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望 其二
郡枕寒江臥虎形,池饒千里勢寬平。
曾勞秦楚雄吞并,幾誤孫劉力戰爭。
尚憶笙歌游綠野,豈期牛馬牧蕪城。
夕陽杖策閑登賞,懷古觀今一愴情。
郡枕寒江臥虎形,池饒千里勢寬平。
曾勞秦楚雄吞并,幾誤孫劉力戰爭。
尚憶笙歌游綠野,豈期牛馬牧蕪城。
夕陽杖策閑登賞,懷古觀今一愴情。
郡城像臥虎般枕著寒江,城池周邊地勢開闊平坦,有千里之廣。這里曾讓秦楚兩國費盡心思去吞并,也多次讓孫劉聯盟決策失誤而大動干戈。還記得從前這里笙歌不斷,人們在綠野中游樂,哪里能料到如今卻成了放牧牛馬的荒城。夕陽西下時我拄著拐杖悠閑地登高觀賞,懷古思今,不禁悲從中來。
郡:指城池。
饒:多,這里有廣闊之意。
秦楚:春秋戰國時期的強國。
孫劉:指三國時期的孫權和劉備。
綠野:綠色的田野,這里指繁華之地。
蕪城:荒蕪的城池。
杖策:拄著拐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一座歷史悠久的城池時,看到城池由盛轉衰的景象,結合歷史上此地發生的諸多戰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動蕩,詩人對歷史的變遷和現實的滄桑有深刻感觸。
這首詩主旨是借古諷今,感慨歷史興衰。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古今對比,展現世事無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特別著名,但以其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反映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關注。
南溪抱甕客,失意自懷羞。
晚路誰攜手,殘春自白頭。
雨過郊園綠尚微,
落花惆悵滿塵衣。
芳尊有酒無人共,
日暮看山還獨歸。
禁鐘聲盡見棲禽,
關塞迢迢故國心。
無限春愁莫相問,
落花流水洞房深。
江莎漸映花邊綠,
樓日自開池上春。
雙鶴繞空來又去,
不知臨水有愁人。
拂水斜煙一萬條,
幾隨春色倚河橋。
不知別后誰攀折,
猶自風流勝舞腰。
照影池邊多少愁,
往來重見此塘秋。
芙蓉苑外新經雨,
紅葉相隨何處流。
揚雄詞賦舉天聞,萬里油幢照塞云。仆射峰西幾千騎,一時迎著漢將軍。
旌旗杳杳雁蕭蕭,春盡窮沙雪未消。料得堅昆受宣后,始知公主已歸朝。
雖言窮北海云中,屬國當時事不同。九姓如今盡臣妾,歸期那肯待秋風。
牢山望斷絕塵氛,滟滟河西拂地云。誰見魯儒持漢節,玉關降盡可汗軍。
山川險易接胡塵,秦漢圖來或未真。自此盡知邊塞事,河湟更欲托何人。
秦皇無策建長城,劉氏仍窮北路兵。若遇單于舊牙帳,卻應傷嘆漢公卿。
池上笙歌寂不聞,
樓中愁殺碧虛云。
玉壺凝盡重重淚,
寄與風流舊使君。
二年恩意是春輝,
清凈胸襟似者希。
泣盡楚人多少淚,
滿船唯載酒西歸。
賈生名跡忽無倫,
十月長安看盡春。
顧我先鳴還自笑,
空沾一第是何人。
云里幽僧不置房,
橡花藤葉蓋禪床。
朝來逢著山中伴,
聞說新移最上方。
一擲雖然未得盧,
驚人不用繞床呼。
牢之坐被青云逼,
只問君能酷似無。
故園回首雁初來,
馬上千愁付一杯。
惟有新詩似相識,
暮山吟處共徘徊。
溪翁強訪紫微郎,曉鼓聲中滿鬢霜。
知在禁闈人不見,好風飄下九天香。
斜日橫窗起暗塵,
水邊門戶閉閑春。
千竿竹里花枝動,
只道無人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