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大眉小眉山
一嶺復一嶺,山巓又一巓。
步丘皆力穡,掌地也成田。
線引山腰路,針穿石眼泉。
眉山同是號,此處合生賢。
一嶺復一嶺,山巓又一巓。
步丘皆力穡,掌地也成田。
線引山腰路,針穿石眼泉。
眉山同是號,此處合生賢。
一重山嶺接著一重山嶺,山峰之上又有山峰。在山丘上人們都努力耕種,巴掌大的地方也開墾成了田。山路像線一樣蜿蜒在山腰,泉水像從石眼穿過的針。同樣都叫眉山,這里應當會誕生賢才。
巓(diān):同“巔”,山頂。
步丘:山丘。
力穡(sè):努力耕種。
掌地:形容地方狹小。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眉山地區(qū)時,看到當?shù)匕傩赵谄D苦環(huán)境中努力耕種的情景,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山區(qū)百姓的勤勞,對當?shù)啬艹鲑t才寄予期望。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zhì)樸、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山區(qū)的生活風貌。
乾坤饒我老江村,笑把乾坤作故園。
萬頃玉淵沈白璧,一泓金井浸寒根。
影搖南極開青眼,簾隔東風欲斷魂。
學圃主人無一事,相看終日閉柴門。
緇塵終日溷喧嚨,幾得相從問酒缸。
寒淺正宜霜傲菊,地偏兼愛竹當窗。
談鋒久坐交難下,觴政更闌角未降。
涼月滿城天似水,彷疑歸騎渡清江。
南云方作別,一霎轉(zhuǎn)深秋。
又報石源里,分杯剪燭幽。
蕉風動清響,詩雨釋閒愁。
惜未假身便,重茲雁背游。
怪狀出巖扃,山精死弗靈。
文如云子白,質(zhì)帶土花青。
雨信莓苔濕,蝸涎竅穴腥。
九歌如可些,為爾續(xù)騷經(jīng)。
拖濕為乾,轉(zhuǎn)圓成智,橫掃萬絲如隕。嘆電驚波走,甚透脫、亙古無茲清潤。
亂山層障外,藏鋒意、萬折百忍。偷來神趣,霧雨指掌,迷離不盡。
指引??醋兓療o方,尺幅魚兒陣陣。小鳥芙蓉,青藤妙理,墨花初暈。
應念心愴故國,草木縈方寸。唯藏山呵護,莫便塵箋蠹損。
人間共賞元宵,瑞巖本光現(xiàn)瑞。
屋上山,橋下水。
三門八字打開,左右青葉婁至。
頭頂天,腳踏地。
陳如覷破香積廚,釋迦不受然燈記。
掛帆半夜受天風,
白幘高歌海月中。
千古閒情誰領(lǐng)略,
一杯今與使君同。
雨過階除,風來簾幕,午窗清夢初回。端陽節(jié)近,滿院海榴開。
細數(shù)盆池荷蓋,雕梁畔、燕子飛來。醒睡眼,卿云五色,睛繞鳳凰臺。
故園當此日,蘭舟競渡,畫鼓如雷。有芳洲草閣,綠水縈回。
只為君恩深重,誰知是、補袞非才。烏帽底,早堆華發(fā),中夜對三臺。
昨夜風吹雪,誰邊落更多。
最憐愁與老,安得笑還歌。
范叔寒如此,陶公興若何。
明朝采殘菊,著屐定相過。
才人不偶亦尋常,況是諸難歷備嘗。
烏鳥私情依老父,杜鵑馀淚哭慈娘。
一錢不值登科記,數(shù)口交縈續(xù)命湯。
轉(zhuǎn)語告君希自愛,江山終古屬文章。
久無談笑路西東,
魚雁沉沉信不通。
時復思君倚深樹,
燈花猶記別時紅。
祝壽筵開正小春,
兄酬弟勸喜津津。
披綿走送非無意,
小愧乘成多忘人。
翩翩四公子。濁世稱賢名。
龍虎相交爭。七國并抗衡。
食客三千馀。門下多豪英。
游說朝夕至。辯士自縱橫。
孟嘗東出關(guān)。濟身由雞鳴。
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窺兵。
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
黃歇北適秦。太子還入荊。
美哉游俠士。何以尚四卿。
我則異于是。好古師老彭。
春鶯葉底引圓吭,
臨罷黃庭日更長。
滿院柳花寒食后,
旋鉆新火爇爐香。
春山曾共賞,一別又西風。
岐路非關(guān)遠,心期恨不同。
暮天孤嶂靜,秋水夕陽空。
為有相思寄,云邊送斷鴻。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