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趙祖文陳夢授
嶺海畏深入,江湖成遠游。
猶懷不活怖,少為故人留。
苦乏瓊琚報,虛蒙札翰投。
因來問消息,不必計沈浮。
嶺海畏深入,江湖成遠游。
猶懷不活怖,少為故人留。
苦乏瓊琚報,虛蒙札翰投。
因來問消息,不必計沈浮。
嶺南南海之地令人畏懼不敢深入,漂泊江湖竟成了漫長的遠游。仍心懷無法存活的恐懼,很少能為故人停留。苦于沒有珍貴的瓊琚回報,空受您的書信投寄。因您來詢問我的消息,不必計較人生的沉浮得失。
嶺海:嶺南與南海,泛指南方偏遠地區。
瓊琚(qióng jū):美玉,《詩經·衛風·木瓜》有“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此處代指珍貴的回贈。
札翰(zhá hàn):書信。
沈浮:同“沉浮”,比喻人生的起伏得失。
推測此詩為作者漂泊南方時所作。友人趙祖文、陳夢授寄信問候,作者回信傾訴遠游的艱辛與對生存的憂慮,同時回應友人關懷,表達不必掛懷自身沉浮的豁達。
此詩是對友人書信的回應,以樸素語言敘寫漂泊之苦與對友人的感激,末句“不必計沈浮”升華主題,展現雖處困境仍坦然自適的人生態度,體現友情的溫暖與詩人的豁達。
一片兩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
飛入梅花都不見。
宜晴宜雨好時光,
草粿糖漿制備忙。
招得東鄰諸姊妹,
踏青齊拜五妃娘。
晴軒足清趣,
閑與鶴開籠。
寄語北山侶,
無驚蕙帳空。
須知絕藝好娛賓,
能使知音作伯倫。
累月應將笞樂籍,
恐公重作獨醒人。
驚濤急浪打城頭,
獨上河關百尺樓。
遠樹不遮千里目,
青崖白嶺古涼州。
當知貽厥起寒儒,鑿硯為田得食租。
畢世儉勤嘗薤韭,千秋俎豆盼枌榆。
刊碑父老談名姓,遺矱兒孫謹步趨。
猶記彌留清白語,傳家即此是良圖。
西堂舊作春池夢,南國今逢小滿天。重四巧排黃閣印,百分宜泛紫金船。
夜聞素月初生桂,曉看丹枝已屬賢。萬種春紅都斂避,一庭槐日翠陰圓。
繭絲成綍夏初新,柳色如袍尚帶春。已見出墻添筍稚,即看調鼎長梅人。
書隨雁序升秋漢,研拂龍旗對晚宸。勉為家門成勝事,六枝仙桂一株椿。
公暇陪歡宴,朱樓枕洞庭。
兩三明月伴,多是老人星。
朗朗踏歌去,微微酒半醒。
漫將千古瑟,彈與子期聽。
巖桂飄香,井梧凋葉。
活祖師機,重重漏泄。
見得分明眼似眉,道得完全舌如結。
諸人要知親切句么,蒲團三月冷如冰,今朝穩坐,靜聽渠分說。
前路風忽忽,征車寂不發。
一出故鄉來,回頭望城闕。
不見鄉中人,但見鄉中月。
花開春已晚,月明人已遠。
愁心如車輪,長行去不返。
歡情如月輪,圓時再不滿。
古人不可期,今人當奈何。
對酒乍相忘,援琴發清歌。
適意方在茲,憂患徒相如。
憤世而忘己,吾生亦有涯。
商山采芝人,跡邇心自遐。
四郊雞犬是秦余,淳樸還推水竹居。
地僻肯從游子借,徑荒先命野人鋤。
瓶封菊蕊冬藏酒,饌入溪頭早市魚。
天半逢君能愛客,不妨高枕當吾廬。
清水半山別洞天,
太湖浩淼入云天。
崎嶇頂上三茅寺,
九曲門前掛一鞭。
頭昏項緊有何奇,
腿腳花班黑肚皮。
翅上更有膏藥積,
只好將來去喂雞。
懸巖小閣碧梧桐,似有人聲在半空。
百叩銅環渾不應,松花滿地午蔭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