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淵明歸田園居六首 其六
我昔居梁谿,夢斷長安陌。
倒冠與落佩,志氣良自適。
花前飲春朝,月下舞秋夕。
自從喪亂來,光景駒過隙。
無復舊情懷,擾擾為物役。
寤寐憂他人,自麻初不績。
長嘯休去來,勞生亦何益。
我昔居梁谿,夢斷長安陌。
倒冠與落佩,志氣良自適。
花前飲春朝,月下舞秋夕。
自從喪亂來,光景駒過隙。
無復舊情懷,擾擾為物役。
寤寐憂他人,自麻初不績。
長嘯休去來,勞生亦何益。
我過去居住在梁谿時,在夢中也沒到過京城的街道。摘下帽子、解下玉佩,志得意滿、自在閑適。春日清晨在花前飲酒,秋夜月下翩然起舞。自從戰亂發生后,時光如白駒過隙般飛逝。不再有往日的情懷,被世俗之事紛紛擾擾地役使著。日夜為他人擔憂,自己的事卻一點沒做。長嘯一聲,不要再去計較來來去去,勞碌一生又有什么益處呢。
梁谿:地名。
長安陌:借指京城的街道。
倒冠落佩:形容辭官隱居,自由自在。
喪亂:指戰亂。
駒過隙: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擾擾:紛亂的樣子。
物役:為外物所役使。
寤寐:醒和睡,指日夜。
自麻初不績:自己的麻一點也沒去紡,比喻自己的事沒做。
休去來:不要再去計較來來去去。
此詩創作時間可能是在戰亂時期。當時社會動蕩不安,詩人經歷了生活的巨大變化,從過去的閑適隱居生活陷入到戰亂帶來的紛擾中。詩人目睹社會的混亂和人們的苦難,自身也被世俗之事所累,于是寫下此詩表達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和對勞碌人生的反思。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展現生活變化和心境轉變,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在戰亂中的思想和情感。
郁郁燕趙間,荒墳遠相屬。
武靈非故宮,尉佗自南矚。
翁仲款魋結,石馬閟胡服。
上有黃鳥鳴,飛飛睨幽谷。
既避巨君猾,復恥群莽禿。
忽怪夷吾衽,亦傷微管牧。
兩畿繼蕪穢,陽爻嗟在六。
禹鼎何芒芒,眾司誠覆餗。
魍魎見白日,荊榛蔽玄玉。
道聞木偶言,欪哉亂心曲。
南山古陸海,耕作半流人。
擾之而為賊,禍患相頻仍。
千里天安地,安危仗大臣。
但能擇守令,黃巾皆良民。
絳帳橫經后,青燈曲幾前。酒杯閒留坐,茶椀幾忘眠。
虛受口三益,平反詩十愆。未闌賓主意,相約更明年。
筆研為謀左,風霜與歲瀕。犬呿如不夜,雞噤似無晨。
杖屨喚行客,衣冠辭主人。愿言偏強飯,涵養竇庭椿。
系船白面問溪翁,
名不虛傳說未通。
祇恐當年溪上女,
浣紗時節懶勻紅。
積雨迷山谷,秋田半草萊。岡連村牧下,鳥拂凍云來。時序悲黃葉,花陰長綠苔。懷人江浦上,松下欲徘徊。
林間風瑟瑟,山上雨霏霏。荒徑三家集,疏林一鳥歸。天寒云慘淡,江迥樹依微。長嘯青陰合,彈冠白羽飛。
久為林泉懶,今胡夜雨來。偏將知己夢,一向故人開。細柳虛前府,平津有漢才。竹峰勞遠炬,拚醉習池回。
徑黑泥偏滑,人疲路更遙。沖寒誰喚酒,出險漸停橈。雪興無明月,詩懷減灞橋。相攜喜兒輩,昏暮屢相招。
夜雨忙如此,涼風動遠吟。云龍懷舊侶,流水待知音。千古逍遙夢,百年兒女心。丈夫期意氣,尊酒喜同斟。
一去丹墀六換春,追尋舊事晃如新。
屢煩攜酒來青邸,相伴同班上紫宸。
自分此生成死別,豈知今日更情親。
飛騰已向風云會,得意應須記故人。
徑入荒畦僻,相攜支許儔。
院涼煙起翠,林凈葉驚秋。
杞橘浮香細,葴莎向晚幽。
紺園淹對久,蘿月已如鉤。
棲鴉點點如殘葉,林容寂寂天疑雪。
煙外曉鐘疏,山寒僧夢孤。
西風吹短策,酒束詩腸窄。
招鶴問梅花,今年春瘦些。
巖穴云歸雨氣收,欣晴林鳥聽鉤辀。
引泉修筧通廚下,緣木虬藤掛壁頭。
竹密行隨三徑曲,花深坐對一庭幽。
可人最是松間月,似為聞琴上小樓。
談經名冠魯諸生,
俠氣翩翩寶劍橫。
何事今朝成去住,
五陵芳草不勝情。
天留孤巘岌青冥,
約束淮流入汴京。
往事不堪回首望,
倚欄斜日看潮生。
鳳凰臺上聽吹簫。銀燭萬紅搖。要覓瓊漿玉飲,隔墻便是藍橋。
大兒清徹,小喬初嫁,雨膩云嬌。愁怕沈郎銷瘦,不堪十萬纏腰。
幾日不行小徑微,
墻上綠遍莓苔衣。
已涼枕簟坐無寐,
瞥見草中螢火飛。
云煙過眼劇堪憐,東閣曩游感逝川。
故物漫搜元氏譜,輕裝未返米家船。
重經兵火摧殘劫,緬想官私簿錄年。
借與一瓻勤護惜,更從翰墨訂深緣。
啁啾眾鳥沸如雷,想見高岡一鳳哀。左倚桂旗右蕙蓋,年年清淺看蓬萊。
旗鼓騷壇張一軍,亦狂亦俠亦溫文。詩家別有維摩壘,五字長城待策勛。
天地奇文未敢私,幾人剽竊幾人知。夢夢上帝無言日,跳蕩披猖任小兒。
仙才已死鬼才殤,剩有悲歌哭楚狂。行盡黃河九千里,濯纓濯足在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