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二首 其一
客思知多少,衰年倍感傷。
寒猶噤鳥語,雨不聽花香。
去路如天遠,春愁著斗量。
擬拋彭澤印,掛席上歸航。
客思知多少,衰年倍感傷。
寒猶噤鳥語,雨不聽花香。
去路如天遠,春愁著斗量。
擬拋彭澤印,掛席上歸航。
客居他鄉的思緒有多少呢?年老體衰的我倍感哀傷。春寒讓鳥兒噤聲,春雨中聞不到花香。前行的路像天一樣遙遠,春愁多得可以用斗來量。我打算像陶淵明一樣拋下官職,掛起船帆踏上歸鄉的航程。
客思:客居他鄉的思緒。
衰年:年老。
噤:使……噤聲。
著斗量:用斗來量,形容多。
彭澤印:指官職,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
掛席:掛起船帆,指行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年老客居他鄉的狀態,可能仕途不順或漂泊已久,內心充滿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現狀的不滿。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客愁與歸鄉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自然景象和內心感受的描寫來表達。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常見的羈旅愁思。
溪邊紫氣半空浮,父老攜杖看故侯。
叔夜相思曾命駕,子猷一返少來舟。
煨殘僧芋平分吃,說道天花爛漫休。
村叟安能留此客,地行僊偶出山游。
七誡尤純備,三從總吉祥。
良人今綺季,美子古黃香。
花引歸西竺,萱疑在北堂。
恨余彤管拙,哀誄不能揚。
古尊德齒賤功名,叔季徒知外物榮。
直把輿臺煩絳老,絕無幾杖賜樊英。
旄期宜序于鄉飲,詩興尤濃似宦情。
聞說淹中方起??,詔書行致魯諸生。
官冷君行勿鄙夷,儒風未有盛斯時。
進青衿子陳新義,為紫陽公廣舊規。
然否聽人來議政,尊嚴無士敢嘲師。
虀鹽堪飽芹堪采,況值文翁適擁麾。
古者役人常以冬,據經端自紫薇公。
杠輿梁涉猶徒步,龜筮民從見大同。
不假洛陽抱橋蠣,宛如震澤臥波虹。
春江浩渺風濤急,方待先生濟不通。
簪筆西清慙德薄,角巾東路喜身輕。
不煩左轄誦新句,時有老婆呼小名。
乍可戴花筵上舞,安能扶杖省中行。
過門驀有相看者,向道先生病宿酲。
虜哨無寧處,龍顏有隠憂。
未曾御戎服,已報走旃裘。
地拓黃河土,天燒赤壁舟。
奈何投柱斧,不待獻俘囚。
歲晚歸休老學庵,敢嗟白首滯周南。
在廷不欠禿翁一,開徑寧無益友三。
地豈長房之可縮,天非鄒衍所能談。
桓郎狹小膠師說,未必雄書遠過聃。
指法金針不許窺,笑他貧女織寒機。
謫仙曲奏調羹賜,之問詩成奪錦歸。
論定會盼銀信召,眷濃漫妬玉環肥。
溪邊鷗鷺偷相語,只怕先生又下磯。
傳來兩個詩翁像,吾制冠裳畧放他。
華似莊農加盛服,清于朝士賜香羅。
儒衣曾有髠鉗者,公袞其如跋疐何。
皂緣黃紽安且吉,不妨藉草更眠莎。
紛紛博局迭贏輸,孰是真儒孰盜儒。
履道宅佳多輦石,輞川亭巧恰臨湖。
可無詩喚劉郎和,偶有錢同鄭老沽。
卻笑吳兒拚命者,潮頭如屋靠腰壺。
圣世鳥巢可俯窺,乞身豈必避危機。
牛車徑駕史儋出,麟筆曾嘉季友歸。
迂叟相邀入真率,乖崖安肯慕輕肥。
山林深密云天遠,存闕心寧不可磯。
和扁過門千百輩,鄧先神妙七閩推。
非關玉枕方猶閟,自是金篦刮已遲。
天下豈無書未見,世間唯有老難醫。
綺裘寶馬相酬贈,未抵樗翁七字詩。
盛名豈敢儕三俊,痛飲猶堪入八仙。
屈指淳熙遺老少,到頭元祐幾人全。
松為明誤夭千歲,薰與蕕并臭十年。
立傳臣僚宜自愛,追懷此語一凄然。
抽還手板把隨如,甘向三家村卜居。
晚有絕詩題白下,早為選禮倡黃初。
難從楊子通奇字,卻羨祁公學草書。
國語一編可傳世,何妨左氏失明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