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閣端午帖子
丹篆釵符彩縷鮮,承恩侍宴玉皇前。 一年一度為端午,此去應須億萬年。
丹篆釵符彩縷鮮,承恩侍宴玉皇前。 一年一度為端午,此去應須億萬年。
西山忽與老人期,未報深恩忍復思。
燕及祖風從少小,與聞家訓識操持。
聊從諸舅紀遺行,深愧外孫無好辭。
懸想追封在他日,附書名傳有佳兒。
西風吹禾黍,落日在陋巷。
杖藜訪新冬,霜樹眇空曠。
人煙村舎西,行旅古原上。
晚山晴更好,秀色常在望。
居閑得真趣,日欲就疏放。
豈惟憎俗徒,庶自免嘲謗。
東鄰酒初熟,清香亂盆盎。
徑須騎墻頭,挈榼獻窮狀。
吾生足羈旅,久病非少壯。
銀杯多羽化,布帆且無恙。
雖非陶潛隱,不負徐邈暢。
拭目憑闌久,柔風拂面吹。
鶯花爭嫵媚,詩酒鬬清奇。
已近清明節,初過上巳時。
莫縈尋俗事,隨意樂春熙。
蛇影沉杯里,牛鳴震坐傍。
晦明生癘疫,神物護忠良。
喜復神明舊,閑宜日月長。
關心一枰上,黑白已分行。
薄云籠日弄輕陰,試與詩工略話春。
春蠢綠楊初學線,茸茸碧草漸成茵。
園林深寂撩私恨,山水昏明惱暗顰。
芳意被他寒約住,天應知有惜花人。
夏日初長候,風欞暑夕眠。
衣輕香汗透,睡重翠鬟偏。
顰綠攢眉小,啼紅上臉鮮。
起來無個事,纖手弄清泉。
舊約頻相過,交情忍獨違。
四時閑杖履,一榻冷煙霏。
易感龍祠別,難期鶴馭歸。
老懷誰共語,東望益霑衣。
蕭瑟西風起何處,庭前葉葉驚梧樹。
萬物收成天地肅,田家芋栗初登圃。
杳杳高穹片水清,一點秋雕翥云路。
凄凄空曠雨初晴,涼飇動地收殘暑。
高樓玉笛應清商,天外數聲新雁度。
園林草木半含黃,籬菊黃金花正吐。
池上枯楊噪晚蟬,愁蓮蔌蔌啼殘露。
可憐秋色與春風,幾度榮枯新復故。
我來春未動,兀坐秋忽老。
客懷飽世味,塵土不容澡。
尚余筆硯癖,俯仰半華皓。
中年得異書,夜諷或至卯。
爾來口生棘,妙語時耳剽。
故人吾臭味,囊帙富緗縹。
什襲秘不傳,凜若璧在趙。
念茲訪遺逸,從人掇殘藁。
何當發其藏,囷廩一傾倒。
窮途百態惡,歸思疾飛鳥。
終當餽所有,共此絕代寶。
歲晚同吟哦,乘風上蓬島。
任重非所勝,位高憂疾顛。
歸耕半頃秫,榮枯付樽前。
來作江南牧,衰謝愧五賢。
喜聞復故境,中興頌周宣。
賢能不復遺,紆余定為妍。
勿笑百僚尾,三署會須肩。
滿院含秋思,蟾輝映一方。
蛩吟喧曲砌,鳥宿傍回塘。
木落桐應瘦,宵寒漏正長。
安仁閑感慨,徒爾鬢蒼蒼。
才疏空許國,老去漫為官。
長病同玄晏,多言愧懶殘。
歸心隨贛水,愁眼望桑干。
自笑髪如鶴,羞看鏡里鸞。
大篇作者鬭舂容,肯為明時嘆不逢。
通塞任分蝸兩角,唱酬應禿兔千鋒。
光依日月從初載,名在蓬瀛第幾重。
聯轡盍歸廊廟去,支離容我受三鐘。
覽鏡驚容卻自嫌,逢春長盡病懨懨。
吹花弄粉新來懶,惹恨供愁舊日添。
生怕子規聲到耳,苦羞雙燕影穿簾。
眉頭眼底無他事,須信離情一味嚴。
凝香紅蠟大如椽,華堂兩兩排金蓮。
漏澀銅壺寒夜永,光搖翠幄爭春妍。
蘭膏芳苡何足道,簾卷香風碧煙裊。
霜蛾勿用拂麟須,合就仙丹會難老。
我公身依日月光,不假仙丹亦壽康。
煌煌神燭照天下,光焰何止萬丈長。
世間爝火知無助,想像丹輝爭欲賦。
可憐賤士老不才,短檠見跋無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