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馮圓仲吏部出守邛州
戰伐驚前日,安危決此時。
諸侯今有望,萬里子何之。
市駿甘求骨,呼鷹苦待饑。
寸心懸日月,不為去來移。
錐末藏铦利,刀頭愜寢興。
為郎非白首,補郡有高能。
交分看前輩,離愁愧老僧。
亭亭望中塔,高處待重登。
戰伐驚前日,安危決此時。
諸侯今有望,萬里子何之。
市駿甘求骨,呼鷹苦待饑。
寸心懸日月,不為去來移。
錐末藏铦利,刀頭愜寢興。
為郎非白首,補郡有高能。
交分看前輩,離愁愧老僧。
亭亭望中塔,高處待重登。
前日還為戰亂震驚,如今國家安危正處于關鍵之時。諸侯們如今都寄予期望,你這一去萬里究竟要去哪里?你如同燕昭王甘愿買馬骨求賢,又似獵人急切等待饑餓的鷹隼出擊。我這寸心如同懸掛的日月,不會因你的離去或歸來而改變。錐尖雖小卻藏著鋒利,刀頭之環暗合歸期的期待。你擔任郎官并非到老,出補州郡正顯高能。看前輩們的深厚交情,離愁讓我愧如老僧。那高高聳立的望中塔,待你從高處再登時我定來相迎。
戰伐:戰爭,指宋金之間的戰事。
市駿甘求骨:用燕昭王買千里馬骨求賢的典故,喻指馮圓仲求賢若渴。
刀頭:刀頭有環,“環”諧音“還”,隱指歸期。
交分:交誼,交情。
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
此詩當創作于南宋初年,外有金兵南侵之危,內需賢能守土之際。馮圓仲(馮時行)以吏部官員身份出守邛州(今四川邛崍),詩人作此詩送別,既寄寓對友人安邦定國的期望,亦抒深厚友情。
全詩緊扣“送別”主題,前半部分關涉國事,肯定友人能力;后半部分聚焦友情,表達不舍與期待。既體現詩人對時局的關切,亦展現宋代士大夫“家國同構”的情懷,是一首情感與思想并重的送別佳作。
少小慕古韻,耽此絲桐清。經年事擽捋,指澀不成聲。
一朝得微悟,觸手清風生。泠泠判雅俗,一一為分明。
賀若不可學,益我思古情。審弦別其音,審調別其字。
字清音益和,累累珠不墜。當其按節初,微芒辨同異。
音字兩不關,所貴得其意。貞靜淡素心,心至聲亦至。
不然箏與琵,宮商豈殊器。宮亦有時激,羽亦有時沈。
茍能識其意,變化皆從心。不見思歸樂,商調可犯角。
不見如意娘,角調可犯商。對月譜梅花,幽香發素腕。
實聲與散聲,緩急可靜按。緬思制譜初,猱綽不容亂。
后人務新聲,往往越其畔。新聲日以靡,撫琴起三嘆。
古法多不傳,何止《廣陵散》。
十載相期賦遠游,一朝離恨付江流。
埋輪南國心猶壯,建節東吳志未酬。
義薄皇天須自信,名高青史復何求。
沖星夜拂龍泉劍,應有寒光射斗牛。
蟻知將雨先移穴,燕護新雛迭守巢。
補漏支傾吾可笑,呼奴乘屋更添茅。
目為詩客不勝慚,喚作園翁定自堪。
抱甕荷鋤非鄙事,栽花移竹似清談。
野人只識羹芹美,相國安知食筍甘。
晚覺齊民書最要,惜無幽士肯同參。
江戶山川彩筆收,掛帆又作廈門游。
弄風燕馬何思越,識巷殷人尚入周。
詩義毛箋多歲月,家風糊口自春秋。
兩情蛩蟨原難別,天意重教苦雨留。
紅墻綠絳謝娘家,
金凰開齊五色霞。
樓角一鉤黃月淡,
麻姑爪上看桃花。
斷魂空畫相思影,細語成悽哽。
鸚哥猶喚舊坊名,幾度尋春簾幕誤人迎。
年時繫馬門前柳,樹更如腰瘦。
月朧懸淚夜盈盈,長見小樓圓夢到天明。
小筑園亭淺布沙,十年為爾養丹砂。飛鳴飲啄皆隨意,莫羨乘軒富貴家。
鶴鶴來前聽我言,知君六翮快騰翻。云霄縱得天風便,惠養能忘舊主恩。
翠微春更濕,煙雨欲無山。
白鷺一溪影,桃花何處灣。
漁村疏竹外,古渡夕陽間。
田父不相識,相隨谷口還。
飄飄如漆轉輝光,將老曾無卻老方。
執藝直須龜手藥,保身莫倚麝臍香。
強尋佳句吟常撚,每發狂言怒益張。
謾說《太玄》原可擬,鐫銘潑墨總師揚。
生小從嬌慣。記金屋穩貯,恩情深淺。忍輕拋繡閣,靜臨荒院。丹青巧肖啼妝面。望省故、盈盈憐水盼。游絲綰。奈蝶妒蜂猜,惆悵芳華晚。
繾綣。鈿車隱隱,桂樹訚訚,漏永宵殘。對此皎月清霜,絳蠟憶曾同剪。雙棲擬伴梁間燕。環舞榭、軒窗都倚遍。
空戀戀。溯從前、積集愆殃竟何限。云雨散。問怎得,陳私愿。便相如能賦,賦成誰與君王見。
山為驪龍蟠,谷作驪龍腮。
珠樹存其間,誰采明月來。
何須循海隅,笑蚌未成胎。
燕趙非我鄉,衡霍久見隔。
升高望四野,但有狐貍跡。
莝彼豢龍芻,秣馬將安適。
盛年亦須臾,前路轉見逼。
還顧望靈臺,蕪草已盈尺。
靈臺尚不存,憔悴敢自惜。
緝熙虛敞薰飔細,
清燕深明晝晷長。
大學中庸翻詠久,
金猊幾度手添香。
禹臺紫氣郁相望,長者高名動四方。
白首云霄羊陟譽,黃金湖海尉佗裝。
春風北地樽應滿,夜月西京賦自長。
論到信陵還太息,中原龍臥有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