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謝夢叟昆仲之湘江
蠟屐訪窮巷,脂車戴曉星。
哦詩添些語,望岳插清冥。
烽火連蠻徼,樓船壯洞庭。
瀟湘多夜雨,羨爾對床聽。
蠟屐訪窮巷,脂車戴曉星。
哦詩添些語,望岳插清冥。
烽火連蠻徼,樓船壯洞庭。
瀟湘多夜雨,羨爾對床聽。
穿著蠟木屐去偏僻小巷拜訪,拂曉時分就駕車出發。吟詩時增添了些詞句,遙望山岳高聳入青天。戰火蔓延到了蠻夷邊境,樓船讓洞庭湖更顯壯觀。瀟湘一帶多夜雨,羨慕你們能對床共聽。
蠟屐:以蠟涂木屐,便于行走。
脂車:給車軸涂油脂,泛指駕車出行。
曉星:啟明星,拂曉時出現在東方天空。
哦詩:吟詩。
蠻徼:蠻夷的邊界。
樓船:有樓的大船,多作戰船。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中“烽火連蠻徼”推測,當時可能處于戰亂時期,邊境有戰事。詩人送謝夢叟兄弟前往湘江,寫下此詩表達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特點是將送別場景與想象的瀟湘之景結合,既有現實的戰火描繪,又有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送別詩的常見情感與表達手法。
端陽節,記得在瓜洲。
郭璞墓前風定處,江天寺里塔高頭。
好看汎龍舟。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饑將覓食無方向,
飽我山中瓜果根。
一片寒香入骨里,
直令清絕是師恩。
八十馀戴白老,
五紀前琢玉郎。
只愁雷爆丹灶,
不煩月照星梁。
西風摵摵草蟲鳴,
萬莢叢中詫瑞蓂。
煮啖快輸兒女吻,
燃萁不忍尚堆青。
正月播嘉種,初苗鋪冪歷。分秧二月間,水深泥滑汩。
三月蓐田草,妻兒共筋力。野人豈知書,莫辨陰陽歷。
計日不自閒,荷鋤欣有適。新茶又出市,入郭探時值。
寄聲謝鄰老,社酒不遑吃。牛衣曝前檐,雞柵樹后圃。
菜花如雪白,漚田成沃土。田功少寬暇,人事又勞苦。
輸租入富家,輸稅入官府。聞有孟家女,力足支門戶。
夭桃枝正繁,媒妁憑鄰姥。燕燕亦歸來,雙飛入衡宇。
東鄰常閉門,遠作殊方客。西鄰為盜取,束縛求金帛。
春陽有偏照,不得事阡陌。禾黍十畝田,桑榆一區宅。
刺桐吐花紅,新竹苞粉白。嬌女馬頭蠶,小兒牛背笛。
客來具雞黍,濁酒娛今夕。過此春風節,徙家及雞狗。
我田非筐篋,胡可挈而走。播穫自高曾,小人敢不守。
清明告諸墓,易世能知否。身是晉陶潛,宅邊仍五柳。
今春較陰寒,豐歉卜鄰叟。盤饤落花生,壽以蕃薯酒。
不道風塵良苦辛,
卻停仙仗醉紅塵。
青鸞一去無消息,
只被麻姑誤殺人。
滿眼宵來是鼓山,
啼春怪鳥夢間關。
不知東際樓頭月,
端待何秋照我還。
米家潑墨擅風華,
宜有鶯啼更落花。
小艇夕陽春色里,
半天新雨醉晴霞。
一頓渾家盡滅門,
更加兩頓累兒孫。
銀山鐵壁俱穿透,
萬里無云宇宙分。
世事篙人一葉舟,長歌短棹發中流。今朝正得東風便,才是西風便轉頭。
爛柯山下采樵民,盡日觀棋局局新。黑白兩般都著過,后來一著要高人。
江南江北路迢迢,往事東風恨未消。昨夜杜鵑啼不了,始知春在洛陽橋。
九陌紅塵撲帽紗,囊書幾度進官家。近來不甚知時事,只是栽桑不種花。
惜別兼懷感,銜杯意未平。烽煙歸遠道,雨雪去孤城。罪合邊臣任,功惟野史明。相看馀侘傺,不獨為交情。
已作賢人隱,那禁義士傷。魚還誰矢直,鳥盡爾弓藏。五岳游堪壯,千秋氣轉揚。驚看雙鬢短,元不負君王。
自抗西臺節,已高北斗名。射墉矜獨力,斥仗忌孤鳴。眾論方紛沓,天心厭治平。故因寇禍搆,竟使撤長城。
正切北堂戀,何妨早拂衣。榮名輕節鉞,樂事慕庭闈。況有蘭芽茁,更兼棣萼輝。懸知歸子舍,繞膝共依依。
白云縈渭水,紫氣動函關。遽遣雙龍失,惟將一鶴還。遺編窺韋絕,初服著萊斑。獨我悲離索,冥鴻不可扳。
舊有蓬蒿徑,新經兵火馀。到家惟四壁,解橐獨群書。自信名心薄,寧嫌生計疏。公歸吾意決,小草欲何如。
圖隱有新寄,懶齋及澹園。數椽蘭作室,十畝竹為垣。靜有琴樽對,僻無車馬喧。避居非傲物,吾道拙中存。
何物送君去,城頭勾注山。浮云連冀野,明月滿秦關。拙宦終成蹶,工詩早得閒。二華幾案上,行矣任開顏。
拂袖歸秦隴,囂然故作豪。人情涇水濁,君意華山高。結客懷燕俠,論詩續楚騷。悲歌亦我事,永矢托綈袍。
吾生常落落,于世總悠悠。龍劍殊難合,驪珠豈易投。浮樽分郢唱,飛舄共梁游。自許生平在,當為知己酬。
海棠初破紅如滴,
楊柳新回綠似挼。
把酒只愁春莫去,
望云時問日如何。
欲訪鴟夷子,還尋桑苧翁。
斯人渺何所,極浦遠空濛。
出沒看孤棹,參差數去鴻。
微吟向天末,吹斷野蓮風。
橋山東去有祇林,王氣千年鎖翠岑。
鷲嶺煙含丹闕迥,龍宮遠傍鼎湖深。
石門窈窕松風隱,泉竇熹微花氣森。
登覽群公多暇日,碧天蒼靄瀉幽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