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諸葛武侯書臺
沔陽道中草離離,臥龍往矣空遺祠。
當時典午稱猾賊,氣喪不敢當王師。
定軍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風想像梁甫吟,尚憶幡然答三顧。
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
世上俗儒寜辦此,高堂當日讀何書。
沔陽道中草離離,臥龍往矣空遺祠。
當時典午稱猾賊,氣喪不敢當王師。
定軍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風想像梁甫吟,尚憶幡然答三顧。
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
世上俗儒寜辦此,高堂當日讀何書。
在沔陽的道路上,野草長得十分繁茂,諸葛亮已經逝去,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祠廟。當時司馬氏被稱為狡猾的賊人,他們士氣沮喪,不敢抵擋蜀漢的正義之師。在定軍山前的寒食節路上,到現在人們還在祭祀丞相的墳墓。在松林中仿佛能聽到諸葛亮吟誦《梁甫吟》的聲音,還能想起他毅然出山回應劉備三顧茅廬的情景。《出師表》這樣的文章千年以來無人能及,比起管仲、樂毅他更是綽綽有余。世上那些平庸的儒生怎么能做到這些,他們在高堂之上當時都讀些什么書啊。
沔陽:今陜西勉縣。
離離:野草繁茂的樣子。
臥龍:指諸葛亮。
典午:“司馬”的隱語,這里指司馬氏。
王師:指蜀漢的軍隊。
定軍山:在今陜西勉縣南,諸葛亮葬于此。
寒食:節令名,在清明前一二日。
梁甫吟:古樂府曲名,諸葛亮隱居時常吟唱此曲。
幡然:迅速改變的樣子。
管樂:管仲和樂毅。管仲是春秋時齊國名相,樂毅是戰國時燕國名將。
寜:同“寧”,豈、難道。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可能在游歷沔陽時,看到諸葛亮祠廟和墓地,有感于諸葛亮的事跡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或變革時期,作者借對諸葛亮的贊頌,表達對賢才的渴望和對現實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諸葛亮的才能和忠誠,突出《出師表》的價值。其特點是情感飽滿,通過對比等手法鮮明地表達觀點。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后人對諸葛亮的持續敬仰與歌頌。
隔窗渾似李夫人,江月多情為返魂。宛是依依舊顏色,向人憔悴立黃昏。
抽身世路崎嶇處,掣肘功名逼逐人。勿謂老來無伎倆,絕蹤跡處解藏身。
異鄉難作故鄉離,握手臨岐更賦詩。歸到江頭方酒熟,行過嶺表是瓜期。青屏野色隨人有,白鷺官資未爾羈。見說崖山沈輦跡,陸公遺事寄相知。
無心已作不鳴雁,恃氣多慚反走雞。大道三杯仙落托,隨齋一缽佛菩提。
莫倚承恩賦上林,記曾薄倖托琴心。白頭又欲輕相背,令蹙山眉作苦吟。
彼山有楊兮彼隰有栩。彼路斯何兮孔棘且阻。玄云杳冥兮不日以雨。重華寂寥兮誰與晤語。茫茫九州兮孰為予所。龜蒙無人兮駕予歸處。
嗟君七歲知念母,憐君壯大心愈苦。羨君臨老得相逢,喜極無言淚如雨。不羨白衣作三公,不愛白日升青天。愛君五十著綵服,兒啼卻得償當年。烹龍為炙玉為酒,鶴發初生千萬壽。金花詔書錦作囊,白藤肩輿簾蹙繡。感君離合我酸辛,此事今無古或聞。長陵朅來見大姊,仲孺豈意逢將軍。開皇苦桃空記面,建中天子終不見。西河郡守誰復譏,潁谷封人羞自薦。
午睡醒來策瘦筇。幾痕茸綠徑苔封。石榴初□舞裙紅。中酒情懷滋味薄,肥梅天氣帶衣慵。日長門巷雨馀風。
沙頭春日已喧妍,細柳新蒲色共鮮。世事底須求分外,人生何物勝尊前。飛花冉冉催華發,宿草青青失古阡。回首舊歡如夢過,不知今日是何年!
蛾眉宛轉倍堪憐,永別君恩赴九泉。千載馬嵬山下路,傷心最是佛堂前。
關路盤盤繞翠微,巖花澗草競春輝。晚來醉拂吟鞭過,山氣濛濛欲染衣。
蟬咽高枝秋滿城,當軒松桂助幽情。地開清沼月相映,石作孤峰云自生。醉后轉多憂國思,病來偏得著書名。詎憑狗監吹噓力,獻賦于今陋馬卿。
石根淺拗。帶云漿、幾番微雨,隨煙輕窖。向濂溪舊院,分將玉骨,團就粉軀花貌。施朱嫌格短,湛露喜肌飽。碧琉璃地,記遺仙佩,玄霜穩攪。丫角打疊雙歧,綰蓮衣、漫把紅羅添罩。伴破夢辛夷,同心薝卜,閑送柳邊舶趠。等殘鶯倦蝶,喚江南春覺。風纖欲折,乳光浮處,剪來稍稍。
太華五千仞,石色青如苔。嶄然表西極,肇自鴻濛開。河流破石雷霆激,父老空談巨靈跡。山寒五月疑清秋,鳥飛不過仙掌側。我欲上從羽客云臺間,鐵鎖高縣猶可攀。千葉池蓮食之久不死,明星玉女相往還。相往還,人間萬劫才一息。峰頭大笑驚下方,日落咸陽秋草碧。
琢玉為池浴太真,芙蓉花暖水生春。誰知寂寞千秋后,留與行人洗路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