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州感梅公摯鄒道鄉遺跡
正言鄒子獨留名,法從梅公尚有亭。
藥是苦言能治瘴,竹生屈曲坐看經。
風前云似秋前赤,雨后山能燒后青。
戀土懷鄉頻作惡,懷賢感舊嘆飄零。
正言鄒子獨留名,法從梅公尚有亭。
藥是苦言能治瘴,竹生屈曲坐看經。
風前云似秋前赤,雨后山能燒后青。
戀土懷鄉頻作惡,懷賢感舊嘆飄零。
敢于直言的鄒道鄉先生獨自留下美名,曾任侍從的梅公還有紀念亭留存。良藥就像忠言能治療瘴氣之疾,竹子彎曲好似人坐著誦經。風前的云朵如秋前一樣紅,雨后的山巒像燒過之后那般青。我眷戀故土、懷念家鄉,心情常常煩悶,緬懷賢才、感慨往昔,嘆息自己漂泊無依。
正言:直言敢諫之官,這里指鄒道鄉。
法從:指侍從之臣,這里指梅公。
坐看經:好像人坐著誦經。
作惡:心情煩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在昭州看到梅公、鄒道鄉的遺跡,觸景生情。當時或許詩人身處異鄉,仕途或生活可能不如意,看到賢才遺跡,聯想到自己的境遇,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緬懷賢才、抒發思鄉之情。其特點是將歷史人物與自然景色相結合,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當時的心境。
三嘆把離袂,七哀深我情。
云天愁遠別,豺虎擁前程。
駐馬戀攜手,隔河聞哭聲。
相思昏若夢,淚眼幾時明。
夜雨深館靜,苦心黃卷前。
云陰留墨沼,螢影傍華編。
夢鳥富清藻,通經仍妙年。
何愁丹穴鳳,不飲玉池泉。
初服棲窮巷,重陽憶舊游。
門閑謝病日,心醉授衣秋。
酒盡寒花笑,庭空暝雀愁。
今朝落帽客,幾處管弦留。
誰知白云外,別有綠蘿春。
苔繞溪邊徑,花深洞里人。
逸妻看種藥,稚子伴垂綸。
潁上逃堯者,何如此養真。
曙色傳芳意,分明錦繡叢。
蘭生霽后日,花發夜來風。
不向三峰里,全勝一縣中。
遙知大苑內,應待五花驄。
薄質慚加首,愁陰幸庇身。
卷舒無定日,行止必依人。
已沐脂膏惠,寧辭雨露頻。
雖同客衣色,不染洛陽塵。
一夕盈千念,方知別者勞。
衰榮難會面,魂夢暫同袍。
片月臨階早,晴河度雁高。
應憐蔣生徑,秋露滿蓬蒿。
汲井向新月,分流入眾芳。
濕花低桂影,翻葉靜泉光。
露下添余潤,蜂驚引暗香。
寄言養生客,來此共提筐。
性拙偶從宦,心閑多掩扉。
雖看北堂草,不望舊山薇。
花月霽來好,云泉堪夢歸。
如何建章漏,催著早朝衣。
青絲絡驄馬,去府望梁城。
節下趨庭處,秋來懷橘情。
別筵寒日晚,歸路碧云生。
千里相思夜,愁看新月明。
至人無滯跡,謁帝復思玄。
魏闕辭花綬,春山有杏田。
紫霞開別酒,黃鶴舞離弦。
今夜思君夢,遙遙入洞天。
芳信來相續,同心遠更親。
數重云外樹,不隔眼中人。
夢寐花驄色,相思黃鳥春。
更聞公干病,一夜二毛新。
野寺千家外,閑行晚暫過。
炎氛臨水盡,夕照傍林多。
境對知心妄,人安覺政和。
繩床搖麈尾,佳趣滿滄波。
東林生早涼,高枕遠公房。
大士看心后,中宵清漏長。
驚蟬出暗柳,微月隱回廊。
何事沈疴久,舍毫問藥王。
制勝三軍勁,澄清萬里余。
星飛龐統驥,箭發魯連書。
海月低云旆,江霞入錦車。
遙知太阿劍,計日斬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