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贊易時。
士昧固難分體用,人靈豈不異蓍龜。
吉兇只向面前決,動靜何煩心上疑。
由此敢開天下口,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贊易時。
士昧固難分體用,人靈豈不異蓍龜。
吉兇只向面前決,動靜何煩心上疑。
由此敢開天下口,堯夫非是愛吟詩。
我邵堯夫并非喜愛吟詩,吟詩是我在贊《易》的時候。士人愚昧自然難以分清體和用,人有靈性難道還不如蓍草和龜甲。吉兇只需在眼前決斷,動靜何須在心里疑惑。因此我敢對天下人暢所欲言,我邵堯夫并非喜愛吟詩。
堯夫:邵雍的字。
易:《易經》。
昧:愚昧。
體用: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
蓍龜:蓍草和龜甲,古代用來占卜。
邵雍是北宋著名理學家,對《易經》有深入研究。此詩創作時,他應是在深入研習《易》理過程中,有感于世人對《易》的誤解和自身對《易》的領悟,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對《易》的見解和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借吟詩表達對《易》的贊美和對《易》理的運用。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哲理深刻。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宋代詩歌重理趣的特點,反映了當時理學家的思想風貌。
劫火摧龍種,徒余下嫁身。
前朝馳道柳,往事鈿車塵。
戚里巢新燕,瓜田走庶人。
我吟腸斷句,回首一沾巾。
日暮東風急,歸途雨正繁。
泥深黏屐重,云濕帶林昏。
野水喧魚艇,人家掩竹門。
遙憐折梅處,回首更西村。
日面月面,
霹靂閃電。
直下來也,
急著眼看。
輕風吹禦寇,舉步欲泠然。
那使扶搖翼,而飛莽蒼天。
平沙多雁陣,瀕海絕人煙。
揮手復歸去,高齋疊嶂前。
微雨催行旆,西風送客舟。
菊□□□□,□□□□□。
浪激花翻雪,山涵影浸秋。
前灘□□□,□□□□□。
相思減卻一分肥,陌上花開緩緩歸。記否去年春事鬧,滿城風雪嫁徐妃。
眼波斜斂酒微醒,夢墮迷樓一角青。樺燭千條花四壁,不堪春影入銅屏。
茜紗窗格映青螺,婧服掀簾一笑過。濃意如花貪結子,未須惆悵落紅多。
零落床前系臂紗,靈衣一桁受風斜。玉窗直對櫻桃樹,江月年年照落花。
飛花紅不聚。都因夜來雨。枝頭冷落情如許。東風誰是主。
看看滿地,堆卻香絮。但目斷、章臺路。
殘英剩蕊留春住。春歸何處去。春歸何處去。
堪笑饑驅浪得名,
南轅北轍費經營。
但容飽吃桃花飯,
鴨綠江頭住一生。
殘發蕭蕭不滿簪,衰年亦自惜光陰。
作碑諛墓已絕筆,紬史藏山猶苦心。
穿破綠錢多稚筍,驚飛紅雨有幽禽。
北窗睡起摩挲眼,更覺清風直萬金。
歡言苦不足,離別悵無多。
執手長太息,中夜起悲歌。
悲歌夫若何,人生渺逝波。
驅車洛陽道,振策厲嵩河。
三復瓊瑤篇,永念在中阿。
玉筍競秋爽,翠屏張曉晴。天開金地勝,鼎峙紫霄撐。見說禪心靜,能調異物獰。十方薌水海,何處不澄清。
翠珉瞻手澤,六十有馀齡。囊錦傳宗旨,錐沙更典刑。發緣憂世白,眼獨為山青。蕙帳搖歸夢,秋猿正可聽。
絕世少年丁令威,
選字秾俊文深微。
佯狂海上胡不歸,
故山猿鶴故飛飛。
為貧常作客,春盡未還家。
故國重回首,江城正落花。
屯云依樹斷,深柳趁風斜。
寂寞年時意,勞勞空歲華。
政行荊楚百蠻懷,卻擁旌旄向此來。
自喜平生無枉道,豈論千里復淹才。
恩蘇疲瘵精神返,威懾奸憸膽氣摧。
秋晚子陵溪上好,樽罍風雅許誰陪。
名山如待我,憤不在焚書。
亂世旌旄假,真才禮法疏。
窗聯三寸燭,鋏冷十年魚。
羨爾章江上,歸來有敝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