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毗山吳約仲曠遠亭一首
追思五十年前夢,山壓平湖水次門。
白鷺未慚公子貴,青松不屈大夫尊。
文辭樸凸推鼻祖,標置孤高到耳孫。
更喜新亭名意好,吳郎清峻芮郎溫。
追思五十年前夢,山壓平湖水次門。
白鷺未慚公子貴,青松不屈大夫尊。
文辭樸凸推鼻祖,標置孤高到耳孫。
更喜新亭名意好,吳郎清峻芮郎溫。
追憶五十年前的如夢往事,山巒壓著平湖,水濱緊挨著城門。白鷺不比公子低下而有愧,青松如不屈的大夫般令人尊敬。文辭質樸獨特可推為鼻祖風范,品格孤高一直傳承到后世子孫。更欣喜新亭名字寓意美好,吳郎清正嚴峻,芮郎溫和寬厚。
水次:水邊,水濱。
慚:有愧于。
樸凸:質樸獨特。
標置:品評,此處可理解為品格。
耳孫:泛指遠代子孫。
清峻:清正嚴峻。
溫:溫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追思五十年前夢可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了較長時間后,重臨此地,看到新亭而有感而發。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詩人有閑情對人文景觀和人物品格進行品評。
這首詩主旨是追思過往、贊美高尚品格與新亭的美好寓意。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運用巧妙,語言質樸且表意深刻。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審美情趣。
劄劄機聲曉復晡,
眼穿力盡竟何如。
美人一曲成千賜,
心里猶嫌花樣疏。
碧巖深洞恣游遨,
天與蘆花作羽毛。
要識此來棲宿處,
上林瓊樹一枝高。
旌旗赴天臺,
溪山曉色開。
萬家悲更喜,
迎佛送如來。
送人多折柳,唯我獨吟松。
若保歲寒在,何妨霜雪重。
森梢逢靜境,廓落見孤峰。
還似君高節,亭亭鮮繼蹤。
一幅輕綃寄海濱,
越姑長感昔時恩。
欲知別后情多少,
點點憑君看淚痕。
地枕吳溪與越峰,
前朝恩錫靈泉額。
竹林晴見雁塔高,
客有經年說別林,
落日啼猿情脈脈。
經旬因雨不重來,門有蛛絲徑有苔。
再向白蓮亭上望,不知花木為誰開。
翩翩歸盡塞垣鴻,隱隱驚開蟄戶蟲。
渭北離愁春色里,
多謝賢侯振吾道,免令搔首泣途窮。
靈山一峰秀,岌然殊眾山。
盤根大江底,插影浮云間。
雷霆常間作,風雨時往還。
象外懸清影,千載長躋攀。
玉甃垂鉤興正濃,
碧池春暖水溶溶。
凡鱗不敢吞香餌,
知是君王合釣龍。
別后相思鶴信稀,
郡樓南望遠峰迷。
人歸仙洞云連地,
方平車駕今何在,
常苦塵中日易西。
常恨清風千載郁,洞天令得恣游遨。
松楸古色玉壇靜,
分明有個長生路,休向紅塵嘆二毛。
衡門寂寂逢迎少,
不見仙郎向五旬。
莫問龍山前日事,
菊花開卻為閑人。
瓜步妖氛滅,昆岡草樹青。
終朝空望極,今日送君行。
報政秋云靜,微吟曉月生。
樓中長可見,特用滅離情。
重嘆梅花落,非關塞笛悲。
論文叨接萼,末曲愧吹篪。
枝逐清風動,香因白雪知。
陶鈞敷左悌,更賦邵公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