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 其二
吳艷若芙蓉,乘舟弄湖水。
照影不知休,云鬟墜簪珥。
含笑忽回頭,見人羞欲死。
歸去入花溪,棹濺鴛鴦起。
吳艷若芙蓉,乘舟弄湖水。
照影不知休,云鬟墜簪珥。
含笑忽回頭,見人羞欲死。
歸去入花溪,棹濺鴛鴦起。
吳地美女如芙蓉般嬌艷,她乘船在湖水中嬉戲。對著湖水映照自己的身影樂此不疲,云鬢上的簪子和耳環都掉落了。她含笑忽然回頭,看見有人后害羞得要命。回去時船駛入花溪,船槳濺起的水驚起了鴛鴦。
吳艷:吳地的美女。
云鬟:高聳的發髻。
簪珥:簪子和耳環。
棹:船槳。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可能是作者在江南水鄉游覽時,看到當地少女的活潑姿態而創作,展現江南地區的生活風情。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江南少女的活潑可愛。其特點是生動鮮活,以細膩筆觸刻畫少女形象。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唐代詩歌對生活場景的生動捕捉。
雪消山色自青青,水漲溪流拍小汀。行客悠悠心目快,漫題新句在空屏。
西來白水滿南池,走馬池邊日落時。橋底荷花無限思,清香乞與路人知。
圣人撫昌運,四海洽時雍。間對桐江水,湛然心跡同。懷仁以輔義,百世仰高風。瑣瑣厭形役,飄飖賦歸休。開軒面南山,黃花亦映秋。酒熟自可漉,白社吾何求。
遙思冢中人,有杯不能飲。孤此黃兔窯,伴千三百稔。券鏹四百萬,買地作衾枕。想當不死時,用物必弘甚。尊壘羅寶玉,裹襪賤繡錦。豈有纖纖指,捧此鍛泥蕈。存亡隔一丘,華寂迥千仞。活鼠勝死王,斯言豈不審。古人笑不飲,此說豈無見。五斗叫劉伶,哀來淚如霰。嗟彼太康子,冢中亦杯坫。固知好飲徒,無咽可澆咽。杯出黃土中,忽復受傾灌。譬彼避秦人,乃不知有漢。我欲學盧充,詣市賣金盌。庶幾遇小姨,知是崔氏玩。
水澄熊白成壺酒,楓染猩紅滿路旗。坐待西風迎素月,青天笑我獨詩癡。
今秋吟艇,隨沙鷗浦鴨,仍泊前灣。桂香漱潺湲。訪樵徑乘醉,小叩禪關。藥欄菌閣,好排當、竹翠苔斑。喜今日、山靈貺我,秋晴竟不曾慳。晚妝好,銅峰髻,且回舟停橈,細認煙鬟。溯落葉哀湍。喜碧鱸薦俎,紫蟹堆盤。狂歌脫帽,憑舷叫、奇絕溪山。殘年約、撈蝦牧豕,終須置我其間。
峻望三臺近,崇班八座尊。棟梁才不忝,葵藿志常存。大政資經畫,吁謨待討論。還期作霖雨,為國沛殊恩。
昔人已乘白云去,舊國連天不知處。思量費子真仙子,從他浮世悲生死。黃鶴一去不復返,光陰流轉忽已晚。
曾見宋公及可公,自應詩句有家風。不因避疾小盤礴,那得清談半日同。
柳垂青,花帶艷。妝臺獨坐添悲感。淚容銷,雙蛾淡,索把鏡兒呵暗。意潛潛,魂黯黯。纖腰漸覺春來減。燕聲愁,鶯啼慘,那得病兒不染。
身佩安危三十年,讒鋒雖中節彌堅。古今多少功名在,誰得如公五福全。
誰將一片石,高插向晴昊。留與路人看,天風吹不倒。
環球競鼓弭兵風,玉帛冠裳萬國同。壇坫門開牛耳執,沈沈黑幕有人熊。
朝承書訊故人移,為報臨軒試有期。去國已甘梅尉隱,好官重超木天思。星邀使節還霄漢,秋老菩提別祖師。荒寺九旬成底事?游裝初刻難馀詩。
流水重楊擬若耶,綠陰深處小橋斜。春風不識誰家女,獨立溪邊自浣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