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厚后弟強甫韻 其六
歲晚歸休老學庵,敢嗟白首滯周南。
在廷不欠禿翁一,開徑寧無益友三。
地豈長房之可縮,天非鄒衍所能談。
桓郎狹小膠師說,未必雄書遠過聃。
歲晚歸休老學庵,敢嗟白首滯周南。
在廷不欠禿翁一,開徑寧無益友三。
地豈長房之可縮,天非鄒衍所能談。
桓郎狹小膠師說,未必雄書遠過聃。
年末回到老學庵中安閑度日,怎敢嘆息自己白發蒼蒼還滯留在南方。朝廷里不缺我這老頭子一個,開辟小路難道還招不來幾位益友。地方哪是費長房縮地術能縮短的,天也不是鄒衍能談論明白的。桓譚見識狹小拘泥于師說,未必他的雄文能遠遠超過老子。
歲晚:年末。老學庵:陸游晚年住所。
敢嗟:怎敢嘆息。白首:白發,指年老。滯周南:滯留南方,此處用司馬相如滯留周南典故,指自己不得志。
在廷:朝廷。禿翁:陸游自指。
開徑:開辟小路,指招攬朋友。益友三:多位益友。
長房:費長房,傳說能縮地。
鄒衍:戰國時陰陽家,善談天。
桓郎:指桓譚,東漢學者。膠師說:拘泥于老師的學說。
聃:老子,名李聃。
此詩是陸游晚年所作。他晚年退居家鄉,在老學庵中度過時光。此時他經歷了仕途的起伏,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便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學術、人生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晚年歸隱的淡泊心境和對學術的見解。其特點是用典豐富,借古喻今。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晚年詩歌風格更加沉穩、內斂,注重思想表達。
愁看秦川色,慘慘云景晦。
乾坤暫運行,品物遺覆載。
黃塵漲戎馬,紫氣隨龍斾。
掩泣指關東,日月妖氛外。
臣心寄遠水,朝海去如帶。
周德更休明,天衢佇開泰。
客來自江漢,云得雙大龜。
且言龜甚靈,問我君何疑。
自昔保方正,顧嘗無妄私。
順和固鄙分,全守真常規。
行之恐不及,此外將何為。
惠恩如可謝,占問敢終辭。
早歲慕五岳,嘗為塵機礙。孰知天柱峰,今與郡齋對。
隱嶙抱元氣,氤氳含青靄。云崖媚遠空,石壁寒古塞。
漢皇南游日,望秩此昭配。法駕到谷口,禮容振荒外。
焚柴百神趨,執玉萬方會。天旋物順動,德布澤霶霈。
講武威已耀,學仙功未艾。黃金竟何成,洪業遽淪昧。
度世若一瞬,昨朝已千載。如今封禪壇,唯見云雨晦。
長望哀往古,勞生慚大塊。清暉幸相娛,幽獨知所賴。
寒城春方正,初日明可愛。萬殊喜陽和,余亦荷時泰。
山色日夜綠,下有清淺瀨。愧作拳僂人,沈迷簿書內。
登臨嘆拘限,出處悲老大。況聽郢中曲,復識湘南態。
思免物累牽,敢令道機退。瞞然誦佳句,持此秋蘭佩。
賞心無遠近,芳月好登望。
勝事引幽人,山下復山上。
將尋洞中藥,復愛湖外嶂。
古壁苔入云,陰溪樹穿浪。
誰言世緣絕,更惜知音曠。
鶯啼綠蘿春,回首還惆悵。
古昔有遺嘆,所嘆何所為。
有國遺賢臣,萬事為冤悲。
所遺非遺望,所遺非可遺。
所遺非遺用,所遺在遺之。
嗟嗟山海客,全獨竟何辭。
心非膏濡類,安得無不遺。
東川詩友合,此贈怯輕為。
況復傳宗近,空然惜別離。
梅花交近野,草色向平池。
儻憶江邊臥,歸期愿早知。
三徑何寂寂,主人山上山。
亭空簷月在,水落釣磯閑。
藥院雞犬靜,酒壚苔蘚班。
知君少機事,當待暮云還。
結綠處燕石,卞和不必知。所以王佐才,未能忘茅茨。
罷官梁山外,獲稻楚水湄。適會傅巖人,虛舟濟川時。
天網忽搖頓,公才難棄遺。鳳凰翔千仞,今始一鳴岐。
上馬指國門,舉鞭射書帷。預知大人賦,掩卻歸來詞。
天子方在宥,朝廷張四維。料君能獻可,努力副疇咨。
舊友滿皇州,高冠飛翠蕤。相逢絳闕下,應道軒車遲。
高侯秉戎翰,策馬觀西夷。方從幕中事,參謀王者師。
賈生去洛陽,焜耀琳瑯姿。芳名動北步,逸韻陵南皮。
肅肅舉鴻毛,冷然順風吹。波流有同異,由是限別離。
漢塞隔隴底,秦川連鎬池。白云日夜滿,道里安可思。
夢想浩盈積,物華愁變衰。因君附錯刀,送遠益凄其。
四海各橫絕,九霄應易期。不知故巢燕,決起棲何枝。
僻陋病者居,蒿萊行逕失。
誰知簪紱貴,能問幽憂疾。
珂聲未駐門,蘭氣先入室。
沉疴不冠帶,安得候蓬蓽。
清揚去莫尋,離念頃來侵。
雀棲高窗靜,日出修桐陰。
枕上憶君子,悄悄唯苦心。
白露蠶已絲,空林日凄清。
寥寥晝扉掩,獨臥秋窗明。
寶字比仙藥,羽人寄柴荊。
長吟想風馭,怳若升蓬瀛。
祿微賴學稼,歲起歸衡茅。
窮達戀明主,耕桑亦近郊。
夜來霽山雪,陽氣動林梢。
蘭蕙暖初吐,春鳩鳴欲巢。
蓬萊時入夢,知子憶貧交。
下客無黃金,豈思主人憐。
客言勝黃金,主人然不然。
珠玉成彩翠,綺羅如嬋娟。
終恐見斯好,有時去君前。
豈知保忠信,長使令德全。
風聲與時茂,歌頌萬千年。
東南三千里,沅湘為太湖。
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
嬰孩寄樹顛,就水捕鷠鱸。
所歡同鳥獸,身意復何拘。
吾行遍九州,此風皆已無。
吁嗟圣賢教,不覺久躊躕。
銀角桃枝杖,東門贈別初。
幽州尋馬客,灞岸送驢車。
野飯秋山靜,行衣落照余。
燕南群從少,此去意何如。
聞道收宗廟,鳴鑾自陜歸。
傾都看黃屋,正殿引朱衣。
劒外春天遠,巴西敕使稀。
念君輕世亂,匹馬向王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