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聽僧智輝與李爾沖和平沙落雁操
步月訪禪家,揮弦對碧紗。
儼然來遠雁,相與落平沙。
著指頻頻印,關情故故斜。
曲終塵俗洗,并不點些些。
步月訪禪家,揮弦對碧紗。
儼然來遠雁,相與落平沙。
著指頻頻印,關情故故斜。
曲終塵俗洗,并不點些些。
在月夜中漫步去拜訪禪修之人,僧人對著綠色窗紗彈奏琴弦。那琴音仿佛引來了遠方的大雁,一起落在平坦的沙灘上。手指頻繁地按弦,飽含深情的琴音微微傾斜變化。曲子結束,塵世的庸俗都被洗凈,一點痕跡也沒留下。
禪家:指僧人。
碧紗:綠色的窗紗。
儼然:好像、仿佛。
著指:手指按弦。
關情:飽含深情。
故故:屢屢、常常。
些些:一點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在某個月夜拜訪僧人時,聽僧人智輝與李爾沖彈奏《平沙落雁》這首琴曲后有感而發。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尋求寧靜、擺脫塵俗的心境,在聽琴過程中獲得了心靈的慰藉。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琴藝和表達聽琴后的心靈凈化。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生動的描寫將琴音具象化,營造出清幽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高雅藝術的追求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梁溪西畔小橋東。落月紛紛水映空。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聲中。 歌殘玉樹人何在,舞破山香曲未終。卻憶孤山醉歸路,馬蹄香雪襯東風。
一脈靈淵秘,千秋鎮若斯。光涵明月夜,清與白云期。
遠洽藏春塢,平分浴鶴池。悠然心賞處,塵世未曾知。
所嗟褦襶苦,擾擾幾時休。未識邯鄲夢,徒懷杞國憂。
齊奴終齒劍,飛將不封侯。輸卻寒山子,孤峰枕石頭。
兩行芳蕊傍溪陰。一笑嫣然抵萬金。火齊照林光灼灼,彤霞射水影沉沉。曉妝無力胭脂重,春醉方酣酒暈深。定自格高難著句,不應工部總無心。
急雨漲溪流,晚晴山更幽。渚清喧飲鹿,風過起眠鷗。
響入千巖應,波騰眾壑浮。月明煙水外,深夜有漁舟。
溪頭放棹,白鷺飛清晝。四面絕紅麈,撲青蒼、山攢水湊。從中選勝,最愛養魚陂,圍榻柳。陰晴驟。正是黃梅候。 水邊林下,名跡千秋有。今日遂良游,把清尊、臨風一酹。三三雨雨,相輿扣舷歌,沾袍袖。歸遲否。明日剛初九。
夾城遺芳栽,搖落及千年。芙蓉發靚妝,絕艷秋江邊。
臨風拂羅幃,紅裳擁三千。素抱拒霜質,亭亭赤城仙。
曾攜一枝去,生綃記馀妍。
金殿風微拾墜紅,題詩聊寄御溝東。芳情有意隨流水,細字無心學斷鴻。
別館乍涼霜透幕,長門深夜月移宮。才情偶爾成佳配,不道《周南》有國風。
云娥酷似董嬌饒,每到春來恨未銷。 誰道蓬山天樣遠,畫闌咫尺是紅橋。
桂殿焚香酒半醒,露華如水點銀屏。 含情欲訴心中事,羞見牽牛織女星。
一南一北似飄蓬, 妾意君心恨不同。 他日歸來亦無益, 夜臺應少系書鴻。
梨花寂寂斗嬋娟,銀漢斜臨繡戶前。 自愛焚香消永夜,從來無事訴青天。
草香花暖醉春風,郎去西湖妾向東。 斜倚石欄頻悵望,月明孤影笑飛鴻。
芙容作帳錦重重,比翼和鳴玉漏中。 共道瑤池春似海,月明飛下一雙鴻。
雨晴禁署絕纖塵,讌會名賢四海聞。 供職盡居清顯地,崇儒同感圣明君。 翩然飛白璇題字,煥若丹青翠琰文。 梓澤笙歌誠外物,蘭亭詩酒不同群。 少年已作瀛洲老,他日終棲太華云。 莫怪坐間全不飲,心中和氣自醺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