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著作任柘城
出宰分寰邑,修書得秘丘。
青云莫厭晚,翠柏最宜秋。
舊學緇林散,前歡醉墨留。
弦歌聊自慰,不足論全牛。
出宰分寰邑,修書得秘丘。
青云莫厭晚,翠柏最宜秋。
舊學緇林散,前歡醉墨留。
弦歌聊自慰,不足論全牛。
你出任縣官去治理一方城邑,曾在秘閣修書。不要嫌仕途顯達太晚,就像翠柏最適合在秋季展現風采。過去一起做學問的時光已消散,從前歡樂時醉中題字還留存。且用禮樂教化百姓來自慰,不必去追求那種完美的境界。
出宰:出任縣官。分寰邑:治理一方城邑。
秘丘:指秘閣,古代宮廷中藏圖書秘籍之所。
青云:比喻高官顯爵。
緇林:僧徒所居之處,這里可能指一起做學問的地方。
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這里指以禮樂教化百姓。
全牛:出自“目無全牛”,比喻技藝達到極其純熟的境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友人張著作即將赴柘城任職,詩人為其送行而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可能有感于友人的仕途經歷和兩人過往的情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表達勸慰和鼓勵。特點是情感真摯,用意象和典故增添韻味。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送別贈言的一種文學表達。
帝子云棲去不回,短筇今見石堂開。
虛巖鳴磬潮音回,客路憑闌暮景催。
風雨光中珠殿出,藤蘿陰里玉環來。
定心泉水懸千尺,為乞清泠露一杯。
芙蓉肌骨綠云鬟,傷別傷春更萬端。
去日漸多來日少,別時容易見時難。
春蠶到死絲方盡,滄海揚塵淚始乾。
無可奈何花落去,五更風雨五更寒。
一別音容兩渺茫,不堪端坐細思量。
云收雨散知何處,燕語鶯啼亦可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我憐貞白重寒芳。
愁來欲奏相思曲,只恐猿聞也斷腸。
字字披肝意倍親,開緘尚喜墨痕新。深規后輩謀偏遠,勉紹先型志好伸。千古功名猶易得,一家孝友最難真。渭陽忽憶平津館,宅相還欣有替人。
驚心烽火重行行,夢影迷離憶未清。七載春風離別意,一封尺素弟兄情。吳山東望添鄉思,楚水南來溯客程。卻笑今生磨蝎盡,幾時雁序快相迎。
族居自買百閒屋,月賜官糜六萬錢。
京洛何妨擁鼻游,
欺他富駱斗銀鏤。
景龍新敞鸞臺署,
底事云卿衣故裘。
本是同宗各一鄉,淵源家世溯殷王。
尊卑有序修新譜,昭穆相當率舊章。
謹慎頗能承祖德,是非從不到公堂。
功成謝卻辛工費,羞澀原來喜阮郎。
陳編貯山房,故事追康廬。
欲共天下士,讀盡人間書。
多君弓刀來,發我金璧儲。
山靈似不分,震雨翻河魚。
峨雪初消,洞庭水、高沒楚天。被真把、并刀剪取,藤幾留看。
方絮澹浮云夢澤,尖毫輕抹酒香山。渾不知、是月是斜陽,涵翠瀾。
帆隱隱,何處船。衡湘路,有無間。望二妃佩杳,瑟冷空壇。
掌上浪痕疑帶響,袖邊風色欲生寒。記此中、兩趁米檣過,曾扣舷。
兄昔守清江,弟亦官白下。檄書幾經過,鈴閤奉閒暇。
別來才一書,似若向兄疏。逢人問江右,說兄不敢虛。
兄今得太末,去弟不數驛。弟官蠻夷中,何啻限南北。
回舟德清縣,期以一會面。去去不可留,歲盡多冰霰。
雪抵東野縣,晴值安豐車。坐定取談兄,示以咫尺書。
書中道何似,詩有林霏寄。怪其句律工,定自工夫至。
弟詩吳江楓,未秋先隕風。騷人或取詠,零落鷗鳥同。
兄詩楚山竹,歲晚色愈綠。譬彼朝陽桐,當令鳳棲宿。
水面乍開妝鏡,弄波風起,驚墮疏蟬。翠楫香空,畫眉聲咽江邊。怨歌長、蹋搖心苦,攀折誤、叱利威寒。憶前歡。絳綃緘語,紅淚闌干。
愁端。憑誰代理,檻移病藥,錦護雙蓮。因甚瓊簫,不招綵鳳過樓前。濕青衫、自題秋恨,憐翠袖、猶熨春暄。夢如煙。數峰青斷,涼月娟娟。
路僻天寒可耐尋,羨君處所宛山林。
溪回風雨舟難穩,夜聚親朋酒易深。
老屋巋然思舊業,流光駛甚抱衰心。
牡丹幸獲根株在,還望春來繞砌吟。
雨蓋飄荷,霜枝釘菊,滿庭芳草萋萋。莫愁催送,香徑手重攜。
疊取鴛鴦繡被,屏山近已分雙棲。金簪拔,暗除了鳥,不用繞唐梯。
低帷聽細語,五湖心事,釵卜難稽。得霧深三里,花隔千溪。
只是仙源無路,添惆悵殘月荒雞。繩河曉,黃姑織女,依舊水東西。
處和昔牧羅浮郡,不載南州一物還。
醞藉汝何慚小阮,空疏吾謬作梁山。
步趨諸老先生后,遨兀齋郎太祝間。
華發病翁無喜事,直須春榜一開顏。
步月訪禪家,揮弦對碧紗。
儼然來遠雁,相與落平沙。
著指頻頻印,關情故故斜。
曲終塵俗洗,并不點些些。
幾從絕壁睹新題,又向江皋惜解攜。
客路半隨桃竹杖,釣輪長夢木蘭溪。
老辭兔苑家無定,醉握驪珠夜不迷。
君去掩關予獨臥,有誰能訪薜蘿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