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湖山立石
如碑卓水濱,磊落未名聞。
蘚駮瓊姿出,蝸行篆字分。
器渾猶抱璞,勢迥已凌云。
幸免隨金鍛,寧憂與玉焚。
螭形徒岌岌,鳥跡欠云云。
若使昌黎見,應摛逐鱷文。
如碑卓水濱,磊落未名聞。
蘚駮瓊姿出,蝸行篆字分。
器渾猶抱璞,勢迥已凌云。
幸免隨金鍛,寧憂與玉焚。
螭形徒岌岌,鳥跡欠云云。
若使昌黎見,應摛逐鱷文。
它像石碑一樣矗立在水邊,高大出眾卻沒什么名氣。苔蘚斑駁露出美玉般的姿態,蝸牛爬過留下如篆字般的痕跡。它質地渾樸好似懷抱璞玉,氣勢高遠已直逼云霄。幸免于被當作金屬去鍛造,也不必擔憂會和玉石一同焚毀。它雖有似螭的形狀卻搖搖欲墜,像鳥跡的紋路也不明顯。要是讓韓愈見到,應該會寫出像《祭鱷魚文》那樣的文章。
卓:直立。
磊落:形容石高大出眾。
蘚駮:苔蘚斑駁。
瓊姿:美玉般的姿態。
蝸行:蝸牛爬行。
篆字分:指蝸牛爬行痕跡像篆字。
器渾:質地渾樸。
抱璞:懷抱璞玉,比喻有才能而未展露。
迥:高遠。
金鍛:當作金屬去鍛造。
玉焚:和玉石一同焚毀。
螭形:似螭的形狀。螭,傳說中一種無角的龍。
岌岌:形容高聳或危險的樣子。
鳥跡:指石上紋路像鳥的足跡。
昌黎:指韓愈,他世稱韓昌黎。
摛:鋪陳辭藻,這里指寫作。
逐鱷文:即韓愈的《祭鱷魚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當時社會存在人才被埋沒的現象,詩人看到湖山立石,聯想到那些有才華卻未被發現的人,從而創作此詩以抒發感慨。
這首詩以湖山立石為主題,借物抒情,主旨是表達對人才不被重視的不滿和惋惜。其突出特點是將立石的形象刻畫得生動且富有象征意義。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思考。
坐人皆聽琴,未必知琴音。
相知紛滿眼,未必相知心。
知音如子期,知心如鮑叔。
此道久寥寥,誰其踵高躅。
古聲勿復彈,古心徒自憐。
知音惟月露,知我其惟天。
君不見只今人情如紙薄,只今世路如溪惡。
咄嗟許事不足論,鳥跡微茫度寥廓。
三尺婆娑樹,千英一律妝。
眼孤猶眩彩,鼻熟不知香。
向月資清潤,承風發素涼。
眾芳如不忌,移植近瀟湘。
羽檄分兵控上流,時傳烽火過鄰州。
樓船半渡旌旗曉,胡馬欲來江漢秋。
淝水投鞭真浪語,幄中借箸有奇謀。
吾儒雅有康時意,不把詩輕萬戶侯。
晚歲多悲風,江湖浪崢嶸。
扁舟渺無依,日暮猶孤征。
重崗擁滯霧,迥隰飄浮霙。
系舟古岸邊,纜斷舟復橫。
天寒鴻鴈稀,滯留知旅情。
頹崖震林谷,客子心夜驚。
披衣待清曉,缺月西南明。
遠游多所懷,益遣歸思盈。
君不見長安公侯家,六月不知暑。扇車起長風,冰檻瀝寒雨。重櫩邃屋晝生陰,反易天時在談吐。
又不見五陵富豪兒,炎天多快意。雪縠曳輕明,珍槃嚼甘脆。蛾眉皓齒發清歌,灑酒筠枝集蠅蚋。
何如野客歌滄浪,萬事不理心清涼。流金鑠石未為苦,勢利如火焚中腸。
少日胸懷輒自奇,與君談笑叩天扉。
南宮試藝聯裾出,上苑尋芳結騎歸。
亂后交游今孰在,向來心事已多違。
雙魚忽得平安信,回首家鄉夢欲飛。
石磴云房隠澗陰,昔年清獻此清吟。
鳳池人物終難繼,花縣風流直到今。
三尺翠碑遺墨在,一林寒竹暮煙深。
平生景仰高名久,敢負它時直愛心。
孔林黃玉化飛埃,一派淵源有自來。
具體好時心似谷,厲辭傳處口如雷。
聞聲盡是緇帷客,見色無非古市槐。
卻訝文公迷圣戶,不知靈鑰有人開。
細雨南窗夜,青燈對榻眠。
升沈嗟薄宦,聚散忽流年。
失路誰推轂,他時看著鞭。
竹林須款集,君亦暫留連。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山高雄地理,萬丈親云端。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神存古廟貌,臺敞舊軒欄。青石生龍文,凜凜常風寒。縱目四無際,陡覺天地寬。
直北二江合,水勢中分灘。灘橫水亦轉,曲折束成灣。群峰自西來,險絕如函關。中虛左梵剎,地勝苾芻安。梵修祝圣壽,額自九重頒。
旁有石一障,高下數畝間。或列如屏風,或方如僊壇。或立如駐馬,或走如奔帆。或側如虎臥,或曲如龍蟠。或嚴如衛吏,或羅如星官。或傴如老人,而枯其形顏。或儼如端士,而正其衣冠。或堆如云霞,重疊而聚攢。或涌如波浪,攣屬而奔湍。或傾而復舉,如獵而獸跧。或騰而不下,如射而禽翻。或先后相續,如朝赴金鑾。或參差不齊,如兵方結圓。或平為幾案,而可羅杯盤。或突出臯岸,而能垂釣竿。或背若相惡,或向若相歡。或聲若磬響,或色若豹斑。或累而成塔,或砌而成鞍。或疎而分散,或密而彎環。或巧而非怪,或鈍而非頑。雖偶不為配,雖單不為鰥。雖近不相狎,雖壓不相殘。
有室可居佛,有灶可煉丹。有洞可休息,有巖可躋攀。爽氣自有余,蒸嵐不相干。乾坤所開辟,斷??非斧刓。游者可意得,名狀不易殫。通天與三峽,若是烏能班。今時無王維,睥睨措筆難。
靜想瑤池仙,豈不停翔鸞。又疑桃源客,步虛潛往還。我有英賢樂,冥搜思不慳。題名或賦詩,鳩工妙手刊。惜哉歲月久,幾至遍圬漫。山僧不好奇,仁者興嗟嘆。
爰有老仙翁,尋幽獨忘餐。塵土盡去除,林木間自芟。特道方寸地,舊耕同一觀。小亭翼其上,游居興不闌。于此或圍棋,縱橫勢萬般。于此或煮茗,江心汲澄瀾。于此或燕坐,塵慮一切拌。誰知得真趣,消此白日閑。
勝槩益增重,清爽彌駢闐。山石雖無情,似有待而言。又況隠君子,寂寂初無傳。或隠于仕祿,或晦于巖泉。知音一提拂,豈與山石肩。堯舜吾君民,勛業垂萬年。
樓北樓南煙岫遮,水光秋色澹無涯。
風驚枯葦連汀雨,霜著寒楓滿樹花。
故人悠悠絕雙鯉,別恨耿耿聞悲笳。
索居懷抱向誰寫,古調一吟青鬢華。
君不見神羊觸邪世不省,舞馬應節披華衣。
又不見屈軼指佞沒空草,合歡蠲忿生庭墀。
勛華一去幾千載,神羊屈軼令人悲。
二物不可見,我悲何日忘。
喧啾聞反舌,炎夏亦凄涼。
委質艱難際,精忠日月昭。
引裾堯浸縮,斷鞅虜氛消。
顧眄安諸夏,風聲動一朝。
南遷誰辨謗,公論付芻蕘。
鵲噪得歡喜,烏鳴得憎嗔。
烏鵲自有口,噪鳴何預人。
烏飛聲啞啞,鵲飛聲嘖嘖。
凡鳥從紛紛,未用置肝鬲。
飯了意行忘遠近,翛翛老眼入疏梅。
愁邊賞味平生劇,亂后橫斜幾度開。
勝韻撩詩頻呫囁,冷香薰夢破咍臺。
莫將花客輕題品,自有渠儂十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