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外氏松源紹祖亭 其一
束劍艱危際,結廬閑曠濱。
全家入青嶂,避地為黃巾。
族系歸圖譜,風流藹薦紳。
云仍藉余澤,勿替德維新。
束劍艱危際,結廬閑曠濱。
全家入青嶂,避地為黃巾。
族系歸圖譜,風流藹薦紳。
云仍藉余澤,勿替德維新。
在艱難危險的時局中收起佩劍,在空曠閑適的水邊建造房舍。全家躲進青山之中,為躲避黃巾軍之亂而隱居。家族世系被記載在族譜里,家族的風采讓士大夫們稱贊。后世子孫憑借著先輩的恩澤,不要荒廢要讓品德不斷更新。
束劍:收起佩劍,有歸隱之意。
艱危際:艱難危險的時局。
結廬:建造房舍。
青嶂:青山。
避地:為躲避災禍而移居他處。
黃巾:指黃巾軍起義,這里代指戰亂。
族系:家族世系。
圖譜:族譜。
風流:風采。
藹:盛、多。
薦紳:士大夫。
云仍:后世子孫。
余澤:先輩遺留的恩澤。
勿替:不要荒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避地為黃巾”推測,可能創作于類似黃巾軍起義這樣的戰亂時期。當時社會動蕩不安,詩人家族為躲避戰亂隱居。詩人有感于家族的經歷,寫下此詩以追思過往、勸勉后人。
這首詩主旨是追述家族在亂世中的經歷,強調家族傳承和品德延續。其特點是敘事清晰、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對于研究家族文化和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狀況有一定價值。
手摘卷葹草,愿傳雙飛翼。車輪千里遙,中心自不隔。
客樓睡起西日曛,鐘山曳曳擁歸云。鏡中島嶼后湖出,花外池臺上苑分。何處攀龍光祿宴,當年怨鶴草堂文。殘英盡及東林醉,莫遣流鶯醒后聞。
高花古柳傍城闉,游目江城次第新。百感中來倚惆悵,滿城煙雨滿城春。
改卜塋新兆,泉臺傍魯坡。山川隨地勝,雨露得天和。積石根元美,東陵事若何。諸孫能嗣業,應比故侯多。
取友要如山勝己,居官宜似地青簾。邊庭未靜尚赤甲,鼎鼎欲調須白鹽。
我為潯陽客,戒旦乃西游。君隨春水駛,雞鳴亦動舟。共泛湓之浦,旅泊次城樓。華燭已消半,更人數唱籌。行人從此別,去去不淹留。
藕絲情,桃葉意,秋著越羅借。拗得花枝,稍稍露華灑。自憐歡會難同,幾回催去,笑還擁、暖香閒話。夢醒乍。無端換到紅棉,幽恨已盈把。密意深縫,小別便牽惹。從知追悔堂東,未教沈醉,只愁誤、那人腰衩。
菊花開近碧蘭花,草閣山亭趣日賒。秋色不關游女鬢,光風來泛野人家。餐英飲露從吾好,序譜評香孰爾瑕。每欲花前同醉話,短童無力引溪槎。
人物吾鄉行秘書,功名末路坐題輿。只教副墨傳蠻徼,不得雌黃到石渠。臨事孰如仁者勇,著書猶是道之馀。推尊文行銘辭好,無愧當年嘆起予。驚心同榜渺參辰,回首龍飛四十春。不慭此翁天實惜,欲論心事我誰親。百年風月歸吟筆,一代儀型落后塵。正爾棘心吹淚苦,石塘東望更沾巾。
古戍蕭關遠,空階草露深。開簾時一望,何處搗衣心。
笑驚四紀再登樓,畫里青山亦白頭。況我在朝還在野,似渠宜夏復宜秋。漏春梅柳原應蚤,負郭林塘本自幽。愿與主人同壽域,一年一話海添籌。
一雙明月貼胸前,紫禁葡萄碧玉圓。夫婿調疏綺窗下,金莖數點露珠懸。
嘉禾高士在,門徑盡花林。不逐鴛鴦去,那知菡萏深。一從船上別,三向鏡中尋。長水連雙帶,牽人日夜心。
蜥蜴飼丹砂,鴛鴦置金鎖。東風獨何情,楊花起還墮。
自從葉縣去瀛洲,誰挾雙鳧返故丘。錦水丹山逢謝客,素車樸馬識孫謀。云隨黻翣回仙馭,風送霓旌指帝州。領海憑君作霖雨,金臺歸去莫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