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從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
揚雄詞賦舉天聞,萬里油幢照塞云。仆射峰西幾千騎,一時迎著漢將軍。
旌旗杳杳雁蕭蕭,春盡窮沙雪未消。料得堅昆受宣后,始知公主已歸朝。
雖言窮北海云中,屬國當時事不同。九姓如今盡臣妾,歸期那肯待秋風。
牢山望斷絕塵氛,滟滟河西拂地云。誰見魯儒持漢節,玉關降盡可汗軍。
山川險易接胡塵,秦漢圖來或未真。自此盡知邊塞事,河湟更欲托何人。
秦皇無策建長城,劉氏仍窮北路兵。若遇單于舊牙帳,卻應傷嘆漢公卿。
揚雄詞賦舉天聞,萬里油幢照塞云。仆射峰西幾千騎,一時迎著漢將軍。
旌旗杳杳雁蕭蕭,春盡窮沙雪未消。料得堅昆受宣后,始知公主已歸朝。
雖言窮北海云中,屬國當時事不同。九姓如今盡臣妾,歸期那肯待秋風。
牢山望斷絕塵氛,滟滟河西拂地云。誰見魯儒持漢節,玉關降盡可汗軍。
山川險易接胡塵,秦漢圖來或未真。自此盡知邊塞事,河湟更欲托何人。
秦皇無策建長城,劉氏仍窮北路兵。若遇單于舊牙帳,卻應傷嘆漢公卿。
揚雄般的詞賦聲名傳遍天下,萬里之外的油幢映照塞云。仆射峰西有幾千騎兵,一時間迎接漢朝將軍。旌旗悠遠,大雁鳴叫,春盡時荒沙上雪還未消融。料想堅昆族接受宣詔后,才知道公主已經歸朝。雖說地處北海云中偏遠之地,但當時屬國的情況不同。如今九姓都已稱臣,歸期怎肯等到秋風起。從牢山望去斷絕了塵埃,河西波光粼粼,云貼著地面。誰能想到魯地儒生手持漢節,讓玉關的可汗軍全部歸降。山川的險易與胡地相連,秦漢時的地圖或許不真實。從此盡知邊塞之事,河湟地區又能托付給誰。秦始皇沒有良策建長城,漢朝仍在北路用兵。若遇到單于的舊牙帳,定會傷嘆漢朝公卿。
揚雄:西漢辭賦家。
油幢:油布帷幕,指軍中帳幕。
仆射峰:地名。
堅昆:即黠戛斯。
屬國:指漢代管理歸附少數民族的官員。
九姓:指北方少數民族部落。
魯儒:指從翁中丞。
河湟:指黃河、湟水流域。
單于:匈奴首領的稱號。
牙帳:匈奴單于的營帳。
唐朝時,黠戛斯崛起,與唐朝有了一定的外交聯系。此詩可能創作于從翁中丞奉命出使黠戛斯之時,詩人借此表達對邊塞事務的關注和對使者的期望。
此詩主旨圍繞從翁中丞出使黠戛斯展開,展現邊塞風貌與歷史變遷。特點是意境雄渾,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唐代對邊塞外交的重視和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
憶從湘浦遇瓊仙。解佩是何年。冰姿不許鉛華污,淡凝妝、風度飄然。長伴霜前青女,來尋月下嬋娟。一塵難染凈娟娟。獨立晚風前。黃冠翠袖殊清雅,誤思凡、謫向江邊。礬弟梅兄是侶,桃嬌杏冶空妍。
諸人知處,山僧盡知。山僧知處,諸人不知。頭上是天,腳下是地。
萬事等芻狗,所貴惟此身。六鑿相披攘,汩沒喪天真。人生非金石,今古一旦昏。朱顏不禁秋,颯然變埃塵。古來賢豪士,用世多苦辛。身后竟如何,漫有空名存。空名載方冊,逝者寧復聞。徒令雌黃徒,顛倒播喉唇。飄搖廣成子,脫屣離垢氛。乘云駕飛龍,萬古誰能馴。
心地長閑為己物,年華不住是天時。當時海上乘槎客,維楫都無任所之。
乍別君山署,仍飛帝苑航。談天來碣石,賦雪罷瀟湘。闕已蓬萊近,齋猶苜蓿長。芝蘭搴馥郁,桃李樹芬芳。國子先生列,成均博士行。傳經酬寂寞,問字斗趨蹡。安定才何屈,昌黎譽漸揚。論兵肝膽赤,諫獵鬢毛蒼。僚屬頻攜糗,生徒競裹糧。瑟寒朝煦日,氈薄夜凝霜。五鹿新回座,三鳣舊報堂。九流窮竹素,六館校青緗。贈酒逢司業,持齋學太常。煙霞縈繡佛,雷電激干將。曉殿游鳷鵲,春城宿鳳凰。長揚催拄笏,太液待飛觴。萬寺西陵外,雙扉北斗傍。垂鞭時覓句,緩帶日成章。永拆徐陳社,誰登陸謝場。應憐李都尉,偃臥綠沉槍。
京城走馬聽晨鐘,我亦宵征仆興慵。卻憶江南春睡美,小樓攲枕聽村舂。
云濕棋枰不堪著,滿壑松寒鳥聲樂。向來石鼎老彌明,松下無人啟玄鑰。
落魄江湖十二年,布衫闊袖裹風煙。如今各樣新裝束,典卻清狂賣卻顛。
投胎奪舍及移居,舊住名為四果徒。若解降龍并伏虎,真金起屋幾時枯。
洛郊無俎豆,弊廄慚老馬。小雁過爐峰,影落楚水下。長船倚云泊,石鏡秋涼夜。豈解有鄉情,弄月聊嗚啞。
嵇紹似康為有子,郗超叛鑒是無孫。如今更恨賈梁道,不殺公閭殺子元。
一境誰相到,翛然絕點塵。天花莫狼藉,吾匪解空人。
正憐相見晚,何忽遽言歸。寂寞儒家緒,蕭條歲序違。蒼波流斷夢,斜日上征衣。明歲蒲帆落,行當款子扉。
客館迢迢夢不歸,衰燈絡緯作秋悲,咽空何處雁群回。側眼風沙昏敵騎,禁聲冰雪犯重圍,南云猶傍夜深飛。
捲箔西風起,乘時上古臺。秋聲隨葉下,夜色帶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