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寢
翠簟輕紈腹果然
午風吹夢入湖邊
竹奴不語専新寵
水厄無功罷宿煙
卻要降魔時讀易
未須盤膝彊磨甎
誰人妙解老韶訣
心印傳來不記年
翠簟輕紈腹果然
午風吹夢入湖邊
竹奴不語専新寵
水厄無功罷宿煙
卻要降魔時讀易
未須盤膝彊磨甎
誰人妙解老韶訣
心印傳來不記年
青竹席配輕絲綢,吃飽后正適意;午風輕吹,夢境飄入湖邊。竹夫人默默不語,獨得新寵;飲茶無用,停了夜間茶煙。要降伏心魔時便讀《易經》,不必盤坐勉強磨磚。誰能精通老子的玄妙口訣?心法傳承已不知過了多少歲月。
翠簟(diàn):青綠色的竹席。簟,竹席。
輕紈(wán):輕薄的絲織品。紈,細絹。
腹果然:肚子飽的樣子。典出《莊子·逍遙游》:'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竹奴:竹夫人,夏季納涼的竹制器具,中空多孔,可抱持取涼。
水厄(è):古代對茶的戲稱。《世說新語》載王濛好飲茶,客至輒飲,士大夫苦之,稱'水厄'。
罷宿煙:停止夜間煮茶的煙火。
降魔:佛教語,指降伏心魔或外魔,此處指克服內心煩擾。
讀易:閱讀《周易》。易,《易經》。
盤膝:盤起雙腿坐。
彊(qiǎng)磨甎:勉強磨磚。典出禪宗公案,馬祖道一坐禪,懷讓禪師以'磨磚作鏡'喻徒勞無功。
老韶:代指道家或儒家的精妙道理。
心印:禪宗指不立文字、以心傳心的傳承方式。
此詩約創作于詩人閑適的午后。通過描寫晝寢時的生活細節與內心活動,反映了宋代文人注重生活情趣與精神修養的普遍追求,可能與詩人當時心境平和、熱衷研讀經典及禪理有關。
詩以晝寢為引,融合生活瑣事與禪易思考,既展現了文人閑適的日常,又暗含對精神境界的探索。語言自然,用典巧妙,體現了宋代詩歌‘以俗為雅’‘以理入詩’的特色,是一首兼具生活意趣與哲理深度的作品。
當年辭氣壓朱云,老作皇家諫諍臣。
章疏罷封無事日,朝廷猶惜直言人。
題詩野館光泉石,講易秋堂動鬼神。
棘寺下僚叨末路,齋心唯愿秉陶鈞。
半冬無雪懶吟詩,薄暮紛紛喜可知。
衣上惹來看不足,竹邊聽處立多時。
光迷曙色侵窗早,片舞寒空到地遲。
今日使君吟望好,一車飛絮醉褰帷。
李白羹初美,相如渴漸瘳。
八磚非性懶,三昧減心憂。
筆宛多批鳳,詞鋒勝解牛。
舊山疑鶴怨,畏日想云愁。
廣內勞揮翰,通中羨枕流。
使星方屢降,客轄未容投。
好奏倪寬議,何須莊舄謳。
朝衣熏歇不,侍史待仙洲。
圣主臨朝重義門,紫泥旌表不優恩。
廣延墨客收經籍,已見丹朱及子孫。
池沼宴時花滿檻,煙霞吟處酒盈樽。
清閑官秩清閑景,千戶侯封未足倫。
性情和雅得天真,卿寺鼇頭任屈伸。
三品且隨前宰相,重瞳偏認舊詞臣。
宿齋院冷琴橫膝,朝退門閑鶴伴身。
多少摳衣門弟子,側聆還望秉陶鈞。
百年身世片時間,況是多愁鬢早斑。
貧有琴書聊自藥,貴無功業未如閑。
波平南浦堪垂釣,日滿東窗尚掩關。
祇為慈親憶歸去,商山不隠隠何山。
吏胥圍繞簿書堆,病眼昏昏素發垂。
已覺文章無用處,不歸田里待何時。
兩衙決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問誰。
頼有古人蹤跡在,只應蘧寧是吾師。
連天含積翠,石路接危藤。
日近棲雕樹,云迎望海僧。
狖傳幽谷響,泉落斷崖冰。
中有仙人宅,知居第幾層。
就轉專城喜氣舒,開筵應待雨晴初。
又淹駮正春坊筆,為重循良刺史車。
事簡郡齋唯撿藥,夜長鈴合只看書。
好傾官醞招閑客,籬畔金英尚有余。
出入西垣與內廷,十年四度直承明。
又為太守黃州去,依舊郎官白發生。
貧有妻賢須薄祿,老無田宅可歸耕。
未甘便葬江魚腹,敢向臺階請罪名。
篋中經歲鎖朝衣,自覺心閑少夢思。
失馬叟言徒喻道,牧豬奴戲任爭棋。
且持使節安黔首,莫愛恩波沃漏巵。
況是無功頭已白,此身長恐負明時。
掃灑仍聞屬意勞,遶池生蘚不生蒿。
敲花雨過琴弦潤,吹竹風來鶴語高。
窗里樹光清著枕,硯中山色冷趨毫。
何人可作題詩伴,試茗應思謝法曹。
黃帝升天臺,高名壯斗牛。
孤根斜照水,寒色不知秋。
藐與群峰并,圓如一筍抽。
曉妨殘月下,晴礙落星流。
危定勝昆閬,登應見沃洲。
愛深無盡處,目極更遲留。
秋光雖寂澹,幽興入詩家。
籬暗螀啼菊,園荒蟻上茄。
圍棋知日影,理發見霜華。
向曉兒童喜,溪僧遺晚瓜。
江南江北接王畿,漕運帆檣去似飛。
父子有才同富國,君王無事免宵衣。
屏除奸吏魂應喪,養活疲民肉漸肥。
還有文場受恩客,望塵情抱倍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