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顧景蕃
別時猶記鼻辛酸,
升合妨人未得還。
衲被生春經歲換,
羽書奔電痛時艱。
聞君尚富珠千斛,
許我時窺豹一斑。
莫厭僑居坐窮僻,
絕勝戎馬閙郷關。
別時猶記鼻辛酸,
升合妨人未得還。
衲被生春經歲換,
羽書奔電痛時艱。
聞君尚富珠千斛,
許我時窺豹一斑。
莫厭僑居坐窮僻,
絕勝戎馬閙郷關。
離別時還記得彼此心酸鼻酸的情景,因微薄的生計所困未能及時歸還。補丁被子伴我度過寒冬,經年更換;緊急軍書如電奔傳,更覺時局艱難。聽說你仍有千斛珠寶般的財富,允我偶爾得見一斑。莫要嫌棄客居之地偏僻窮困,這遠勝過故鄉戰亂紛擾。
升合(shēng gě):容量單位,十合為一升,此處指少量的糧食或生計資源。
衲被:打滿補丁的被子,形容生活簡樸。
羽書:插有羽毛的緊急軍事文書,代指戰亂消息。
珠千斛(hú):斛為古代容量單位,十斗為一斛,此處比喻財富豐足。
窺豹一斑:從竹管小孔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此處為自謙之語,指偶爾得見友人近況。
僑居:客居他鄉。
此詩應為作者客居他鄉時寄給友人顧景蕃所作。詩中‘羽書奔電痛時艱’暗示當時正值戰亂,作者因生計(‘升合妨人’)未能歸鄉,故寫信向友人傾訴近況,既關心對方境遇,亦借‘僑居窮僻’與‘戎馬鄉關’對比,表達對戰亂的厭惡與對安定的向往。
全詩以書信口吻,從離別回憶切入,繼而描述自身清苦與時局艱難,轉而問候友人境況,最后以‘絕勝戎馬’作結,主旨鮮明。既展現個人困頓,更折射時代亂局,情感真摯,語言樸實,是一首典型的亂世寄友之作。
半吐柔芳暖正妍,
趁晴何不試籠鞭。
玉環醉矣春無頼,
金屋貯之人孰賢。
花比紅兒誰作譜,
詩傳嬌客已成編。
湘簾燕子人家月,
一笑春風不計年。
吾州百嶂千峰低,斗大山城去山咫。縈青繚碧玉四圍,曉色蒼寒莫煙紫。
山中見山何足奇,此妙未容兒輩知。諸方不具頂門眼,寧了芥子藏須彌。
我曾風月堂西醉,鞠草離離敗人意。摩挲龕壁幾屏篁,誰破天慳出嵐翠。
恨我不識今楚龔,丘壑可想崔嵬胸。鑿開埋雨三三徑,跳出撐云六六峰。
騎?老僊滴詩硯,元氣淋漓冰片片。翩然下視世間人,對面有山渠不見。
長房一青竹,
閱世不知幾。
下視區中人,
歲月老分至。
頗聞第二泉,
風煙未渠已。
謫墮修茶經,
政坐一念起。
誰令哀鴻號,
手足痛入髓。
秋江渴到底,
安得半帆駛。
大士慈愍故,
慮豈不及此。
軍持乞余滴,
厥德安敢倍。
愿言出岫心,
慰我在原意。
歸尋舊時杖,
小住五百歲。
楚籜并刀社雨前,掇紅接紫自年年。
顛風稗子僧成佛,白日爛柯人詐仙。
半霎時移愚智性,一丸泥奪化工權。
可憐人自生荊棘,卻變初心失本然。
寂寂門無長者車,
穿深逗密愜幽居。
花能紅白錦相似,
山自青蒼畫不如。
鶴骨政應先狗馬,
雛孫殊未辨龍豬。
皇天老眼何緣錯,
高枕松風莫管渠。
有山無水山枯槁,有閣無書閣未清。
作計者誰三太息,美君于此四難并。
宰官身落秋城柝,處士星寒雪墅耕。
蚤晚檣竿插蒼石,重拈禿筆與逢迎。
鳳皇山下芙蓉驛
零落殘碑半蝕苔
黃鳥有時穿戶過
青山無數折溪回
麥秋天氣半明暗
蠶月人家忌往來
俯仰十年如夢耳
舊題剝落已塵埃
我觀眾草樹,等是氣所囿。蓬茅一何荒,桃李一何秀。榮悴固不齊,受命了無繆。所以山中人,翩然拂歸袖。丁寧語泉石,此誤不可又。開簾受微飔,排闥入孤岫。是身如虛空,一室寬宇宙。夫何不訾省,與世爭決驟。天分有固然,吾力豈其究。
獨擅松風一壑哀,
竹門雖設為誰開。
宦情已矣隨流去,
老色蒼然上面來。
已慣山居無歷日,
不知人世有公臺。
天生此手終何用,
只解持杯亦快哉。
花愁牽勝游,
禽哢破佳睡。
點爾春何如,
妙在夫子喟。
宇宙一瑟間,
誰知道之至。
而彼章句儒,
心為六經醉。
又拋蓑笠出山來,
那得江鷗不見猜。
一醉真成吞溟涬,
三人曾共住蓬萊。
翰林詞伯玉為骨,
直指繡衣霜作臺。
莫笑樵溪窮太守,
短篷煙雨亦佳哉。
海棠寂寂香埋玉,
山雨浪浪負歡足。
閉門長憾虎頭癡,
對客不供貂尾續。
徑呼伯雅相拍浮,
試坐毛錐三沐浴。
滿身花片為誰春,
政欠太虛明月燭。
有客誰為數擊鮮,西風孤我雁聲前。
酒無多酌何如醒,詩不能奇莫浪傳。
秋色淡于人寂寂,桂花香得月娟娟。
五經不到山翁腹,且聽便便引老邊。
氣當以志帥,
心豈為形役。
未知政奚先,
亦各職其職。
相期邊幅捐,
安用竿牘飭。
勉旃正吾鵠,
其中非爾力。
亂山深處有誰來,詩硯荒寒一寸埃。
特未可知天下事,斷無相負掌中杯。
人傳梅隠近入幙,我但糟丘高筑臺。
竹友松朋真耐久,可曾將口問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