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三洲歌
團圓莫作波中月,潔白莫為枝上雪。
月隨波動碎潾潾,門前有路輕離別,惟恐歸來舊香滅。
團圓莫作波中月,潔白莫為枝上雪。
月隨波動碎潾潾,門前有路輕離別,惟恐歸來舊香滅。
團圓時不要像那波中的月亮,純潔時不要像枝頭的白雪。月亮隨著波浪破碎閃爍,門前有路,人們輕易地離別,只害怕歸來時舊日的香氣消散。
團圓:指相聚。
潾潾:形容波光閃爍的樣子。
香:這里可理解為往日的情分、氛圍等。
《三洲歌》屬樂府相和歌辭,多寫離別之情。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大致反映了當時人們在離別等情感方面的普遍感受,可能創作于社會動蕩、人們聚散無常的時期。
這首詩主旨圍繞離別與情感,以形象的比喻突出情感的脆弱。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豐富了樂府詩中離別題材的表達。
彤云黯淡釀天寒,
卻向江頭理釣船。
雪打蓬窗眠不著,
聲聲時送到吟邊。
吳艷若芙蓉,乘舟弄湖水。
照影不知休,云鬟墜簪珥。
含笑忽回頭,見人羞欲死。
歸去入花溪,棹濺鴛鴦起。
使君千騎出長安,干越新開大將壇。
番令古城樓櫓壯,康郎春浪舳艫寒。
軍容班劍風云起,賓從胡床雪月殘。
遙想雅歌閑對酒,芝山應是幾回看。
連日顛風斷渡,一番花信催春。殘夜華鯨吼粥,夢回窗月窺人。
米嶺脊吞西岳,筠溪尾插漳江。興發扁舟尋子,夜晴風揭蓬窗。
雨后哦君佳句,華氣如川方增。石出水生微渚,云閒山露寒層。
不帶東籬正色黃,卻將標格染玄霜。明朝相見休驚訝,文彩猶存月露光。
占斷清秋勝早春,清容別是一花神。月華星彩雖多意,不似陳玄為寫真。
凍云疊疊隱禪林,霰墮空山漏欲沈。
萬點詩魂飛玉屑,一聲仙籟破塵心。
重添貍幕鐙光瘦,小試螺杯酒味深。
莫道三更寒入夢,有人呵筆尚聯吟。
可惜重陽候,年年客里過。
登臨吾不愜,懷抱爾如何。
落日黃榆滿,悲風紫塞多。
無由一縮地,把酒慰蹉跎。
虛憍徒恃井陘歸,
空壁爭趨漢鼓旗。
少不如人當自笑,
況于心在力疲時。
四年風雨話聯床,
一劫人天別恨長。
今夕引杯還看劍,
張燈不見瘦腰郎。
六月想冰雪,此泉清且深。
相如方病渴,植杖故來尋。
戎旆遲遲迥不舒,閩江村郭半成墟。
浪聞扶義稱銅馬,喜聽蒙塵是副車。
五嶺山川百戰后,三湘壁壘十年馀。
愁時目斷南飛雁,莫寄孤臣雪窖書!
都門好,三伏亦清和。
晝不逢蠅冰力厚,夜無須蠟電功多。
無汗濕衣羅。
心如結。風前空把名香爇。名香爇。姊歸何處,貝宮瑤闕。
銀釭頻剔明還滅。聽來村鼓含悲咽。含悲咽。怕傷親意,淚珠偷浥。
一樂堂中坐絳帷,青髫白發勸銀卮。
今宵剪燭京華邸,感慨重逢話昔時。
明日張帆白下門,秋風一月到鄉園。
何時解紱將書帙,重問城南水竹軒。
巋然秀拔峙南臺,頂勢穹窿若覆杯。
香閣遙瞻煙鎖處,寶燈聞說夜飛來。
仙巖鋪錦憑誰繡,虎窟屯云為我開。
欲禮真容先在望,頻催前騎躡崔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