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故人留題
桃李無言對斜日,可堪回首一凄然。
子云投閣知何在,太白騎鯨已上天。
春蚓秋蛇留敗壁,金鉤玉帶鎖寒煙。
人行古木橫塘路,門掩長江上水船。
桃李無言對斜日,可堪回首一凄然。
子云投閣知何在,太白騎鯨已上天。
春蚓秋蛇留敗壁,金鉤玉帶鎖寒煙。
人行古木橫塘路,門掩長江上水船。
桃李默默無語地對著西斜的太陽,怎能忍心回首往事,心中一片凄涼。揚雄投閣的地方如今在哪里,李白騎鯨早已升天而去。墻壁上那些拙劣的字跡如春天的蚯蚓、秋天的蛇,金鉤玉帶也被寒煙籠罩。人行走在古木旁的橫塘路上,門掩著長江中逆水上行的船只。
桃李無言:出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里指桃李默默無語。
子云投閣:子云是揚雄的字,王莽時揚雄因事牽連,從天祿閣上跳下。
太白騎鯨:李白號青蓮居士,傳說他醉后騎鯨升天,這里指李白去世。
春蚓秋蛇:形容書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跡。
金鉤玉帶:可能指華麗的裝飾或珍貴的物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看到一些舊跡、回憶起故人時有感而發。當時或許社會處于變遷之中,詩人目睹人事興衰,從而寫下此詩表達對故人的懷念和對世事變化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懷人,通過描寫眼前之景和運用典故,抒發對故人的思念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其特點是意境凄涼,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歷史的思考。
恬然如一夢,分竹守長安。
去日冰猶壯,歸時花未闌。
風光經目少,惠愛及民難。
可惜終南色,臨行子細看。
路入禪關僻,僧迎取衲披。
自憐重到此,還憶舊游時。
泉石清虛境,松筠古老姿。
問師從此別,鶴駕幾回知。
江湖一別歲經旬,攜手重游上苑春。
華發滿頭猶未仕,少年得意果何人。
利名機淺貧奚恤,道義交深老益親。
清世懷文終有用,窮途寧久困無津。
昨朝景氣如暑天,僮仆流汗衣裘單。
安知向晚暴風作,一變陽春成大寒。
此時結友尋名山,伶俜徒步水石間。
棘刺罥衣行路難,枯藤壽柏同攀援。
驚沙擊眼百箭攢,時得閉爍窺林巒。
景仁年長力更孱,牽衣執手幸不顛。
仍聞旁谷有伏虎,賴得與君俱早還。
飛錫指湓城,秋風一衲輕。
溪云隨晚渡,嶺月伴晨征。
敏思登臨發,空談舉動明。
他時二林會,名字繼融生。
洛邑牡丹天下最,西南土沃得春多。
一城奇品推安國,四面名園接月波。
山相著書稱上藥,翰林弄筆作新歌。
人間朱粉無因學,浪把菱花百徧磨。
京洛春何早,憑高種嶺梅。
紛披百株密,爛漫一朝開。
青女工黏綴,霜娥巧剪裁。
昆山云滿谷,蓬堵浪成堆。
勢擁樽前合,香從席下來。
蜺旌羾天起,練甲洗兵回。
不使光風散,曾無夜色催。
人稠衣馥郁,地狹舞徘徊。
民服召公化,時推何遜才。
淹留文酒樂,璧月上瑤臺。
楹宇當年誰教育,榜題今日侈恩章。
詩書有道傳家法,綸綍無私及義方。
肯構新基人共羨,萬趍子舍自生光。
喧闐里闬容千騎,盡看承顏拜壽觴。
九閽大壞一木支,勢知不可誠不欺。商之三仁異所歸,死諌不欲狂囚為。
賢哉萬世忠臣師,比干而已前其誰。諌不當顯何所持,忠必愛君無拂辭。
帝舜載賡歌康隳,風雅比興陳盛衰。君賢臣圣流書詩,光華榮輝同葳蕤。
扶起不欲憂顛危,剖心血頸鼎鑊糜。此意不獨在一時,死者一傳星日垂。
猶有佞人乘其機,順正逢惡稱諷規。甘言好語解人頤,如鼷食角寢不觜。
聰明蔽密蔀莫知,微干之節世亦疑。章華非不窮峩巍,姑蘇一同宗社移。
名與土滅埽無遺,但為世鑒那足譏。茲臺巍巍存遺基,尚覺清風灑肝脾。
妖狐狡兔不敢依,飛沙落日予心悲。
屬城窮僻地,攬轡徧周流。
弊政已更化,名山不廢游。
鳴騶留谷口,輕屐歷巖幽。
聚看官儀者,相扶半白頭。
仁政如慈父,蒲人得所依。
教條前后接,風跡古今稀。
試郡才書最,還朝必奮飛。
西臺舊班列,猶望繡衣歸。
先生吏隱寄南昌,千里來尋物外鄉。
汲水尚憐春井渫,藏丹猶發夜壇光。
鶴歸華表人何在,犬吠云深日自長。
我擬重來訪遺跡,手搘笻杖少徜徉。
羈旅迫歲晚,班毛混滿簪。
游無果下馬,坐乏囊中金。
塵漲風聲滿,天昏雪氣深。
幸聞清論數,竟日解悲吟。
邶詩詠凱風,以成孝子志。鄭人復君母,傳稱能錫類。
中郎常有懷,生不識所恃。登朝雖厚祿,當食每忘饋。
念昔鞠育勞,嗟今出處異。倚門豈不待,兩求終莫致。
乳烏思反哺,哀鳴自垂翅。百草搖春暉,寧無謝生意。
灑血向穹壤,解組出臺寺。馳驅咸雍郊,歷訪經行地。
至行感神明,精神通夢寐。悠悠大道傍,親息忽相值。
紫綬拜北堂,白頭歸長嗣。悲忻敘契闊,恍如隔生事。
四紀世路殊,一朝板輿侍。茲事昔未有,聞者共驚喟。
帥守為之言,詔趣還官次。當年二千石,寵名非所利。
仕或便鄉關,安用竹符使。蒲中母家近,自屈為倅貳。
受命慰慈顏,騰裝愜歸思。既徇報德心,亦安效官智。
觴以萬壽薦,衣成五彩戲。無復興寒泉,何須賦大隧。
令人及圣善,孝慈兩不匱。贈言述高風,庶用激忠義。
木秀風所折,膏明自煎然。
折固理之必,明性其可遷。
趨向人各異,公議日月懸。
開言死不測,喑噤貴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