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幼安使君
平生清德畏人知,豈弟真宜作吏師。
日飲無何方得計,民歌來暮卻成思。
何妨道守催科拙,自是穰侯見事遲。
天與一窗供燕坐,烏墩山好助公詩。
平生清德畏人知,豈弟真宜作吏師。
日飲無何方得計,民歌來暮卻成思。
何妨道守催科拙,自是穰侯見事遲。
天與一窗供燕坐,烏墩山好助公詩。
您一生品德高潔,生怕為人所知,和藹可親真適合做官吏的表率。天天飲酒不知用的什么辦法,百姓歌頌您的到來,如今卻只能思念。不妨說您催收賦稅笨拙,本就是穰侯見識遲鈍。上天給您一扇窗供您閑坐,烏墩山景美能助您詩興。
清德:高潔的品德。
豈弟(kǎi tì):同“愷悌”,和樂平易。
來暮:《后漢書·廉范傳》記載廉范做蜀郡太守,百姓歌頌“廉叔度,來何暮”,后用來表示地方官德政被百姓懷念。
催科:催收租稅。
穰侯:戰國時秦國大臣魏冉,這里可能借指不理解幼安使君做法的人。
燕坐:閑坐。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作者在友人幼安使君任職期間,有感于其為官品德和遭遇而作,可能當時幼安使君因不擅長催科等事受到一些誤解。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幼安使君的清德和為官之道。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表達含蓄而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為官品德的推崇。
濛濛隔水幾行竹,
暗暗籠煙并是梅。
微影模糊聲犖確,
是誰攜屐踏花來。
鼓板鐘魚徹曉喧,
誰云方外事蕭然。
窗間日暮寒煙重,
未到齋時我正眠。
廿載春秋度若夢,浪淘風顛喜相逢。
煙塵仆仆先憂苦,霜霧重重后樂窮。
冷酒入腸成熱淚,狂濤過目啟浩胸。
明朝再飲富春水,江上垂釣學嚴公。
十年難弟未知音,七處征心可見心。何似卷堂聊散去,任他魚鳥各飛沉。
蓮花采去覓淤泥,覿面張拳轉更迷。了得本來無染意,眼前何境不菩提。
毋勞九品憶蓮臺,也莫棲棲代世哀。一念不生真體凈,圓通大士應聲來。
莫把塵心惹世塵,阿私十格尚沉淪。那知梵釋諸天位,原是靈山九地人。
今日都無病,重陽倏又過。
濁醪常醉好,佳菊未開多。
豈必皆時節,焉容不嘯歌。
一樽二三友,風雨奈予何。
折檻焚魚句獨工,參祥學道跡雙融。閑來幾捆牛腰卷,醉后千村驢背風。小過舊知惟硯北,同人新興在江東。即今握手春明里,不擬人間問轉蓬。
籬菊花繁九月秋,去年有客賦同游。文章海內無雙手,公望詞林最上頭。狎主齊盟鄰友在,朅來燕市酒徒留。蜀箋欲買三千葉,鈔取新詩慰老眸。
殿門嚴鼓發,萬灶撤周廬。
絕壁成馳道,堅冰過屬車。
后塵詢父老,初日指村墟。
共識三驅意,何勞《諫獵書》。
殘山剩水冷斜暉,獨向西風淚滿衣。
皂帽藜床成底事?全家遼海管寧歸。
佳節金吾全不禁,鰲山處處斗鮮妍。
笙歌地覺春如海,鐙火人忘月在天。
醉酒歡聲聞比戶,拋毬雅戲樂韶年。
歸家姊妹馀喧笑,猜謎傳來五色箋。
柳梢斜掛月如丸,
照水搖搖頗耐看。
欲寫真容無此鏡,
不難捉影捕風難。
札齊豆架札松棚,分付奚童趁老晴。
有酒先為花作壽,無牛猶幸筆能耕。
當車當肉齊顏觸,茍合茍完衛子荊。
最喜隔墻家廟近,不時數典孝思生。
柳思花情,湖山應怪,先生又來。想舊時談舌,依然解使,六丁奔走,驅斥風雷。翠袖傳觴,金貂換酒,痛飲何妨三百杯。人間世,算謫仙去后,誰是天才。
碧窗畫鼓船齋。胸次與乾坤一樣開。試云間招手,下呼馀子,逡巡去矣,但覺塵埃。若是花時,無風無雨,一日須來一百回。教人道,看玉山自倒,不用相推。
碧泓白石偃樛枝,
愛水嫌風老更低。
潭影中間龍影臥,
一山好處沒人題。
君如春柳我如松,晚歲重逢意愈通。
日日公馀搜理窟,時時史暇樂談叢。
友朋罕有心相照,兄弟惟應姓不同。
此別未知何日見,摻袪無語對西風。
長信宮中日影稀,
終南山外白云微。
閒情不買相如賦,
泉水歌殘又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