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栗
風霜開栗皺,孕此頳虬卵。嘉哉古所贄,饤饾入籩匴。
累累紫腰菱,爛爛火蠶繭。甘腴能療病,炎帝所編纂。
幽人夜讀書,坐對銅檠短。颼颼石鼎沸,焰焰地爐暖。
式將瓦甑炊,剖殼黃玉軟。乘饑進五六,腹已果然滿。
吾嘗位將相,日食萬錢饌?;纳洁⒂罄酰詣偬倥L。
乃知一飽余,萬品徒過眼。聊持薦杯酒,不假玻瓈盌。
憂慨不成眠,夜寒空展轉。
風霜開栗皺,孕此頳虬卵。嘉哉古所贄,饤饾入籩匴。
累累紫腰菱,爛爛火蠶繭。甘腴能療病,炎帝所編纂。
幽人夜讀書,坐對銅檠短。颼颼石鼎沸,焰焰地爐暖。
式將瓦甑炊,剖殼黃玉軟。乘饑進五六,腹已果然滿。
吾嘗位將相,日食萬錢饌?;纳洁⒂罄酰詣偬倥L。
乃知一飽余,萬品徒過眼。聊持薦杯酒,不假玻瓈盌。
憂慨不成眠,夜寒空展轉。
風霜使栗子外殼綻開褶皺,孕育出這紅色彎曲如虬龍般的栗子。它是古時美好的禮物,可盛在禮器中。那一串串的栗子像紫腰菱,又像明亮的火蠶繭。它味道甘美還能治病,是炎帝在醫書中記載過的。隱士夜晚讀書,對著短小的銅燈架。石鼎中熱水呼呼作響,地爐火焰熊熊溫暖。用瓦甑來蒸煮栗子,剝開殼后里面的果肉像黃玉一樣柔軟。饑餓時吃上五六個,肚子就飽了。我曾經官至將相,每天吃著價值萬錢的食物。如今在荒山吃芋頭和栗子,感覺比太官做的肉還好吃。才知道吃飽之后,其他眾多美食不過是過眼云煙。姑且拿它來下酒,不用玻璃碗裝。心中感慨憂愁難以入眠,寒夜中只能輾轉反側。
頳虬卵:紅色彎曲如虬龍般的栗子。
贄:古時初次拜見尊長時所送的禮物。
饤饾:將食品堆疊在盤中,擺設整齊。
籩匴:古代祭祀和宴會時盛果脯的竹器。
銅檠:銅制的燈架。
太官臠:太官所做的肉。太官,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員。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經歷過仕途起伏,在某個時期處于相對平淡甚至清苦的生活環境中,由此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簡樸生活的感悟,認為吃飽即滿足,奢華只是過眼云煙。其特點是通過生活場景描寫和對比手法抒發情感,語言質樸。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思考。
云里溪橋獨樹春,客來驚起曉妝勻。 試從意外看風味,方信留侯似婦人。
屈宋英聲今止已,江山繼嗣多才子。作者于今盡相似, 聚宴王家其樂矣。共賦新詩發宮徵,書于屋壁彰厥美。
一泓清可沁詩脾,冷暖年來只自知。 流出西湖載歌舞,回頭不似在山時。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問歸期。
隋家宮殿鎖清秋,曾見嬋娟飏繡球。 金鑰玉簫俱寂寂,一天明月照高樓。
八九十翁,似嬰兒戲,漢司馬遷。記渭川垂釣,一年之長,龍山吹帽,七日之前。口角春風,襟期秋月,萬事從來只任緣。隨渠道,更登天富貴,陸地神仙。 兒孫綠綬青編。看鼓舞云霄高刺天。但階移花影,閑尋棋局,風斜竹徑,緩起茶煙。心跡逾清,精神越健,不用金丹資節宣。洪崖老,笑將眉壽,祝我老人軒。
●最高樓壽梅屋儒學譚提舉九月十九 西江水,分潤到全閩。芹藻亦生春。秀鐘東壁雙躔瑞,祥開南極一星明。把紫陽、年月算,恰同庚文公庚戌九月十五生。 前十日、重陽秋正好。后十日、小陽春未透。梅與菊,此交承。酌公菊水來稱壽,期公梅實去和羹。要教人,看久遠,是功名。
蘭閨深窅。正畫簾不卷,煙篆低裊。整日相看,玉骨娉婷,清絕小窗晴曉。陳王曾識凌波步,想一樣、盈盈嬌小。是誰將、倩影移來,化作一枝香草。 為憶深宮舊事,杜鵑啼血后,幽恨多少。洗凈鉛華,展盡芳心,只有閑愁未了。孤根已分隨冰雪,莫更被、東風吹老。算幽香、肯讓梅花,耐得十分寒峭。
雷塘無限白楊花,寒食西風集暮鴉。 莫向舊堤窺柳色,春鋤爭上玉鉤斜。
瀟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惟是有,年年塞雁,歸來曾見開時。 清淺小溪如練,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傷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詩。微云淡月,對孤芳、分付他誰??兆砸?,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
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 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
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別來不寄一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 安穩錦衾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問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無。
丹篆釵符彩縷鮮,承恩侍宴玉皇前。 一年一度為端午,此去應須億萬年。
昨夜東風入律新,朝來蕙露凈無塵。 玉觴椒酒陪歡宴,總道今春勝舊春。
千年泰山頂,云起漢皇封。不作奇峰狀,寧分觸石容。 為霖雖易得,表圣自難逢。冉冉排空上,依依疊影重。 素光非曳練,靈貺是從龍。豈學無心出,東西任所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