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范四弟十弟
俗事紛紛如亂麻,
又扶衰病轉天涯。
文章老矣思吾弟,
頭角嶄然勝外家。
異味幾回占食指,
遠書終夕望燈花。
何時更住城南寺,
共聽春池兩部蛙。
俗事紛紛如亂麻,
又扶衰病轉天涯。
文章老矣思吾弟,
頭角嶄然勝外家。
異味幾回占食指,
遠書終夕望燈花。
何時更住城南寺,
共聽春池兩部蛙。
瑣碎的俗事紛紛擾擾如亂麻糾纏,又拖著衰弱的病體輾轉漂泊在天涯。年紀漸老文思衰退更思念弟弟,你才華出眾遠超外家的長輩。幾次品嘗美味時便盼你歸來,整夜望著燈花等待遠方的書信。何時能再同住城南寺院,一起聆聽春池里如鼓樂般的蛙鳴。
頭角嶄然:形容才華顯露,出眾不凡。
外家:指母親的娘家,此處代指家族長輩。
異味:美味的食物。
占食指:古人認為食指跳動是有口福或親友將至的預兆。
燈花:燈芯燃燒時結成的花形余燼,古人視為吉兆,預示喜訊。
兩部蛙:典出《南史·孔稚珪傳》,指蛙鳴如兩部鼓吹(鼓樂),此處形容春池蛙聲熱鬧。
此詩或作于詩人晚年漂泊之際。時俗事纏身、體弱多病,更念及手足親情。范四弟、十弟才華出眾,詩人雖遠隔天涯,仍通過日常細節(如盼食、望燈)傳遞思念,暗含對平靜相聚生活的向往。
全詩以俗事、衰病起興,由己及弟,既贊其才,又訴思念,末句以“共聽蛙鳴”的溫馨場景收束,凸顯親情珍貴。語言平實卻情真意切,是古代家書類詩歌的典型之作。
鬼伯歌朝露,歸魂掩夜泉。
起家詩禮盛,折桂弟兄賢。
箭落雙雕日,君當化鶴年。
阿鴻今已貴,飛去欲摩天。
零落衣冠污塵土,戴盆望天那得睹。
青黃不著爨下焚,糟粕空傳紙上語。
判花視草跡已陳,十年閉口不論文。
君詩藹藹春云似,來吊湘江九死魂。
憶昔相逢子少年,詩書從我日磨研。
平生極力欲推挽,世事驚人忽變遷。
未辯噓枯送天上,忍收遺骨葬江邊。
雙親白髪終身恨,不見青衫落眼前。
花落不容惜,猶殘葉底春。
稀紅閃余映,亂綠鬬尖新。
飛絮高度竹,游絲遠趁人。
窺簾聞好語,雙鵲喜津津。
為山在進簣,學海自盈科。但見拳石小,才容一葦過。
骎骎拔地起,千丈青坡陀。漫漫拍天流,萬頃翠錯磨。
勉齋何為者,直意慕山河。高視俯遺垤,孤清鎮頹波。
巨植蟠杞梓,修麟窘蛟鼉。誰能探高深,潛珍有隨和。
雨苔荒逕石,風葉擁門衡。
破甑渠能顧,虛舟任自橫。
燭殘無共影,谷應有同聲。
試問門前轍,多應是友生。
群休眩鹿馬,獨覺辨澠淄。蟲鳥豈知道,斷尾畏為犧。
草木詎有靈,衛足不如葵。智嚢樗里子,癡絕顧愷之。
成壞系所遭,何必陋昨非。儀曹天下士,失身蹈危機。
一斥臥江海,南冠系湘累。不思蛇起陸,便作鳥擇棲。
匿智以為愚,更欲名其溪。溪山清可厲,溪上碧相圍。
石底行翠虬,煙中抹修眉。一朝纊息定,白日斷履綦。
叢祠翳篁竹,秋風生網絲。凜凜望千載,避世真吾師。
故物不可尋,山川尚華滋。永懷西州動,興言北山移。
欣然解其會,了了不復疑。獨醒亦何事,誓將??糟醨。
舉酒酹一觴,宛宛度兩旗。蕉黃配丹荔,歌此迎神詩。
朝天來詣觚棱闕,傍海歸尋瀑布峰。
才大不慚師號美,道高翻訝帝恩重。
問程行冒江村雨,寄宿吟聽水寺鐘。
到日依依賞清景,石橋云月滿杉松。
何人手執造化關,投此虹蜺跨兩間。
烏鵲填成天上路,鬼神鞭出海中山。
飄飄尻駕凌空舉,側身下瞰千峰雨。
河漢洶洶聲西流,風雹相躔齊萬弩。
始信通天有一門,便欲晞髪扶桑根。
乘槎忽逢支機石,拄杖直到洗頭盆。
賞俊夸雄兩奇絕,邂逅一聲如電掣。
冥冥滄海會揚塵,大字磨崖書歲月。
二江戎馬后,宜春獨稱雄。
重垣抱金柅,巨塹疏玉虹。
使君師齊相,佳處在酒中。
百觚倒春醸,洗盡瘡痍空。
西齋置一榻,時有客子從。
我來屬無事,新脫楚市舂。
伴值呼浩然,驚座得孟公。
欹眠看衙集,鼉鼓鳴逢逢。
系馬門前柳,投鞭息吾駕。青林合扶疏,木杪抗風榭。
沈郎天骨清,眾垤立嵩華。閉閣臥讀書,一榻過僧夏。
尤工五字律,句法窺鮑謝。無窮真炙輠,有味乃食蔗。
我老復何為,齒髪日夜化。寅緣葦間見,拊髀起一咤。
懸知擲地響,自欲補天罅。坐令長安楮,頓起千金價。
亂后煎百慮,老去無一欣。
故人尺書至,好語中夜聞。
坐久百蟲絕,開簾月紛紛。
長歌又一醉,酒醒擊空尊。
殘雪溶溶水披凍,山空翠濕衣巾重。
東家西家酒初熟,南枝北枝春欲動。
班坐偶隨鷗鷺集,意行適與牛羊共。
直將萬事付狙公,莫浪歡喜蹋破甕。
華胄東京舊,青樓大道邊。
渡江離險阻,舉族得安全。
追賞榮身后,褒封及眼前。
清魂在蓬島,仿佛綴群仙。
風波涌地千漚發,創痏鉆皮百箭攻。
藥裹關心防二豎,謗書盈篋忤三蟲。
剖瓜女隸方求巧,結柳奴星也送窮。
笑我平生持蟹手,未應咄咄左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