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明為道卿畫竹間梅
我作東窗竹外開,斷魂香自雪邊來。
細尋水墨圖中意,似對檀欒塢里梅。
筆下懸知有冰玉,胸中元自少風埃。
可憐能事王摩詰,解令春從一笑回。
我作東窗竹外開,斷魂香自雪邊來。
細尋水墨圖中意,似對檀欒塢里梅。
筆下懸知有冰玉,胸中元自少風埃。
可憐能事王摩詰,解令春從一笑回。
我在東窗之外開辟了一片竹林,那令人心醉的香氣從如雪的梅花邊飄來。仔細探尋這水墨畫作中的意趣,仿佛對面就是檀欒塢里的梅花??催@筆下想必繪出了冰清玉潔的神韻,畫家胸中本就少有塵世的塵埃??上巧瞄L繪畫的王摩詰,也能讓春天隨著這一笑而回歸。
東窗:東邊的窗戶。
斷魂香:形容香氣濃郁,令人陶醉。
雪邊:指梅花像雪一樣潔白。
檀欒塢:泛指有竹子的地方,檀欒形容竹子秀美的樣子。
冰玉:比喻人的品格高尚,這里指畫中梅竹的高潔神韻。
風埃:指塵世的塵埃,比喻世俗的紛擾。
王摩詰:即王維,唐代著名詩人、畫家,擅長山水畫。
解令:能夠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畫家張元明為道卿畫了一幅竹間梅的水墨畫,詩人看到這幅畫后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較為注重文人之間的書畫交流和藝術創作,詩人可能與畫家交往密切,對其畫作十分欣賞。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畫家張元明的畫作,突出了畫中梅竹的高潔神韻和畫家的高雅品格。其特點是通過對畫作的描寫和想象,營造出優美的意境,表達了深刻的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書畫藝術的喜愛和推崇。
綠樹陰濃處處蟬,
溪山如畫晚晴天。
烹茶趺坐西巖上,
閒看遙村起暮煙。
衲僧門下,活路通天。
腳頭腳底,能方能圓。
照顧踏破常住磚。
雨滴長門秋夜長,
愁心和雨到昭陽。
淚痕不學君恩斷,
拭卻千行更萬行。
行似蝸牛常戴屋,閒如鷗鳥不驚塵。一竿臨水非關釣,知是蒲江放鴨人。
綠云無縫種芙蕖,香噴虬枝二百株。坐我畫中還著眼,秋風一角剪西湖。
三十年來此夜無,酒醒應是月生初。定知魂夢薰香透,一勺東湖總不如。
湖樓三日雨陰晴,飽聽跳珠葉葉聲。只欠桂叢一宵月,吹香灑雪送人行。
何處春來早,光風入九門。
未翻池荇翠,先著壁椒溫。
夕陽催客早登程,握手停杯淚欲傾。
十里晚風吹鬢影,一江春水化離情。
帆開煙樹冥濛走,潮落魚龍浩蕩行。
卻恨不如堤畔柳,隨君直到武昌城。
太原公子方隸軍,藥師卻渡黃河津。
津頭蕭蕭風雪暮,亦是尋常行路人。
驚龍怒虎易形似,難畫英雄當此際。
常山太華隱欲動,千尺光芒垂至地。
短衣長劍奇仿佛,妙處胸中如有物。
赤云敢擊天子氣,黃金待鑄通侯骨。
嗚呼丈夫古來抱奇詭,宛轉幾人巖下死!
射鉤倘惡晉公子,驊騮又死鹽車底。
秋至誰先省,看行朝、畢羅頒下,夏時猶準。裊裊風將涼一味,付與湯官管領。卻撫得、銀床片影。撫序易生長年感,聽哀蟬、還憶蓮花餅。包袖熱,莫教冷。
流民織路無人振。忍回思、承平士女,剪楸簪勝。上苑蟲文分明驗,凄絕壺飧從徑。況旅食、飄零難定。角黍花糕年年事,對舊京、內樣滋悲哽。牙齒缺,且留饤。
佩刀憐獨往,鼓棹別溪陰。
每吐驚人語,長虛出世心。
浮生懷五岳,結客散千金。
策馬咸陽道,能無念竹林。
鹖冠凋敝亦何求,蓬累那堪憶壯游。函谷風煙存趙璧,中原星斗散吳鉤?;搓幾苑Y身策,越石今為繞指柔。莫訝唾壺頻擊碎,秋風驥老不勝愁。
大鵬何意九霄摶,且學鷦鷯善避丸??v謂置身高處易,亦知行路古來難。計然不惜千金失,茍變誰憐二卵殘。薄祿主恩常自給,高堂無恙勸加餐。
蕭齋秋靜,甚飛來、詞句豪端露潔。惜少紅牙低按拍,令我詩情飛越。和靖梅花,廉夫鐵笛,雅韻秋潮咽。伊人宛在,一尊遙對清樾。
回憶海國船唇,山城馬背,勝友浮云滅。二十年來文字會,誰擅鄭虔三絕。綺歲驚才,停云按譜,未許豪情歇。知音可作,千秋共此明月。
宦游非所安,舉足常徊徨。官事似馬曹,自謂真漫郎。猶慚上官前,簪裳久低昂。歸輒痛掃溉,草木有幽香。但令眼中青,不問眉間黃。
何期逢故侯,一見心清涼。揚袂指鄉國,矯翼西南翔。危言氣崢嶸,高懷涕淋浪。更憐凡草木,欲置桃李場。作詩借光輝,此意寧可忘。
志士身許國,夫豈慕高爵。感慨九重恩,領受千里托。安邊志獲就,解印良亦樂。厚祿棄千鐘,壯氣橫六幕。
造朝吐奇論,投合期契鑰。終焉謾喋喋,遠意誰領略。琳館返高臥,鈴齋休畫諾。擬尋一畝宮,未辦千金橐。
松楸已在眼,阡陌想交錯?;仡^長安日,傾心比葵藿。
出城江水大,雨歇開夕陽。程生攜妻子,歸去東臺場。
輕舟入浦煙,風起芙蓉香。去者方愉悅,送者忽徬徨。
宿昔舊茅屋,與君同一鄉。海潮漂里巷,親友半流亡。
家有臥病妻,秋月夜正長。蕩子貧不返,望望涕沾裳。
即不疲行役,何方作逸民。
風林搖入暮,沙水咽迷津。
遠灶翻芻狗,低篷仰杞人。
江邊如禿節,可共雁來賓。
無心游此國,
有心復宋國。
有心無心中,
通天路頭活。
拄杖頭邊挑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