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蹕雜記二首 其一
殿門嚴鼓發,萬灶撤周廬。
絕壁成馳道,堅冰過屬車。
后塵詢父老,初日指村墟。
共識三驅意,何勞《諫獵書》。
殿門嚴鼓發,萬灶撤周廬。
絕壁成馳道,堅冰過屬車。
后塵詢父老,初日指村墟。
共識三驅意,何勞《諫獵書》。
宮殿門口響起莊嚴的鼓聲,周圍營帳的士兵開始撤崗。原本的絕壁開辟成了行車的道路,堅冰上駛過隨行的車輛。跟在后面詢問當地的父老鄉親,初升的太陽正照著村莊。大家都明白皇帝狩獵是遵循古制,又哪用得著像司馬相如那樣進獻《諫獵書》呢。
隨蹕(bì):跟隨皇帝出行。蹕,帝王出行時清道,禁止行人來往,后泛指帝王出行的車駕。
嚴鼓:急促的鼓聲。
周廬:皇宮周圍警衛所住的房子。
馳道:古代供君王行駛車馬的道路。
屬車:帝王出行時的隨從車輛。
三驅意:古代王者田獵之制,謂田獵時須讓開一面,三面驅趕,以示好生之德。
《諫獵書》:指司馬相如曾上《諫獵書》,勸阻漢武帝打獵。
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跟隨皇帝出行狩獵期間。在古代,皇帝出行狩獵是一項重要活動,既帶有軍事訓練性質,也有遵循古制、展現權威的意義。作者隨行過程中,觀察到皇家出行的場面以及與民間的互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皇帝出行狩獵活動的肯定。其突出特點是將皇家出行的宏大場面與民間生活結合描寫。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活動和文人對皇家活動的態度。
五十五時官早休,即今七十復何求。
亦思稍為兒孫計,政恐深貽祖父羞。
豈不憶家良有說,偶然得酒更無憂。
諸公富貴新桃版,我是春前舊土牛。
諸老非前日,吾宗有若人。
大圭全粹質,勁柏挺長身。
倉卒完鄉縣,艱難寢戰塵。
深慚銘筆短,未足永堅珉。
??笄宵衣,古士婦服。
高髻云鬟,叔季之俗。
繄是丹青,間以冠髽。
孰為主婦,果蘇蕙耶。
十載離鄉邑,言歸理舊鋤。
僅憐空宅在,半駭近鄰無。
古廟叢枯木,寒宵吠訓狐。
兵余有乖氣,春色亦荒蕪。
已近江南煮酒天,單衣時節更重綿。
女郎鬬草頻呵手,老子看花剩聳肩。
歸燕迎風簾外語,新鵝怯水岸間眠。
雪如柳絮絮如雪,醉眼難禁故放顛。
先生誰解與傳神,寫向吾詩似亦親。
文字老坡真學士,豐姿太白謫仙人。
明庭瑞彩陳圭璧,治世奇祥出鳳麟。
一道澄清非所凂,湖山暫此岸綸巾。
是身猶廈屋,下棟乃上宇。一旦賀燕雀,千關庇風雨。
輪奐易翚飛,難致礎上柱。桓楹一以植,次第萬厥戶。
尼父早志學,更加歲十五。生知幼至壯,始以此自許。
父師宿培壅,忍作籧篨俯。貞固軀峙干,幸不夷左股。
立斯以行斯,萬里在接武。務本果焉頼,腸書飽撐拄。
神奇臭腐變窮通,宇宙紛紜醉眼中。
鄧禹第堪文學掾,劉歆早作國師公。
干戈世故千岐異,禮樂民彝萬古同。
造化豈應全聵聵,秋來依舊有西風。
衰懶新詩少,芳菲急景過。
來牟初餠餌,科斗已笙歌。
獨幸閑扃戶,誰方遠荷戈。
隔墻落金彈,但避勿誰何。
之子酒所,龍蛇揮掃。
清風拂硯,明月視稿。
佳思涌出,傍觀驚倒。
豈不有學,升之曰造。
維岳武穆王,復讎議不合。老檜賣中原,神龍困蟻??。
維孟忠襄公,緩兵策弗納。清之三京師,萬眾死者卅。
??黨梗國論,孰與噬而嗑。世事可流涕,循至虞不臘。
秦鄭兩奸駔,百年棺已闔。骨朽遺臭在,厥后極茸阘。
岳氏家幾傳,陽羨溪山市。故書三萬卷,金石爛模搨。
孟氏神童孫,卜宅占苕霅。詩聲鸞鳳鳴,眾作掃蛙蛤。
猗歟先王公,百戰動摧拉。身在國庶幾,心與天響答。
造物報勛裔,縱未黃其合。各各神仙姿,不受塵土雜。
臭味崇芝蘭,情誼篤鶼鰈。著我珠玉間,鬢蓬愧衰颯。
冷話暗燈火,清宴倒壺榼。時憑城邊樓,同望湖外塔。
二豪馬蹄花,春堤厭蹴踏。而我枯如僧,山肩一破衲。
未甘脫儒冠,蕭寺求掛搭。終不望漢廷,安車聘申蓋。
顧獨喜結交,勿疑朋簪盍。同道脗漆膠,開誠去梔蠟。
將相棨戟門,六轡駕群??。七十返初服,無復韨韎韐。
豈其珠履中,不許青鞋靸。
修善過如修亭館,種德高于種花木。
四時芳菲人不知,蜂猶有鼻蝶有目。
公心一寸春萬宇,好事如麻不計斛。
將相富貴世不少,鐘鳴夜行鼎折足。
我公之游追張良,我公之隠勝梅福。
猶憶妙年伐鬼國,二師擊宛騎斬郁。
獨樂先生五畝園,大庇寒士萬間屋。
圖形已上功臣閣,投老未數王官谷。
千葩萬卉春晝長,范蠡西施著膏沐。
錦天繡地香中醉,漢相政窘千金牘。
一品閑身釋袞衣,萬古芳名垂汗竹。
紅霞蒸處幾東風,會見瑤池三度熟。
猿鶴閑朋友,知予近況無。
春游靴露指,夜讀燭燃須。
醉苦鄰僧強,饑從小仆逋。
山農來賣筍,與米當青蚨。
平生無嗜好,有地種花看。
萬玉梅成列,千金菊作團。
秋宜鴻后冷,春惜燕前寒。
更喜薰風好,青青筍上竿。
今日都無病,持杯得自如。
空行萬里路,枉讀一生書。
可奈多魔障,真當棄腐余。
休官十六載,此計未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