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蒲圻臨湘趨岳陽道中作十首 其六
不解揚波與??醨,又還來放楚江湄。
椒蘭氣味何其烈,蘅藥芬芳空爾為。
寧赴湘流非我事,托懷??鳥乃吾師。
醉醒清濁初難共,漁父從來自不知。
不解揚波與??醨,又還來放楚江湄。
椒蘭氣味何其烈,蘅藥芬芳空爾為。
寧赴湘流非我事,托懷??鳥乃吾師。
醉醒清濁初難共,漁父從來自不知。
我既不會隨波逐流,也不會去迎合世俗。如今又來到了楚江邊上。那些奸佞小人的氣息是多么濃烈,而香草的芬芳卻白白存在。我不會像屈原那樣投身湘水,我要以賈誼寄托情懷為榜樣。清醒者和沉醉者、高潔者和污濁者本就難以共處,漁父從來就不明白這個道理。
揚波:隨波逐流。??醨(bū lí):吃酒糟,喝薄酒,比喻隨波逐流,迎合世俗。
楚江湄:楚江邊。湄,岸邊。
椒蘭:比喻奸佞小人。
蘅藥:兩種香草名,比喻君子。
寧赴湘流:指屈原投江之事。
托懷??鳥:賈誼曾作《??鳥賦》寄托情懷。
醉醒清濁:指清醒者與沉醉者、高潔者與污濁者。
漁父:《楚辭·漁父》中勸屈原隨波逐流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情感和意象來看,詩人可能處于一個政治環境復雜、奸佞當道的時期。詩人不滿現實,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在途經楚地時,有感于屈原、賈誼等古人的遭遇,從而創作此詩來抒發自己的情懷。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堅守高潔、不隨波逐流的品格。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典故和對比,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典名作,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困境中堅守自我的精神追求。
歸路風塵淡,襜帷又蜀關。
蛾眉花外月,蠶尾驛旁山。
春夢依三島,軍書動百蠻。
江鄉尚天末,日夜唱刀镮。
西宮白日靜波流,小殿玲瓏夾御溝?;渲刂卮籂€熳,游人偷上洗妝樓。
無事妝成愛出游,天街如砥軟塵浮。歸來笑語調行客,簾卷春風百尺樓。
莫訝萱枝小,
能施宮樣妝。
只緣沾染足,
絕似杜蘭香。
勸爾回波旨酒,九重春色爭開。
樓頭但賞夜珠來。
衙官驅屈宋,不及內家才。
玉尺平衡文苑,毫端光散瓊瑰。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橘樹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天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悵望倚層樓,紅日無言西下。
何人千里寄孤琴,有軫無弦恨轉深。
花落不隨流水調,月明空憶越江吟。
久慚石上難留興,每負燈前獨賞心。
遙憶伯牙千載后,惟君與我是知音。
走馬西來萬里遙,
旅懷無處不魂銷。
對床風雨憐予季,
形影相隨慰寂寥。
為禮金仙去,山容出郭清。
野花時五色,水鳥愛孤行。
一徑入寒翠,回溪作雨聲。
無邊蕭爽意,暫此豁塵情。
金堤堤上一林煙,
況近清明二月天。
別有數枝遙望見,
畫橋南面拂鞦韆。
我不會兮不如你,
堪笑千花生碓觜。
善財謾說百城游,
何曾踏著自家底。
食椹鴟鸮未革音,長城暫借備滇黔。
三嚴自足收三捷,七縱何煩更七擒。
肘下獅懸闐國玉,簪前蟬鑄武威金。
遙聞拊髀勞明主,誰為臚傳梁父吟。
水精眠夢人消渴,不賜金莖。憑仗纖瓊。旋起春雷出素瓶。
一匙還乞蠻姜點,石乳花騰。兩腋涼生。風味清于醒酒冰。
城西山勢如游龍,起伏奔馳神莫狀。
城西山色如好女,隱約倩秀遙相望。
報俶塔近白沙堤,東接城垣尤豪宕。
奇石危磴破空來,突兀直前無依傍。
我居窮巷將及歲,寂無聞見心惆悵。
霉雨匝月更困人,魚鱉灶床清抱恙。
幸看此山日不足,高樓儼列碧屏障。
兼喜雉堞一道橫,流水短墻均無妨。
姑作曲勢走往復,山容未宥使全放。
宜雨宜晴亦宜月,妙境天開何清曠。
有時杯影落橋頭,靈光呼吸滌肺臟。
呼之欲出招不前,畫意詩情淡相忘。
酒醒轉恐愁又來,山作解人總笑向。
嗟彼西湖多少等臨客,孤負此峰莫能訪。
香車寶馬過云煙,疇得刻意窮形相。
忽來同調說看山,示我新詩膽益壯。
波浪如山打兩舷,
謝安舟底自高眠。
晚來被酒柁樓立,
喚起蛟龍舞九淵。
永定河邊一行柳,皮枯緣受風霜久。
岸南岸北來往渡,微官何事勞趨走。
嗟君此別意何如,與君論心握君手。
聽唱新翻楊柳枝,珍重分歧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