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汝陰姜丞見示
場屋聲名二十年,老猶學易誦韋編。
作官聊復下簿尉,得酒或時中圣賢。
每愧青衫同拜起,間從廣坐得周旋。
來詩強欲相推挽,短綆無堪浪汲泉。
場屋聲名二十年,老猶學易誦韋編。
作官聊復下簿尉,得酒或時中圣賢。
每愧青衫同拜起,間從廣坐得周旋。
來詩強欲相推挽,短綆無堪浪汲泉。
在科舉考場上聞名已有二十年,年老了還在學習《易經》誦讀著韋編。出來做官暫且擔任簿尉這樣的小官,有時喝著酒還能分辨出清酒濁酒。常常慚愧和身著青衫的同僚一同拜起,偶爾能在眾人聚會時與大家交往。你寄來的詩極力想推舉我,可我就像短繩,沒辦法從深處汲水。
場屋:科舉考試的地方。
學易誦韋編:《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讀《易》,韋編三絕,這里指學習《易經》。韋編,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叫韋編。
下簿尉:擔任簿尉這樣的低級官職。
中圣賢:三國時徐邈稱清酒為圣人,濁酒為賢人,中圣賢即喝酒。
青衫:唐代八、九品文官穿青袍,后泛指官職卑微。
短綆:短的井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參加科舉多年有一定聲名,但仕途不順只做了簿尉小官。姜丞寫詩推舉他,詩人作此詩回應。當時社會科舉是文人入仕主要途徑,很多人雖有才學但仕途坎坷。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回應友人推舉,表達自謙。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展現了當時科舉文人仕途不如意的普遍現象,在文學上反映了那個時代文人的生活與心境。
方驚歲更端,不覺秋已孟。
雖云暑毒竢,無奈風雨橫。
荷空湖面濶,葉脫樹枝勁。
百卉亦已衰,非復昔華盛。
游子老忘歸,一榻臥衰病。
欲談無客來,向壁弄麈柄。
江頭作雪雪未成,北風吹云如有營。驅車出門何所詣,一放吾目登高城。
城中繁雄十萬戶,朱門甲第何崢嶸。錦機玉工不知數,深夜窮巷聞吹笙。
國家自從失河北,煙塵漠漠暗兩京。胡行如鬼南至海,寸地尺天皆苦兵。
老吳將軍獨護蜀,坐使井絡無欃槍。名都壯邑數千里,至今不聞戎馬聲。
安危自古有倚仗,相持黙黙非敵情。棘門覇上勿兒戲,犬羊豈憚渝齊盟。
南鄭戍還初過蜀,朝衫與鬢猶爭綠。
逢春飲酒似長鯨,醉里千篇風雨速。
唐安池館夜宴頻,瀲瀲玉船揺畫燭。
紅索琵琶金縷花,百六十弦彈法曲。
曲終卻看舞霓裳,裊裊宮腰細如束。
明朝解酲不用酒,起尋百畝東湖竹。
歸吳寂寞時自笑,縱有詩情誰省錄。
今年二頃似可謀,去??云根結茅屋。
將軍北伐辭前殿,恩詔催排苑中宴。
紫陌驚塵中使來,青門立馬群公餞。
繡旗雜沓三十里,畫鼓敲鏗五千面。
行營暮宿咸陽原,滿朝太息傾都羨。
天聲一震胡已亡,捷書奕奕如飛電。
高秋不閉玉關城,中夜罷傳青海箭。
山川圖籍上有司,張掖酒泉開郡縣。
還朝策勛兼將相,詔假黃鉞調金鉉。
丈夫未遇誰得知,昔日新豐笑貧賤。
低枕孤衾夜氣存,披衣起坐黙忘言。
缾花力盡無風墮,爐火灰深到曉溫。
空槖時時聞鼠嚙,小窗一一送鴉翻。
悠然忽記幽居日,下榻先開水際門。
醉鄉卜筑亦佳哉,但苦無情白發催。
癡欲煎膠黏日月,狂思入海訪蓬萊。
辭巢歸燕先秋去,泣露幽花近社開。
莫惜傾家供作樂,古人白骨有蒼苔。
沔陽道中草離離,臥龍往矣空遺祠。
當時典午稱猾賊,氣喪不敢當王師。
定軍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風想像梁甫吟,尚憶幡然答三顧。
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
世上俗儒寜辦此,高堂當日讀何書。
蘭碎作香塵,竹裂成直紋。炎火熾崐岡,美玉不受焚。
孤生抱寸志,流離敢忘君。釀桂餐菊英,潔齋三沐熏。
孰云九關遠,精意當徹聞。捐軀誠有地,賈勇先三軍。
不然赍恨死,猶冀楊清芬。愿乞一棺地,葬近要離墳。
江上甘泉寺,登臨擅一州。
山亭喜無恙,老子得重游。
灘急常疑雨,林深欲借秋。
歸途更清絕,倚杖喚漁舟。
五十六翁身百憂,年來轉覺此生浮。
山川信美故鄉遠,天地無情雙鬢秋。
社后燕如歸客至,春殘花不為人留。
一觴一詠從來事,莫笑扶衰又上樓。
玻瓈江上送殘春,疊鼓催颿過玉津。
蜀苑鶯花初破夢,巴山風月又關身。
幅巾久已忘朝幘,短劍惟思隱市塵。
莫倚諸公容此老,西曹那許吐車茵。
石筍街西風景幽,醉眠萬事付悠悠。
倦逰我已七年客,促駕春無三日留。
枝上蝶稀紅藥老,舍中蠶起綠桑柔。
功名墮甑誰能問,羞作饑鷹夜掣鞲。
看盡江湖千萬峰,不嫌云夢芥吾胸。
戲招西塞山前月,來聽東林寺里鐘。
遠客豈知今再到,老僧能記昔相逢。
虛窗熟睡誰驚覺,野碓無人夜自舂。
病起衰顏非昔紅,偷閑聊與少年同。
一規寒玉掛樓角,千點華星來坐中。
久戍遺民雖困弊,承平舊鎮尚繁雄。
歸時瘦馬崔嵬影,定有游人笑此翁。
池上迎微風,柏間蹋涼月。
冷然醉夢醒,一洗煩惱熱。
嗟予世外人,火食常嘔噎。
易求云表露,難覓大古雪。
況欲試秘方,瓊漿和玉屑。
俛首居俗間,愁若鷹在紲。
惟茲服月芒,比歲稍得訣。
但令天無云,豈復計圜缺。
玉鉤定誰掛,冰輪了無轍。
詩成獨高詠,靈府炯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