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三首 其二
磨刀向豬羊,渠有千種苦。
廚人盡心力,博汝一笑許。
此道在忠恕,觀彼更觀汝。
圣人雖未言,寧可自莽鹵。
磨刀向豬羊,渠有千種苦。
廚人盡心力,博汝一笑許。
此道在忠恕,觀彼更觀汝。
圣人雖未言,寧可自莽鹵。
拿著刀對著豬羊,它們有千萬種痛苦。廚師盡心盡力烹飪,只為博得你一笑認可。這種道理在于忠恕之道,看看它們再看看你自己。圣人雖然沒有明說,自己又怎能夠魯莽草率行事。
渠:代詞,指豬羊。
博:博得。
忠恕:儒家的道德規范,忠,謂盡心為人;恕,謂推己及人。
莽鹵:即魯莽,輕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日常飲食或看到宰殺動物場景時,有感于生命的苦難,結合儒家忠恕思想而創作,反映出當時社會人們對生命倫理等問題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倡導忠恕之道,提醒人們尊重生命。其突出特點是從日常生活場景入手,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經典大作,但體現了詩人對道德倫理的關注和思考。
燕山悵望雁南飛
客舍頻年憶令暉
別久祇驚時節換
路長定訝信音稀
大羅有夢身空到
上藥無成計屢非
何日故園同剪燭
七絲湘水夜深揮
堂堂忠定家,
三世蘭為祥。
父子繼科第,
菲菲姓名香。
雙英今復然,
階庭煜生光。
愿言紉佩之,
百世當流芳。
魯國筆端昭日月,
次山書法得春秋。
畫鹢鳴晨鼓,荒堤起曙鉦。
推窗看月臥,掛席破煙行。
村遠連沙白,林昏接水平。
翛然心意靜,真覺萬緣輕。
形閃爍,影低微。
一日秋風一日稀。
莫笑前生真草草,
今生還避太陽飛。
仙湖街口月徘徊,暫醉蘭陵酒百杯。橫海勛名何足異,羅浮山色帳前來。
一軍暫出尉佗城,曉日東江組練明。天子只今方北顧,炎州瘴癘付君清。
暇日轅門鼓角休,銀鞍白馬獵高秋。怪來少婦誇夫婿,千騎東方居上頭。
林園拜賜仰皇情,愧我年衰列上卿。
廿載風花看幾度,三春桃李喜重生。
山連蓬島峰還翠,池接昆湖水更清。
縱有詩篇忙里得,那如把酒韻同賡。
臨湘好,獅嶺峭摩空。未許蛟龍揚海水,好招鸞鶴下天風。仙語碧云中。
臨湘好,春水泛時魚。比戶農忙看馌畝,養鵝人去尚名湖。斜日澹菰浦。
臨湘好,雙埠傍梨江。紅日浴波銜殿宇,青山飛影過船窗。漁笛譜新腔。
臨湘好,孤艇浪三篙。虹臥影橫茆港月,鴉林跡著柳家橋。嘉話說前朝。
臨湘好,石筍插天南。代育奇英銘在璽,春回野草碧如藍。勝絕白衣庵。
臨湘好,夾岸蔚成村。錦浪一江迎客棹,朱霞萬樹寫春痕。疑是武陵源。
臨湘好,書院倚東崗。千載流風懷往哲,四時奇卉吐幽芳。殘碣冷斜陽。
臨湘好,古剎白云封。度世佛超無量劫,肇基人憶尉遲公。隱隱聽疏鐘。
百尺樓高切太微,中藏萬軸盡珠璣。
自天題處龍章濕,奕世傳來寶帙輝。
影繞漢州波作練,光搖星斗玉為扉。
于今競說陳荀里,不數城南傍帝畿。
窮冬風雪后。遍萬戶千門,好春來又。歲華換卻情天話,暢飲屠蘇時候。纖塵不涴,早霽色、窗明清晝。歡事認、一紙盟書,三年未離懷袖。
東風自此無閑,看染柳熏桃,向來稀有。素心未負。前夕與、燕彩蠟花相守。河山錦繡。倘賦得椒花千首。憑聽取、兒女青紅,笙簫競奏。
灣京舊霸統,氣象比巴黎。
宮館皆嚴麗,林涂盡廣齊。
柏靈嗟幼稚,倫敦狹模規。
感慨邯鄲市,今朝落泰西。
變態難窮,炫游人、碧翁能造炎雪。況值悲涼節候,壯懷宜發。篋里楓天似鏡,嘆一線、圖書遙絕。金鞭亸、紫陌輕裘,少年多恨無骨。
唾壺聲殘且歇。論高陽栗里,英氣無別。厝火乾坤,舊是痛哭中物。招向家山隱處,赤腳踏、層冰無襪。遨游快、擺落纖塵,珊瑚枝上撐月。
拂我眉頭。無處重尋庾信愁。山云彌漫。夾道旌旗聯復斷。萬事茫茫。分付澄波與爛腸。巫山古縣。老杜淹留情始見。
撥悶題詩。千古神交世不知。云陽臺下。更值清明風雨夜。知道愁辛。果是當時作賦人。蒼崖萬仞。下有奔雷千百陣。自古危哉。誰遣西園漝么來。
猿啼云杪。破夢一聲巫峽曉??鄦境钌?。不是西園作么平。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今夜云開。須道姮娥得得來。
不知云外。還有清光同此會。笛在層樓。聲徹摩圍頂上頭。中秋無雨。醉送月銜西嶺去。笑口須開。幾度中秋見月來。
前年江外。兒女傳杯兄弟會。此夜登樓。小謝清吟慰白頭。濃云驟雨。巫峽有情來又去。今夜天開。不與姮娥作伴來。
清光無外。白發老人心自會。何處歌樓。貪看冰輪不轉頭。舉頭無語。家在月明生處住。擬上摩圍。最上峰頭試望之。
偏憐絡秀。苦淡同甘誰更有。想見牽衣。月到愁邊總不知。
望月犀角明,
涵星蚌胎聚。
斯石臥龍枕,
宜有蜿蜒具。
龍頭君家舊,
有子踵高步。
層云觸石出,
四海望甘霔。
春山是處籜龍新,
不似清涼綠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