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田倉曹歸覲
青絲絡驄馬,去府望梁城。
節下趨庭處,秋來懷橘情。
別筵寒日晚,歸路碧云生。
千里相思夜,愁看新月明。
青絲絡驄馬,去府望梁城。
節下趨庭處,秋來懷橘情。
別筵寒日晚,歸路碧云生。
千里相思夜,愁看新月明。
用青絲繩絡著青白色的馬,你離開官府前往梁城。在符節之下你回家省親,在這秋天懷有陸績懷橘的孝親之情。告別筵席時寒日已近傍晚,你歸去的路上碧云涌起。在這千里之外的相思之夜,我愁悶地看著那新月明亮。
青絲:青色的絲繩。絡:纏繞,這里指用繩套馬。驄馬:青白色相雜的馬。
梁城:具體地點不詳,可能是友人要去的地方。
節下:指地方長官。趨庭:指子女早晚向父母問安,出自《論語·季氏》。
懷橘情:指孝順父母之情,典出陸績六歲懷橘遺親的故事。
別筵:餞別的酒席。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題可知是詩人送友人田倉曹回家探親時所作。當時可能是在官府任職期間,友人要離開去梁城,詩人設宴送別并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歸鄉,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唐代送別詩的常見風格和情感表達。
清朝司馬貴,選授必人英。已佐金陵久,還徵采鹢行。殊方知姓字,前席待光榮。公到多籌畫,邊塵豈復驚。
暗里尋香自不迷,照空焉用夜燃臍。欲危疏朵風吹老,太瘦長條雨飐低。孤艷幾時同把盞,野香猶記助看題。唐人未識高標在,浪自紛紛說李蹊。縞裙練帨照釵荊,霜竹寒松秀色并。八詠格高凌太白,千林地迥切西清。著枝有味知深意,攲屋無言似薄情。日暮水邊空悵望,渾如湘浦見皇英。當年曾見鳳城頭,入骨貪看興未休。小摘欲論千種恨,微吟還喚一番愁。每嫌俗物薰心醉,長愿清馨滿世留。秾李倚風梨帶雨,比方應合面骍羞。
誰教窄路恰相逢,脈脈靈犀一點通。最恨無情芳草路,匿蘭含蕙各西東。
高飛鸑鷟入鹓群,朝野同看五色云。分得羲皇元氣壯,低搖華岳動星雯。
九列華堂集,蘿衣愧簡招。霞將仙液瀉,風借玉河飄。分奪南金重,歡移北斗杓。誰云鵬鹖異,今日共逍遙。
巨靈擘兩山,飛泉擬白龍。
鄉井何曾念,溪山不肯忘。百灘春水色,萬壑古松香。云影同歸路,鐘聲出上方。松蘿最深處,閒坐閱流光。
每從神化識丹青,出口如泉珞琭經。可是坡翁當水運,豈無韓子值箕星。少微總應林泉逸,間氣誰鐘海岳靈。獨掩衡門搔白首,愧君猶為到寒亭。
氈車轣轆送離鸞,雨泣蕭郎路左看。帶縛箜篌歸去早,手提金縷出來難。寄書紅紙饒千幅,買路明珠用一簞。百計覓將方便在,勿辭良夜犯春寒。
蘼蕪遮斷天涯路。怎還留、宛宛離愁來處。疏柳抹斜陽,盡怨蟲庭宇。最念紅衣涼露重,漸瘦損、無人為主。凝佇。墮蟾月孤輝,一般清苦。休仗酒澆相思,總相思氣味,濃于清醑。掐遍碧瑯玕,想臨分言語。繡閣沉沉涼夜永,便夢也、不由人做。誰訴。早料理今生,盡成辜負。
交交有黃鳥,斂翼日悲號。已數避饑隼,奈何棲弱蒿。故巢時欲墜,予口亦云勞。睹此但無語,彼蒼方自高。
放翁耄齒猶朱顏,一物不留方寸間。已吞八九云夢澤,更著百億須彌山。
甑無半菽突無煙,苜草何堪佐果然。誰是開倉追沒黯,空教遺種誦張騫。祗因救死寧茹苦,只恐含悲詎下咽。食寄荒原棲在路,行人那不淚潺湲。
人生非麋鹿,安能戀山林。翩翩裘馬子,四澥求知音。一呼瘡痍起,戈矛夙所任。許君以馳驅,殺身毋沉吟。寧食猛虎肉,莫傷壯士心。壯士昔窮賤,一飯酬千金。功名有反覆,英雄難陸沉。茍不達王命,弓藏悲良深。愚哉萬人敵,嘆息為淮陰。
春到春歸不奈情,望夫山下有人行。去憐黃鳥三春色,歸按梅花五月聲。翡翠襟中蘭有夢,芙蓉帳底月初生。逶迤莫問桑間婦,吹徹秦簫夢里迎。