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院花
欲悟色空為佛事,
故栽芳樹在僧家。
細看便是華嚴偈,
方便風開智慧花。
想要領悟色空之理來踐行佛事,所以在僧院里栽種芬芳的樹木。仔細觀賞這些花,它們就如同華嚴經中的偈語,借助風的便利,綻放出智慧之花。
色空:佛教用語,指事物的現象和本質,色為現象,空為本質。
佛事:與佛教相關的事情、活動。
華嚴偈:《華嚴經》中的偈語,偈是佛經中的唱詞。
方便:佛教語,指以靈活方式因人施教,使領悟佛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詩人身處僧院,在感悟佛法的過程中,看到僧院里的芳樹,從而觸發靈感創作此詩,當時心境應是寧靜且對佛法有所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借僧院中的芳樹闡述佛法道理,特點是將自然與佛理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佛法的思考和以詩表意的創作風格。
月隱江天樹,風吹海國云。
斷霞成散綺,歸雁帶斜曛。
楓落千山瘦,潮平兩岸痕。
氤氳香滿座,雅愛爇思聞。
微雨初停蕭寺車,
高軒乘興過誰家。
東風連日顛狂甚,
未到清明已落花。
髫年伉儷轉堪哀,就義從容到夜臺。
綠鬢乾坤馀片石,丹心今古獨飛灰。
旌書帝里龍光近,芳譽人間鳳藻回。
此日翟公門下客,相憐不為世情來。
病眼遙天認不真。一雙雙影未全分。空花搖曳亂春云。
香篆欲消拖蔂尾,平波初皺起魚鱗。烏絲闌染素箋紋。
憶昔摳衣造竹齋,竹聲琴韻兩相諧。
重來琴鎖紅塵滿,寒雨蕭蕭滴蘚苔。
無奈斯文墜不興,煢煢吾黨又凋零。
白云寒鎖洪崖頂,一度翹瞻一愴情。
秋后從來數晚菘,
自鋤稀甲幾多叢。
莫辭榾榾頻攜甕,
準擬清饞玉糝翁。
玉人風韻。洗鉛華都盡。曹溪滴水羅浮近。看巡檐索笑,折取一枝枝,白雪輕攜,紅英微襯。
嶺頭香滿,澗邊月印。偏隔斷、江南春信。只無根零落,更素影凄涼,爭似我、天涯幽恨。
終古高云簇此城,
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
山入潼關解不平。
君幸無疑,君不見、月來長學。共野老、田間薙草,屋邊織箔。赤足踏泥殊滑膩,衰顏向日何薰灼。笑居然、黧黑類村農,爭相謔。
案有卷,都高擱。尊有酒,時斟酌。任閒吟閒寫,寫成釵腳。兩首長歌前輩句,八聲短調村夫作。每醉中、高唱與田家,田家樂。
春滿高齊雪未闌,蕭然一榻此中安。吳鉤拂拭分朝霽,鄴架抽翻映夜寒。人是瑤林呈積素,詩成玉澗涌飛湍。漫因郢曲憐孤調,并奏于今有二難。
春雪霏霏覆畫闌,美人幽況足相安。文章堪與春爭麗,氣韻原同雪并寒。太液池邊浮瑞靄,峨眉山半落清湍。馮君收入空齋里,愧我留題得句難。
幼讀葩經第一章,河洲起化義能詳。相攸如我誠苛刻,誤汝愆期已久長。
看到夭桃花絢爛,料來秾李品端莊。雍雍鳴雁行親迎,六禮完成好肅妝。
敬戒毋違母命之,阿翁庭訓寓新詩。堂前萱草憂宜解,衣里蘆花冷要知。
內則一篇常誦習,大家七誡莫忘遺。百年好合從今始,不比深閨作女時。
乍可頻看短劍,渠肯高張長檠。
已與鷗盟浩蕩,都忘鵠立通明。
今佛放光明,
助發實相義。
希有諸比丘,
是中難比況。
賜得龍田不種花,
自攜瑤水灌煙霞。
誰將玉樹雙枝換,
只得春前一寸芽。
夢奠微言托兩楹,
穹碑崇殿禮難明。
眼憐吾道終成裂,
庭燎趨蹌記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