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姜西溟洞庭秋望圖 其二
欲訪鴟夷子,還尋桑苧翁。
斯人渺何所,極浦遠空濛。
出沒看孤棹,參差數去鴻。
微吟向天末,吹斷野蓮風。
欲訪鴟夷子,還尋桑苧翁。
斯人渺何所,極浦遠空濛。
出沒看孤棹,參差數去鴻。
微吟向天末,吹斷野蓮風。
想要去尋訪鴟夷子范蠡,還想尋覓桑苧翁陸羽。這些人如今都消失在何處呢,只見那遙遠的水邊一片空蒙迷茫。看著孤舟在水面時隱時現,數著遠去的大雁參差不齊地飛行。我對著天邊輕聲吟詩,秋風似乎吹斷了野蓮的香氣。
鴟夷子:指范蠡,春秋時期越國大夫,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后,棄官經商,自號鴟夷子皮。
桑苧翁:指陸羽,唐代茶學家,著有《茶經》,自號桑苧翁。
極浦:遙遠的水邊。
空濛:形容迷茫、縹緲的樣子。
棹:船槳,這里代指船。
天末:天邊。
姜西溟即姜宸英,是清代文學家。此詩可能是作者看到姜西溟所畫的《洞庭秋望圖》后有感而發。當時的社會處于清朝統治時期,文化藝術較為繁榮。作者或許在畫中寄托了自己對古代賢人的向往,以及對現實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借對古代賢人的尋訪和秋景的描繪,抒發內心的情感。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通過意象組合展現出深遠的韻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審美情趣和情感表達。
杏香消散盡,須知自昔,都門春早。燕子來時,繡陌亂鋪芳草。惠圃妖桃過雨,弄笑臉、紅篩碧沼。深院悄。綠楊巷陌,鶯聲爭巧。 早是賦得多情,更遇酒臨花,鎮辜歡笑。數曲闌干,故國謾勞凝眺。漢外微云盡處,亂峰鎮、一竿修竹。間瑯玕,東風淚零多少。
崇巖吐氣清,幽岫棲神跡。 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 有客獨冥游,逕然忘所適。 揮手撫云門,靈關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騰九霄,不奮沖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超興非有本,理感興自生。 忽聞石門游,奇唱發幽情。 褰裳思云駕,望崖想曾城。 馳步乘長巖,不覺質自輕。 矯首登靈闕,眇若凌太清。 端坐運虛輪,轉彼玄中經。 神仙同物化,未若兩俱冥。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年少辭家從冠軍,金妝寶劍去邀勛。 不知馬骨傷寒水,惟見龍城起暮云。
一度花時兩夢之,一回無語一相思。 相思墳上種紅豆,豆熟打墳知不知?
水影動深樹,山光窺短墻。 秋村黃葉滿,一半入斜陽。 幽竹如人靜,寒花為我芳。 小園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村飲家家醵酒錢,竹枝籬外野棠邊。 谷絲久倍尋常價,父老休談少壯年。 細雨人歸芳草晚,東風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長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一從梅粉褪殘妝,涂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
翠幕圍香夜正遲。紅麟生焰燭交輝。纖腰趁拍輕於柳,嬌面添妝韻似梅。凝遠恨,惜芳期。十年幽夢彩云飛。多情不管霜髯滿,猶欲杯翻似舊時。
揮手華堂,重整頓、選花場屋。撩鼻觀、飛浮雜沓,異香芬馥。金縷尚馀閑態度,冰姿早作新妝束。恨尊前、缺典費思量,無松竹。蜂蝶恨,何時足。桃李怨,成粗俗。為情深、拚了一生愁獨。菊信謾勞頻探問,蘭心未許相隨逐。想從今、無暇劚薔薇,鉏罌粟。
爭獻交酬,消受取、真山真水。供不盡、杯螺浮碧,髻鬟擁翠。莫便等閑嗟去國,固因特地經仙里。奉周旋、惟有老先生,門堪倚。 追往駕,煙宵里。終舊學,今無計。嘆白頭猶記,壯年標致。一樂堂深文益著,風雩亭在詞難繼。問有誰、熟識晦庵心,南軒意。
青梅骨瘦,已有生春意。椒萼露微花,便覺香魂旖旎。惜花公子,可是賦情深,攜瘦竹,繞疏籬,終日成孤倚。 賞心樂事,又也何曾廢。煙露濕鉛華,誤啼妝、三年客里。江南芳信,政自不愆期,吳山遠,越山長,夢寐添憔悴。
荼蘼送香。枇杷映黃。園池偷換春光。正人間晝長。鳩鳴在桑。鶯啼近窗。行人遠去他鄉。正離愁斷腸。
兩漢四百載,分為魏蜀吳。 曹操始居鄴,劉備據成都。 孫權在金陵,鼎足互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