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龍圖升之登秋宴口號 其二
矍鑠仍堪將帥間,壯猷聊與虎臣班。
公車獻賦城南杜,郎省興嗟北地顏。
合殿千官瞻黼扆,中天雙闕敞瓊關。
彤庭拜舞嵩三呼,延閣干云真道山。
矍鑠仍堪將帥間,壯猷聊與虎臣班。
公車獻賦城南杜,郎省興嗟北地顏。
合殿千官瞻黼扆,中天雙闕敞瓊關。
彤庭拜舞嵩三呼,延閣干云真道山。
您精神矍鑠仍能在將帥之間任職,宏大謀略可與虎將相媲美。像城南杜氏那樣公車獻賦之人,也如北地顏氏在郎省中發出感慨。宮殿里眾多官員瞻仰著帝王座后的屏風,天空中兩座宮闕敞開如美玉般的宮門。在紅色宮廷中大臣們跪拜舞蹈高呼萬歲,皇家藏書閣高聳入云真是文人向往之地。
矍鑠: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壯猷:宏大的謀略。
虎臣:指勇猛的武將。
公車獻賦:漢代以公家車馬送應舉的人,后以“公車”泛指入京應試的舉人,這里指有才華向朝廷獻賦之人。城南杜:可能指唐代詩人杜甫家族,杜甫曾自稱“城南杜工部”。
郎省:指尚書省,北地顏可能指顏氏家族相關人物,此處表示在郎省任職者。
黼扆:帝王座后的屏風,上繡斧形花紋。
雙闕:宮殿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
彤庭:漢代宮廷以朱漆涂飾,后泛指皇宮。
嵩三呼:即山呼萬歲,古代臣民對皇帝舉行頌祝儀式,叩頭高呼萬歲三次。
延閣:皇家藏書閣。
道山:原指傳說中的仙山,后用以稱朝廷藏書的秘閣
此詩可能創作于一場秋季宴會,當時朝廷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繁榮的時期。詩人為了祝賀田龍圖升之參加秋宴而作,以表達對其才能的贊賞和對朝廷的歌頌。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田龍圖升之的才能,同時歌頌朝廷的繁榮。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用典恰當,描繪出宮廷宴會的宏大場面。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社交應酬詩歌創作風格。
春黛雙蛾嫩,秋蓬兩鬢侵。
謀歡身太晚,恨老意彌深。
薄解燈前舞,尤能酒后吟。
花叢便不入,猶自未甘心。
蟬發一聲時,槐花帶兩枝。
只應催我老,兼遣報君知。
白發生頭速,青云入手遲。
無過一杯酒,相勸數開眉。
游山弄水攜詩卷,
看月尋花把酒杯。
六事盡思君作伴,
幾時歸到洛陽來。
遍覽古今集,都無秋雪詩。
陽春先唱后,陰嶺未消時。
草訝霜凝重,松疑鶴散遲。
清光莫獨占,亦對白云司。
石渠金谷中間路,軒騎翩翩十日程。
清洛飲冰添苦節,
何似府寮京令外,別教三十六峰迎。
欲悟色空為佛事,
故栽芳樹在僧家。
細看便是華嚴偈,
方便風開智慧花。
小亭門向月斜開,
滿地涼風滿地苔。
此院好彈秋思處,
終須一夜抱琴來。
欲將珠匣青銅鏡,換取金尊白玉卮。
鏡里老來無避處,不似杜康神用速,十分一盞便開眉。
車騎新從梁苑回,履聲佩響入中臺。
鳳池望在終重去,尚書首唱郎中和,不計官資只計才。
朱閣青山高庳齊,與君才子作詩題。
傍聞大內笙歌近,欲知丞相優賢意,百步新廊不蹋泥。
城上歸時晚,庭前宿處危。
月明無葉樹,霜滑有風枝。
啼澀饑喉咽,飛低凍翅垂。
畫堂鸚鵡鳥,冷暖不相知。
上苑風煙好,中橋道路平。
蹴球塵不起,潑火雨新晴。
宿醉頭仍重,晨游眼乍明。
老慵雖省事,春誘尚多情。
遇客踟躕立,尋花取次行。
連錢嚼金勒,鑿落寫銀罌。
府醞傷教送,官娃豈要迎。
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鶯。
鄉國真堪戀,光陰可合輕。
三年遇寒食,盡在洛陽城。
有起皆因滅,無暌不暫同。
從歡終作戚,轉苦又成空。
次第花生眼,須臾燭過風。
更無尋覓處,鳥跡印空中。
耳根得聽琴初暢,心地忘機酒半酣。
若使啟期兼解醉,應言四樂不言三。
江南名郡數蘇杭,寫在殷家三十章。
君是旅人猶苦憶,為念舊游終一去,扁舟直擬到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