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立
山隔湖邊路,人棲柳下扉。
船從幾席過,燕掠水波飛。
鳥亦昏才定,牛知晚自歸。
幽人常暝立,日日到斜暉。
山隔湖邊路,人棲柳下扉。
船從幾席過,燕掠水波飛。
鳥亦昏才定,牛知晚自歸。
幽人常暝立,日日到斜暉。
山巒隔開了通向湖邊的路,有人棲息在柳樹下的柴門前。小船從身邊幾案旁劃過,燕子掠過水波飛翔。鳥兒到黃昏才安定下來,牛知道天色晚了自己就回家。隱居的人常常在黃昏時站立,天天直到夕陽西下。
扉:柴門。
幾席:幾和席,泛指近處。
幽人:隱居的人。
斜暉:傍晚西斜的陽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詩人處于鄉村環境,可能是在隱居生活中,被鄉村傍晚的寧靜美好所觸動而創作此詩,展現了其遠離塵世喧囂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傍晚的寧靜之美,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它生動展現了鄉村生活場景,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生活的追求,在描繪鄉村田園題材的詩詞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清曠亭邊雁欲回,南湖分浪入城來。
空山過臘猶藏雪,野岸先春已放梅。
三徑未歸聊自適,一尊尋勝每同開。
如今試想長松下,玉麈高談豈易陪。
南風夜發吹孤舟,起視北極星辰稠。
曉開征帆破長浪,挾以兩櫓當中流。
松門東面見廬阜,其上少日煙氣浮。
舟人指我極四望,黑處無底蛟龍湫。
櫧溪左蠡信浩蕩,兩涘若粒分岡丘。
落星囷囷孰可狀,清漢夜獨垂牽牛。
故人曾期此同載,舍櫂直抵云山游。
念今五載負斯語,心獨動蕩風中斿。
況聞肥遯須山在,早時事力胡能謀。
所嗟親老食未足,安得一畝操鋤耰。
此言此笑吾此取,非子世孰吾相投。
今諧與子脫然去,亦有文字歌唐周。
丞相事唐室,獨馳三絕名。家世在圖史,詩書傳后生。
郎位逮流澤,出令箴輩驚。歲暮營燕坐,高居遺世情。
翠竹帶書幌,青山臨酒觥。已使襟韻適,況聞吟誦聲。
自可化鄉里,豈唯門戶榮。果有過庭子,穎然材思精。
抱璞已三獻,驚人當一鳴。風義故常在,茲堂非偶成。
飛光洗積雪,南山露崔嵬。長淮水未綠,深塢花已開。
遠聞山中泉,隠若冰谷摧。初誰愛蒼翠,排空結樓臺。
??架梁棟,輝輝刻瓊瑰。先生鸞鳳姿,未免燕雀猜。
飛鳴失其所,徘徊此山隈。萬事于人身,九州一浮埃。
所要挾道德,不愧丘與回。先生逐二子,誰能計垠崖。
所懷雖未寫,所適在歡咍。為語幕下士,殷勤羞甕醅。
滿眼青山更上樓,偶攜閑客此閑游。
飛花不盡隨風起,野水無邊帶雨流。
懷舊有情惟社燕,忘機相得更沙鷗。
黃金駟馬皆塵土,莫靳當歡酒百甌。
大亭孤起壓城顛,屋角峨峨插紫煙。
濼水飛綃來野岸,鵲山浮黛入晴天。
少陵騷雅今誰和,東海風流世謾傳。
太守自吟還自笑,歸來乘月尚留連。
小桐才幾尺,氣壓百歲樗。
雨露意未飽,風月韻已孤。
鳳凰肯寂寞,燕雀空踟躕。
天地有和氣,想為桐之腴。
我愿刳作琴,獻上九重居。
坐使薰風還,雖死骨不枯。
子明高誼眾人知,苗裔清材世所推。
詩作士林夸刻燭,賦成天路喜同時。
豈當白首淹風力,自合青云縱羽儀。
北部經營應不久,玉階朝夕是歸期。
集賢自笑文章少,為郡誰言樂事多。
報答書題親筆硯,逢迎使客聽笙歌。
一心了了無人語,兩鬢蕭蕭奈老何。
還有不隨流俗處,秋毫無累損天和。
林泉無價自由身,韁鎖登臨趣未真。
望處好山俱得力,夜應明月不孤人。
任從心外煩于蟻,長對樽中別有春。
當日若知風物勝,定移雞犬過江濱。
一番雨熟林間杏,四面風開水上花。
岸盡龍鱗盤翠筿,溪深鰲背露晴沙。
隴頭刈麥催行馌,桑下繰絲急轉車。
總是白頭官長事,莫嫌粗俗向人夸。
危亭俯絕岸,漢水望天表。
遙源瀉金穴,高浪灌朱鳥。
紆余轉荊楚,萬里合浩渺。
誰知嶓冢下,悸然如帶小。
駑駘不下廏,騏驥行萬里。
勞逸誰為多,芻豢復誰美。
天機信其宜,人事亦何恥。
世無王樂徒,駿骨或空死。
祇園隠城角,開軒極幽邃。
日影轉不到,居常抱秋氣。
余茲度炎燠,一局忘萬事。
擾擾門外人,誰知此中意。
蜀客向何處,欲觀浙江潮。
艤舟吳門柵,況會故人招。
置酒吳亭上,無人吹紫簫。
浩觀萬物變,颯爾生涼飆。
遂恐時節晚,芳蘭從此凋。
功名竟安在,富貴空寥寥。
鴻鵠舉千里,鸞鳳翔九霄。
胡為蓬蒿下,日夜悲鷦鷯。
車馬夕已還,行人亦飄飖。
浩然滄海志,寂寞守空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