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維心謝沈尚書惠筆一首
書生磨吻鉛刀铦,君家手筆不退尖。
琢成秀句奪天巧,平揖鮑謝奴高錢。
郊寒島瘦復可哂,漢風楚國真能兼。
胸中疾邪茹不吐,但覺忿氣生虬髯。
叵堪陳壽書漢實,毫端有口可得箝。
尚書昔侍金華講,論議凜凜秋霜嚴。
曾將一字竊魯史,未用三語求阮瞻。
分君賜筆助清峭,雕犀鏤象光出奩。
如吾樸遫豈足數,半世翰墨徒心潛。
老去文章讀不入,編帙散亂如投簽。
因君窮討默自愧,僻魯成痼何時砭。
須要盡見君家書,槁死不嘆周南淹。
更從湘東覓金管,賞激忠孝祛奸??。
書生磨吻鉛刀铦,君家手筆不退尖。
琢成秀句奪天巧,平揖鮑謝奴高錢。
郊寒島瘦復可哂,漢風楚國真能兼。
胸中疾邪茹不吐,但覺忿氣生虬髯。
叵堪陳壽書漢實,毫端有口可得箝。
尚書昔侍金華講,論議凜凜秋霜嚴。
曾將一字竊魯史,未用三語求阮瞻。
分君賜筆助清峭,雕犀鏤象光出奩。
如吾樸遫豈足數,半世翰墨徒心潛。
老去文章讀不入,編帙散亂如投簽。
因君窮討默自愧,僻魯成痼何時砭。
須要盡見君家書,槁死不嘆周南淹。
更從湘東覓金管,賞激忠孝祛奸??。
書生磨利嘴唇如鉛刀般銳利,您家的文筆始終鋒芒不減。寫出的優美詩句巧奪天工,能與鮑照、謝靈運比肩,把高適、錢起當奴仆。孟郊、賈島的風格讓人覺得可笑,能兼具漢風與楚韻之美。心中痛恨邪惡卻難以吐出,只覺憤怒之氣讓虬髯顫動。不能忍受陳壽如實寫史,筆端有口卻被鉗制。尚書您昔日在金華殿講學,言論如秋霜般凜然威嚴。曾像孔子修《春秋》般嚴謹用字,不像阮瞻用三語求名。您分賜筆給我助我筆風清峭,筆如雕琢犀角象牙般精美,從匣中放出光芒。像我這樣笨拙之人不值一提,半輩子潛心于筆墨卻無成果。年老后文章讀不進去,書籍散亂如投簽。因您深入探討我暗自慚愧,僻陋固執的毛病何時能治。一定要看遍您家藏書,就算窮困至死也不感嘆像司馬遷被困周南。還要從湘東找金管之筆,激勵忠孝之人,祛除奸邪之徒。
磨吻:磨利嘴唇,形容言辭犀利。鉛刀铦:鉛刀本來不鋒利,這里說磨得銳利,有自謙之意。
不退尖:指筆鋒始終銳利,比喻文筆好。
鮑謝:指南朝宋詩人鮑照和謝靈運。奴高錢:把高適、錢起當作奴仆,意即比他們高明。
郊寒島瘦:指中唐詩人孟郊和賈島的詩風清峭瘦硬。
陳壽書漢實:陳壽著《三國志》,如實記載歷史。箝:同“鉗”,鉗制。
金華講:在金華殿講學。
竊魯史:像孔子作《春秋》一樣嚴謹地用字。
三語求阮瞻:阮瞻以三語答問而得名。
樸遫:笨拙遲鈍。
投簽:形容書籍散亂。
僻魯:僻陋固執。砭:治療。
周南淹:司馬遷曾被困周南,不能完成使命。
湘東:地名。金管:指精美的筆。??:奸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沈尚書賜筆給維心,維心作詩答謝,詩人次韻和詩。當時可能社會文化氛圍濃厚,文人之間有交流贈答的風氣,詩人借此表達對沈尚書的敬意和自身的文學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答謝沈尚書賜筆,突出了尚書的才學和品格,同時自謙不足。其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交流和文學創作風貌。
南郭新居,憶鄉社、久成疏隔。乘暇日、風吹衣袂,花迎村陌。果核雞豚張燕豆,兒童父老聯賓席。想筍輿、到處水增光,山添色。 應情念,天涯侄。隨官牒,飄萍跡。嘆離多聚少,感今思昔。鬢影羞臨湘水綠,夢魂常對屏山碧。憑畫欄、搔首望歸云,情無極。
醺醺終日醉酕醄,一陣西風解濁醪。 歸歸辭吟未足,倚門還仰二山高。
受天明命,敷佑下土。化時以儉,衛文以武。 氛消夷夏,俗臻往古。億萬斯年,形于律呂。
桐皋東去,又依然、煙際云邊柔櫓。賴有雙臺知己耳,牢落孤懷欲吐。小倚云根,細商心事,提起千年語。九天飛夢,別來長記幽渚。 試說北海歸文,西山何事,猶不甘臣武。廣大堯天箕潁小,綿上可能如許。舉世真癡,先生長嘯,塵海誰堪與。嘯聲吹送,刺天鸞鶴沖舉。
別駕來臨值晚晴,眼中黑白甚分明。 飛黃此去騰夷路,應念區區負弩迎。
梅觀初花,蕙庭殘葉。當時慣聽山陰雪。東風吹夢到清都,今年雪花此年前別。 重釀宮醪,雙鉤官帖。伴翁一笑成三絕。夜深何用對青藜,窗前一片蓬萊月。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墻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后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襄樊四載弄干戈,不見漁歌,不見樵歌。試問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惡也能多!朱門日日買朱娥。軍事如何?民事如何?
一夜東風,枕邊吹散愁多少。數聲啼鳥。夢轉紗窗曉。 來是春初,去是春將老。長亭道。一般芳草。只有歸時好。
日高深院無人,楊花撲帳春云暖。回文未就,停針不語,繡床倚遍。翠被籠香,綠鬟墜膩,傷春成怨。盡云山煙水,柔情一縷,又暗逐、金鞍遠。鸞佩相逢甚處,似當年、劉郎仙苑。憑肩后約,畫眉新巧,從來未慣。枕落釵聲,簾開燕語,風流云散。甚依稀難記,人間天上,有緣重見。
又老楊花,浮萍點點,一溪春色。閑尋舊跡。認溪頭、浣紗磧。柔條折盡成輕別,向空外、瑤簪一擲。算無情更苦,鶯巢暗葉,啼破幽寂。 凝立。闌干側。記露飲東園,聯鑣西陌。容鎖鬢減,相逢應自難識。東風吹得愁似海,謾點染,空階自碧。獨歸晚,解說心中事,月下短笛。
碧梧枝上占秋信,微聞雨聲還愜。虹影分晴,云光透晚,殘日依依團箑。闌干一霎。又長笛歸舟,亂鴉荒堞。兩鬢西風,有人心事到紅葉。 嬌蓮相對欲語,奈蓮莖有刺,愁不成折。天上歡期,人間巧意,今夜明河如雪。新寬帶結。想寶篆頻溫,翠奩低揭。霧濕云鬟,淺妝深拜月。
九月,契丹大舉入寇。時以虜寇深入,中外震駭。召群臣問方略,王欽若臨江人,請幸金陵,陳堯叟閬州人,請幸成都。帝以問寇準,準曰:“不知誰為陛下畫此二策?”帝曰:“卿姑斷其可否,勿問其人也。”準曰:“臣欲得獻策之人,斬以釁鼓 ,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將臣協和,若大駕親征,敵當自遁;不然,出奇以撓其謀,堅守以老其師,勞佚之勢,我得勝算矣。奈何棄廟社 ,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潰,敵乘勝深入,天下可復保耶?”帝意乃決,因問準日:“今虜騎馳突,而天雄軍實為重鎮,萬一陷沒,則河朔皆虜境也。軌為可守?”準以王欽若薦,且曰:“宜速召面諭,授敕俾行。”欽若至,未及有言,準遽曰:“主上親征,非臣子辭難之日,參政為國柄臣,當體此意。”欽若驚懼不敢辭。閏月乙亥,以參知政事王欽若判天雄軍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緒同其母蕭氏遣其統軍順國王蕭撻覽攻威虜、順安軍,三路都部署擊敗之,斬偏將,獲其輜重。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復為州砦兵所敗。撻覽與契丹主及其母合眾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擊其游騎。契丹遂駐兵陽城淀,號二十萬,每縱游騎剽掠,小不利輒引去,徜徉無斗志。是時,故將王繼忠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為然,遣李興議和。帝日:“朕豈欲窮兵,惟思息戰。如許通和,即當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詣契丹軍。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韓杞持書與曹利用俱來,請盟。利用言契丹欲得關南地。帝曰:“所言歸地事極無名,若必邀求,朕當決戰! 若欲貨財,漢以玉帛賜單于,有故事,宜許之。”契丹猶覬關南,遣其監門衛大將軍姚東之持書復議,帝不許而去。利用竟以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成約而還。
祼圭既濯,郁鬯既陳。畫幕云舉,黃流玉醇。 儀充獻酌,禮盛眾禋。地察惟孝,愉焉饗親。
戈壁蒼茫萬里途,盤車北上塞云孤。 海龍江獺魚油錦,留易新通恰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