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飲
斜日明官柳,飛紅綴客衣。
隔林鶯對語,掠水燕爭飛。
野飲聊排悶,羈懷得解圍。
言歸歸未可,今昨兩俱非。
斜日明官柳,飛紅綴客衣。
隔林鶯對語,掠水燕爭飛。
野飲聊排悶,羈懷得解圍。
言歸歸未可,今昨兩俱非。
西斜的太陽照著官道旁的柳樹,落花飄飛點綴著游人的衣裳。隔著樹林黃鶯相對啼鳴,掠過水面燕子競相飛翔。野外宴飲暫且排解煩悶,客居的愁懷得以緩解。說要回去卻無法回去,如今和往昔都已不是當初的模樣。
飛紅:飄落的花瓣。
羈懷:客居他鄉的情懷。
言歸:說回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羈懷”可推測詩人處于客居他鄉的狀態,可能因仕途不順、漂泊在外等原因,內心煩悶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客居愁懷。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自然之景寫內心之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體現了詩人借景抒情的創作手法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雁山深又僻,無數石巖奇。
皆是僧分住,最先誰得知。
逐時多異景,前輩少題詩。
南渡名方著,唐人不到茲。
暑館風沈睡眼醒,
荔枝新熟暗香生。
玉纖為剝紅綃顆,
甘露初凝濕水晶。
古木森蒼崖,飛云掛石屋。
南風三日程,吹送湘水曲。
諸山若屏障,秀色疑可掬。
時維暮春初,晴暉散平陸。
蘅蕪雜蓀荃,細碎紛眾綠。
山花如有情,時炫游子目。
遙看白鳥下,徑就陂塘浴。
凈極不容唾,況敢濯我足。
當年子屈子,行吟想芳躅。
至今湘水流,不共江河濁。
海洋爾何山,靈源此中蓄。
何當訪幽勝,一就峰頂宿。
昔嶺寒風落照殷,英魂千古炳人間。
屯糧績著三軍幕,陷陣軀捐一劍镮。
死尚握拳如卞壸,生能噀血亦常山。
不徒循吏稱遺愛,父老西川淚共潸。
董公平昔甚縱橫,
晚歲藏金欲避兵。
當日英雄智相似,
燕南趙北亦為京。
牛衣從不泣王章,
世味無如道味長。
大好家聲書畫舫,
惟攜端硯壽兒郎。
小小庵兒小小窗,
小小房兒小小床。
出入小童并小行,
小心伏事小西堂。
捭閤縱橫說異同,那堪一國實三公。
十年豹變藏妖霧,萬里鵬摶待好風。
功首罪魁今已定,圣人大盜本相通。
白魚朱鳥荒唐事,莫再吹來劫火紅。
朝來鵲噪。噪得儂煩惱。且把離情吟草草,一幅花箋殘稿。
無聊獨倚闌干。思思想想心酸。嘗盡世間愁味,幾時淚眼才乾。
昌江直下水能平,
卻愛瀧流激激聲。
頻歲水災何自拯,
政由疏鑿欠流行。
年年病里度秋風,雙鬢蕭蕭對轉蓬。今日鄰家聞玉笛,不堪吹入思悲翁。
西北浮云白日微,蕭蕭木葉傍人飛。那知十載窮途淚,并向秋風濕我衣。
西風玉樹一枝殘,猶自蕭蕭月影寒。白發只堪供伏枕,那教雙淚更漫漫。
憶昔玉山與誠堂,群木聳秀四季芳。窗前古梅弄疏影,簾外叢竹生幽涼。
編籬一桁遮幾曲,林花草卉紛丹綠。重慈忽殞北堂萱,驚心歲月風馳促。
羈人轉瞬十六年,別歸時憶草堂前。值今五月筍爭發,低筱透楹高出檐。
誰期咫尺成今古,遠聞芳徑為荒圃。蘭陵三載憶初地,枉逢佳節思南武。
水閣黃梅接雨風,潺湲聲雜櫓聲中。恰才僑寓謀安席,那更移家再掛篷。
我生孩小捐鄉宅,早隨親任勞行役。故園歸后僅三秋,如何又去家為客。
去馬來車聲已闌,雪云低壓暮檐寒。地爐山蘗燒初熟,軟語聊為世外歡。
碧瓦爐焚裊裊香,紅柑紫栗更分嘗。從來樂事人間少,不惜歸途夜漏長。
多病山人能放曠,忘緣居士解逍遙。蒲團疊足清相向,誰道云林勝市朝。
綠楊移傍小亭栽,
便擁秾煙撥不開。
誰把金刀為刪掠,
放教明月入窗來。
近峰如黛接平沙,蔀屋翛然道者家。
萬頃雪波魚散子,半簾山雨鳥銜花。
金燈夜照胡僧錫,銀漢初回漢使槎。
自古清江幽勝地,會分禪室課楞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