并付春風一夢中。
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慚傀在燈前。 夢中失哭兒呼我,天末招魂鳥降筵。 好友多從忠節傳,人情不盡絕交篇。 于今屈指幾回死,未死猶然被病眠。
此地那堪再度年, 此身慚愧在燈前。 夢中失哭兒呼我, 天末招魂鳥降筵。 好友多從忠節傳, 人情不盡絕交篇。 于今屈指幾回死, 未死猶然被病眠。
弁陽片石出塘棲,馀墨猶然積水湄。 一半已書亡宋事,更留一半寫今時。
剩水殘山字句饒,剡源仁近共推敲。 硯中斑駁遺民淚,井底千年恨未銷。
離思滿春江,當時事、爭忍不思量。記芳徑月斜,憑肩私語,蘭舟風軟,攜手尋芳。回首處,青山遮望眼,綠柳系柔腸。云落雨零,燕愁鶯恨,寶釵留股,鸞鏡分光。天涯飄零客,情緣向何處,最是難忘。猶剩滿襟清淚,半臂余香。□心似雨花,一枝寂寞,夢隨風絮,萬里悠揚。誰信覺來依舊,煙水茫茫。
千門夜色霏香霧。又春滿、朝天路。回首舊游誰與語。金波影里,水晶簾下,總是關心處。征衫著破愁成縷。留滯京塵甚時去。旅館蕭條情最苦。燈無人點,酒無人舉。睡也無人覷。
王謝高門江鮑才,東游何用更裴回。 弦歌好就吳鄉拜,簪組初從魏闕來。 清酒一尊攜瀲滟,舊詩千首貯瓊瑰。 健颿輕櫂須行樂,莫效當時庾信哀。
道直心無愧,師嚴貌有威。 上方虛席待,公忽掛冠歸。 王室懷元老,天星掩少微。 簪紳競相吊,奚獨我心悲。
霅溪灣里釣魚翁,舴艋為家西復東。 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嘆窮。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莼羹亦共餐。 楓葉落,荻花干,醉宿漁舟不覺寒。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 釣車子,橛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 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