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侍郎挽詞二首 其二
夷跖雖殊趣,彭殤共一歸。
投荒萬里再,乘化百年非。
細行皆無憾,常言亦造微。
祇應存信史,千古有沾衣。
夷跖雖殊趣,彭殤共一歸。
投荒萬里再,乘化百年非。
細行皆無憾,常言亦造微。
祇應存信史,千古有沾衣。
雖然伯夷和盜跖行事志趣不同,但長壽的彭祖和短命的殤子最終都歸于同一結局。鄒侍郎兩次被貶到荒遠之地,順應自然變化,百年人生已非當初模樣。他在細微的行為上都沒有遺憾,平常言論也能達到精深微妙的境界。只應將他的事跡記載于信史之中,千秋萬代都會讓人感動落淚。
夷跖:伯夷和盜跖,伯夷是古代的賢人,盜跖是傳說中的大盜,二人代表善惡不同的兩類人。
彭殤:彭祖和殤子,彭祖傳說活了八百歲,殤子指短命夭折的人。
投荒:被貶到荒遠之地。
乘化:順應自然的變化。
細行:細微的行為。
造微:達到精深微妙的境界。
信史:真實可信的歷史記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投荒萬里再”推測,鄒侍郎可能曾兩次被貶。當時社會或許存在政治斗爭等情況,導致官員被貶。詩人創作此詩時,可能是在鄒侍郎去世后,為表達對他的追思和敬意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鄒侍郎,贊揚他品行無缺、言論精妙。其特點是借對比和典故表達情感,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古人對逝者的評價和情感表達。
自種吾堂菊,無人共把卮。昨來三徑雨,忽與兩驄期。檻霽花逾爽,林寒酒故隨。坐忘俱酩酊,莫遣白衣知。
霜日來驄并,晴杯汎菊頻。古今元逆旅,天地幾閒身。雁陣寒從急,籬香晚自新。豪吟不知夜,圓月在高旻。
注輦衣冠聽九臚,
周家王會看新圖。
儀鸞扇筤瞻朝退,
掃得金蓮撒殿珠。
曾見西施出浣紗。一鉤香跡印弓鞋。綠波紅映臉邊花。
重到沒人山寂寂,滿灘銀礫凈無瑕。夜來春雨水痕加。
帆飽秣陵煙?;厥滓廊?。紅墻西去小長干。好個當壚人十五,春滿壚邊。
如此六朝山。消此鴉鬟。雨花云葉太闌珊。百里江聲流夢去,重到何年。
名關控東南,?立翠微表。
遠吞吳越雄,俯視甌閩小。
綠蘿翳關門,洞口徹昏曉。
大道抗浮云,征車出飛鳥。
行行望故山,蒼翠猶未了。
試問出關者,棄繻今多少。
涅槃城里,求是安身。十字街頭,何妨出手。
放行把住,通變由人。五位君臣,徒誇作略。
三玄賓主,謾逞鋒機。直截無私,殊乖妙用。
設使四十九年,三百馀會?,樅褓?,海藏龍宮。
檢點將來,呼為切腳。儒門弟子無人識,碧眼胡僧笑點頭。
郎書隱語自分明,
妾自關心記得清。
無限深情難下筆,
只描蘭蕊并頭生。
未出山時,四方風悄悄。
才出山來,平地洪波涌。
個般丑舉止,邈得將何用。
也好長時展起,隨分爇三錢兜樓香,薰他鼻孔。
健即經行,倦即打坐。
思惟四十九年,做得許多口過。
開眼堂堂,只成話墮。
浩浩清風樹杪來,直下知機能幾個。
仲陽佳氣滿羅浮,坐擬麟符控上游。
南粵已瞻新憲節,東方今攝古諸侯。
如椽綵筆應千古,破柱雄名擅九州。
大業共稱三不朽,何須海屋更添籌。
原上鹡鸰小,庭前荊樹榮。
偶然推物理,常似感人情。
獨往非吾愿,孤根笑此生。
無勞江畔月,長向雨中明。
一解徐州纜,揚帆五日風。
河聲轉天外,龍氣入舟中。
堤樹淮流近,人家吳語通。
維揚明日路,絲雨忽濛濛。
百隊行春迤邐車。千林步綺淺深霞。
陰晴并日如中酒,哀樂臨年各為花。
花夢短,酒悲賒。甘拋有盡送無涯。
道人不對東風笑,掃地焚香自作家。
廿二年過去,似風吹落葉,浪打泥沙。幾曾見,春光明媚,遍地奇葩。
乘風遼水岸,把酒話天涯。說不盡多少相思話。
還劍湖邊,古魚路上,斜陽笑語鳳凰花。算當時青春年少,前路堪夸。
臨飛齊振羽,有幾回放膽泳流霞。休傷嗟,莫淚下。
明朝分手,揚鞭躍馬。脈脈深情,讓柳絲牽掛。
華清第二湯,
賜浴世所艷。
海外有溫泉,
波浮空瀲滟。
故菊開誰對,新醪悵爾違。耳憎木葉下,心與塞鴻歸。兒女催蓬鬢,家園滯綵衣。問君稱慶暇,何處采山薇。
節序仍黃菊,乾坤更白頭。文章寧益世,衣食暫寬憂。遇客誰談劍,思君獨倚樓。遠江寒細細,似有北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